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北冥(míng)有鱼》战国·庄子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

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

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鹏:传说中的大鸟。

怒而飞:振翅奋发。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通“努”,奋力飞举。

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垂,通“陲”,边际。

海运:海动,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有大风鹏鸟始可借风力而南徙。

徙:迁徙。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述。

水击:“击水”一词的倒装,形容大鹏起飞时翅膀拍击水面的壮观景象。

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抟,盘旋上升。扶摇,旋风。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去,离开。以,用。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苍苍:深蓝色。

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通“耶”,疑问词。

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讲解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文章以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篇,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作者通过对鲲、鹏巨大的形体和神奇的变化以及它们迁徙时的壮观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同时,文中也蕴含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如对“小大之辩”的阐述,以及对“无所待”的逍遥境界的追求。

作者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曾任漆园吏。他是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据传,他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