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登岳阳楼》杜甫(fǔ)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乾坤(qián kūn):天地,此指日月。
无一字:杳无音讯。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
关山北:北方边境。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州一带。
凭轩:倚着楼窗。
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讲解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帷幕,既蕴含着诗人多年来对洞庭湖的向往之情,也透露出如今终于登上岳阳楼的些许喜悦,同时又暗含着早年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紧扣上联的“水”字,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仿佛将吴楚两地分裂开来,而天地万物都好像日日夜夜在湖面上漂浮。“坼”“浮”二字用得极为精妙,有动态感,境界宏阔,极写水面的宽阔和水的力量,展现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气势,同时也暗示了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由写景转为抒情,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诗人漂泊江湖,亲朋好友音信全无,自己又年老多病,唯有孤舟相伴,孤苦伶仃之感尽显,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当时吐蕃侵扰北方边境,战事不断,诗人想到国家的动荡不安,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只能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风格沉郁顿挫,体裁以古体、律诗见长,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语文基础
- 高考文言文《子路、曾晳、冉(rǎn)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 高考文言文《报任安书》司马迁
- 高考文言文《过秦论》(上)贾谊
- 高考文言文《礼运》《礼记》
- 高考文言文《陈情表》李密
- 高考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
- 高考文言文《种树郭橐(tuó)驼传》柳宗元
- 高考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 高考文言文《石钟山记》苏轼
- 高考文言文《登泰山记》姚鼐(nài)
- 高考诗词《静女》《诗经·邶(bèi)风》
- 高考诗词《无衣》《诗经·秦风》
- 高考诗词《离骚(sāo)》屈原
- 高考诗词《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 高考诗词《短歌行》曹操
- 高考诗词《归园田居》(其一)陶潜
- 高考诗词《拟行路难》(其四)鲍(bào)照
- 高考诗词《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高考诗词《蜀(shǔ)道难》李白
- 高考诗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 高考诗词《将(qiānɡ)进酒》李白
- 高考诗词《燕歌行》高适
- 高考诗词《蜀相》杜甫(fǔ)
- 高考诗词《客至》杜甫(fǔ)
- 高考诗词《登高》杜甫(fǔ)
- 高考诗词《登岳阳楼》杜甫(fǔ)
- 高考诗词《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 高考诗词《李凭箜(kōng)篌(hóu)引》李贺
- 高考诗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yún)
- 高考诗词《锦瑟》李商隐
- 高考诗词《虞(yú)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yù)
- 高考诗词《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 高考诗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 高考诗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 高考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高考诗词《登快阁》黄庭坚
- 高考诗词《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 高考诗词《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 高考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 高考诗词《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 高考诗词《临安春雨初霁(jì)》陆游
- 高考诗词《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 高考诗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 高考诗词《菩(pú)萨(sà)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 高考诗词《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 高考诗词《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kuí)
- 高考诗词《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fǔ)
- 高考诗词《氓(méng)》《诗经》
- 高考诗词《关雎(jū)》《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