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三国蜀汉·诸葛亮
原文
夫(fú)君子之行(xíng),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告诫。夫 :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 : 品德高尚的人。子 : 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行 : 指操守、品德、品行。
静 :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 :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 : 修养身心。养德 : 培养品德。
淡泊 : 内心淡泊,不慕名利。无以 :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 : 明确志向。明 : 明确、坚定。
宁静 :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 : 达到远大目标。致 : 达到。才 : 才干。广才 : 增长才干。广 : 增长。成 : 达成,成就。
淫慢 : 放纵懈怠。淫 : 放纵。慢 : 懈怠。励精 : 振奋精神。励 : 振奋。险躁 :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 : 轻薄。
治性 : 修养性情。治 : 修养。年与时驰 : 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与 : 跟随。驰 : 疾行,指飞速逝去。
意与日去 : 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日 : 日子、岁月。去 : 消逝,逝去。遂 : 于是,就。枯落 :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 :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庐 :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 : 又怎么来得及。何:怎么。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屋中,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讲解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全文围绕一个“静”字展开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诸葛亮强调内心宁静对于修身养性和实现志向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俭朴的生活作风有助于培养品德。在治学方面,他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明学习需要宁静的环境和坚定的志向。而“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则从反面说明了放纵懈怠和浮躁对人的危害。最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感叹时光易逝,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努力进取,否则将后悔莫及。
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语文基础
- 《寒食》唐·韩翃(hóng)
- 《迢迢(tiáo)牵牛星》汉·汉无名
-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 《长歌行》汉·汉乐府
- 《马诗二十三首》唐·李贺
- 《石灰吟》明·于谦
- 《竹石》清·郑燮(xiè)
- 《小雅·采薇》先秦·诗经
- 《春夜喜雨》唐·杜甫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唐·韩愈
-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
- 《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
- 《风》唐·李峤(qiáo)
- 《赠(zèng)汪伦》唐·李白
- 《古朗月行》唐·李白
- 《忆江南》唐·白居易
- 《江雪》唐·柳宗元
- 《咏雪》南朝宋·刘义庆
- 《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
- 《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
- 《诫子书》三国蜀汉·诸葛亮
- 《狼》清代·蒲(pú)松龄
- 《穿井得一人》先秦·吕不韦
- 《杞人忧天》先秦·列子
- 《孙权劝学》北宋·司马光
- 《卖油翁》北宋·欧阳修
- 《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yí)
- 《活板》北宋·沈括
- 8《三峡》北朝魏·郦(lì)道元
- 8《答谢中书书》南朝梁·陶弘景
- 8《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
- 8《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 《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 《愚公移山》先秦·列御寇(kòu)
- 《周亚夫军细柳》西汉·司马迁
-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 《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
- 《核舟记》明代·魏学洢(yī)
- 《北冥有鱼》战国·庄子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战国·庄子
- 《虽有嘉肴》西汉·戴圣
- 《大道之行也》西汉·戴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