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原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1. 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2. 风色:风势。
3. 玉鉴琼田:形容湖水清澈透明,如美玉般的世界。鉴,镜子。
4. 着:附着,这里指小船漂浮在湖面上。
5. 素月:洁白的月亮。
6. 明河:天河,银河。
7. 表里: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8. 岭海: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9. 孤光:指月光。
10. 肝肺皆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11. 萧骚:稀疏。
12.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13. 沧浪:青苍色的水,这里指洞庭湖水。
14. 挹:舀。
15.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6. 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17. 万象:万物。
18. 扣舷:敲击船舷。
19. 啸:撮口作声。
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这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月亮把光辉洒在湖面上,银河的影子在湖中清晰可见,湖水与天色上下一片明亮澄澈。我悠然地体会着这一切,这美妙的感受难以用言语向你诉说。
回想在岭海一带多年的为官生涯,只有这一轮孤月照着我,我的襟怀像冰雪一样纯洁。如今我头发稀疏,衣衫单薄,感到阵阵寒意,但我仍能稳稳地泛舟在这广阔浩渺的湖面上。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用北斗七星组成的勺子细细斟酒,请天地万物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地拍打着船舷,独自放声高歌,竟不知此刻是何年何月。
讲解
上片:开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点明时间和地点,描绘出中秋前夕洞庭湖风平浪静的景象。接着“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以夸张的手法写湖面的广阔和自己小舟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是词的主旨句,既写自然景色的澄澈,又象征着词人内心的纯净光明。“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则将词人陶醉于这美景之中,心与物融的美妙体验含蓄地表达出来。
下片:“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词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在岭海一带的为官经历,表明自己虽遭贬谪,但内心依然像冰雪一样纯洁,光明磊落。“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既写了自己的外貌和身体感受,又体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镇定。“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展现出词人豪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襟。最后“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以景结情,词人敲击船舷,独自长啸,沉浸在这美好的夜色之中,忘却了时间,将词人的豪情与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推向了高潮。
作者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他为人直率坦荡,气魄豪迈,作词时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其词风最接近苏东坡的豪放,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语文基础
- 高考诗词《拟行路难》(其四)鲍(bào)照
- 高考诗词《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高考诗词《蜀(shǔ)道难》李白
- 高考诗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 高考诗词《将(qiānɡ)进酒》李白
- 高考诗词《燕歌行》高适
- 高考诗词《蜀相》杜甫(fǔ)
- 高考诗词《客至》杜甫(fǔ)
- 高考诗词《登高》杜甫(fǔ)
- 高考诗词《登岳阳楼》杜甫(fǔ)
- 高考诗词《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 高考诗词《李凭箜(kōng)篌(hóu)引》李贺
- 高考诗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yún)
- 高考诗词《锦瑟》李商隐
- 高考诗词《虞(yú)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yù)
- 高考诗词《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 高考诗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 高考诗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 高考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高考诗词《登快阁》黄庭坚
- 高考诗词《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 高考诗词《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 高考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 高考诗词《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 高考诗词《临安春雨初霁(jì)》陆游
- 高考诗词《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 高考诗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 高考诗词《菩(pú)萨(sà)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 高考诗词《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 高考诗词《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kuí)
- 高考诗词《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fǔ)
- 高考诗词《氓(méng)》《诗经》
- 高考诗词《关雎(jū)》《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