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态纵向比较:4种(过去将来)时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 相同点

时间视角:四种过去将来时态都是从过去的角度来谈论将来的动作、状态或事件。它们都用于描述在过去某个时间点之后即将发生的情况,将过去和将来的时间概念相结合。

基本语义关联:都传达了一种“在过去看将要……”的意思,帮助构建过去的计划、预测或者预期的语境。

结构共性:在结构上都包含表示过去的助动词(如would、was/were going to等),这些助动词用于体现过去的时间参照以及将来动作的意图。

二. 不同点

1. 一般过去将来时(would + 动词原形)

用法特点:

最基本的过去将来时形式,用于单纯地从过去角度描述将来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He said he would come back soon.(他说他会很快回来。)这里只是简单地转述过去某人说过的关于将来的事情。

常出现在间接引语中,用来报告过去的言语或想法中涉及的将来动作。

例如:She told me she would help me with my homework.(她告诉我她会帮我做作业。)

表达的确定性程度:确定性相对较弱,更侧重于传达过去的一种意图或可能性,而不一定表示计划得很周全的将来动作。

使用场景偏好:在日常对话或简单的叙述中,用于转述过去提到的将来动作时使用频率较高。

2. 过去将来进行时(would be + 动词的现在分词)

用法特点:

强调从过去看将来某个时刻或时间段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如:She said she would be reading a book at this time tomorrow.(她说她明天这个时候会正在读一本书。)

可以用于更生动地描绘过去对未来场景的设想,特别是涉及动作的持续性。

例如:He thought he would be working on a big project next month.(他原以为下个月他会正在做一个大项目。)

表达的确定性程度:对于动作在将来的进行状态有比较明确的描绘,确定性稍强,因为它不仅提及将来会发生,还强调了在特定时间正在进行。

使用场景偏好:在需要详细描述过去对未来某个场景中动作的持续状态的想象或预期时使用,比如在小说、故事等叙事文体中。

3. 过去将来完成时(would have + 过去分词)

用法特点:

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看,将来某一时刻之前会完成的动作。

例如:He promised that he would have finished the work by the end of that week.(他承诺到那周结束时他会已经完成工作。)

常用于强调过去的预期中对未来动作完成情况的设想。

例如:She thought she would hav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by then.(她原以为到那时她会已经从大学毕业了。)

表达的确定性程度:确定性较强,因为它强调了动作在将来某个时间之前的完成,给人一种在过去的计划或预期中对未来动作结果的肯定感。

使用场景偏好:在涉及过去的计划、承诺、预期等内容,且重点在于未来动作的完成情况时使用,如在商务、学术或较为正式的场合叙述过去的规划等。

4. 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would have been + 动词的现在分词)

用法特点:

从过去的角度看,将来某一时刻之前一直持续进行的动作。

例如:He said he would have been studying English for five years by the end of this year.(他说在今年年底他会已经学英语学了五年了。)

用于非常细致地描述过去对未来动作持续情况的假设,这种时态比较复杂,结合了过去将来时、完成时和进行时的特点。

例如:She thought she would have been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for two years by the time she got married.(她原以为在她结婚的时候,她会已经环游世界两年了。)

表达的确定性程度:在描述动作的持续过程和完成情况方面有很强的确定性,强调按照过去的设想,动作在未来某个时间之前的长时间延续。

使用场景偏好:通常出现在复杂的叙述中,如回顾过去的长期计划、梦想或者对未来的复杂预期等,比如在个人回忆录、历史回顾等文体中。

英语基础

时态纵向比较:4种(过去将来)时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