高中生物 50 免疫调节 - 免疫失调
免疫失调的概念
免疫失调是指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导致机体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
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特点:
发作迅速:接触过敏原后,往往在短时间内即可出现过敏症状。
反应强烈:过敏反应的症状一般较为严重,如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
消退较快:经过适当治疗或避免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可较快消退。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与自身免疫病不同,过敏反应通常不会对组织细胞造成实质性的损伤,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不同过敏原的敏感程度不同,且过敏反应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实例: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出现鼻炎或哮喘;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
自身免疫病
概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实例:
风湿性心脏病: 是由酿脓链球菌感染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在攻击病菌的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导致心脏瓣膜受损,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它主要攻击关节滑膜等组织,导致关节滑膜增生、炎症,进而破坏关节软骨和骨质,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体内会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攻击全身各处的组织和器官,如皮肤、关节、肾脏、心脏等,导致皮肤红斑、关节疼痛、蛋白尿、水肿等多种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免疫缺陷病
概念: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类型及实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机体生来就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由于腺苷酸脱氨酶基因缺陷,导致体内缺乏腺苷酸脱氨酶,使淋巴细胞发育受阻,从而出现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患者极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往往在出生后不久即死亡。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用药物后产生的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免疫功能逐渐下降,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肺结核、肺孢子菌肺炎等,还可能发生恶性肿瘤,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比较项目|过敏反应|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过敏原|抗原|
|反应时机|再次接触过敏原|初次接触抗原或再次接触抗原时均会发生|
|抗体分布|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主要分布于血清中|
|反应结果|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发过敏反应|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