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词《浣(huàn)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
原文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潇潇: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杜鹃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讲解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 1082 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距离黄州不远,苏轼在此地游览清泉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
上阕赏析: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描绘了清泉寺周边清新、自然的景色。兰芽短而嫩,浸泡在溪水中,充满生机;沙路洁净,没有泥泞,可见此地的清幽与宁静。这两句通过对兰芽和沙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雅、闲适的氛围,也从侧面反映出苏轼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
“潇潇暮雨子规啼”,傍晚时分,细雨蒙蒙,子规鸟的啼叫声在雨中回荡。“潇潇”一词不仅描绘出了雨声的细密,也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子规鸟的啼叫在古诗词中常常带有哀怨、思乡等情感,但在此处,结合整首词的意境,更多的是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空灵之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下阕赏析: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苏轼由眼前向西流淌的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以重新焕发生机,不必因年华的流逝而消极悲观。这种感悟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在遭遇挫折和困境时,依然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年老就感叹时光飞逝,自怨自艾。这里的“唱黄鸡”是化用了白居易《醉歌》中的诗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但苏轼反其道而行之,表达了自己对时光的不同看法,鼓励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
总体意义:这首词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后世的人们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鼓舞作用。
语文基础
- 小学诗词《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 小学诗词《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宋·苏轼
- 小学诗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 小学诗词《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 小学诗词《七律·长征》现代·毛泽东
- 小学诗词《春日》宋·朱熹(xī)
- 小学诗词《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
- 小学诗词《江南春》唐·杜牧(mù)
- 小学诗词《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 小学诗词《回乡偶书·其一》唐·贺知章
- 小学诗词《寒食》唐·韩翃(hóng)
- 小学诗词《迢迢(tiáo)牵牛星》汉·汉无名
- 小学诗词《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 小学诗词《长歌行》汉·汉乐府
- 小学诗词《马诗二十三首》唐·李贺
- 小学诗词《石灰吟》明·于谦
- 小学诗词《竹石》清·郑燮(xiè)
- 小学诗词《小雅·采薇》先秦·诗经
- 小学诗词《春夜喜雨》唐·杜甫
- 小学诗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 小学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唐·韩愈(yù)
- 小学诗词《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 小学诗词《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 小学诗词《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 小学诗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 小学诗词《浣(huàn)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
- 小学诗词《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
- 小学诗词《风》唐·李峤(qiáo)
- 小学诗词《赠(zèng)汪伦》唐·李白
- 小学诗词《古朗月行》唐·李白
- 小学诗词《忆江南》唐·白居易
- 小学诗词《江雪》唐·柳宗元
- 中考文言文《咏雪》南朝宋·刘义庆
- 中考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南朝宋·刘义庆
- 中考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先秦·孔子及其弟子
- 中考文言文《诫子书》三国蜀汉·诸葛亮
- 中考文言文《狼》清代·蒲(pú)松龄
- 中考文言文《穿井得一人》先秦·吕不韦
- 中考文言文《杞(qǐ)人忧天》先秦·列子
- 中考文言文《孙权劝学》北宋·司马光
- 中考文言文《卖油翁》北宋·欧阳修
- 中考文言文《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 中考文言文《爱莲说(shuō)》北宋·周敦颐(yí)
- 中考文言文《活板》北宋·沈括
- 中考文言文《三峡》北朝魏·郦(lì)道元
- 中考文言文《答谢中书书》南朝梁·陶弘景
- 中考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
- 中考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 中考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
- 中考文言文《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