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轻盈的云彩。

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

迢迢:遥远的样子。

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译文

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花样,流星传递着哀怨,遥远的银河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无数。

温柔情感如水般缠绵,美好的相会时光如梦般虚幻,怎忍心去看那鹊桥回去的路。只要两人的爱情长久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都厮守在一起呢!

讲解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上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开篇描绘了七夕的典型景象,轻盈的云彩变幻出巧妙的花样,似乎在为牛郎织女的相会助兴,而流星则传递着他们相思的愁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写牛郎织女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作者认为这种相逢胜过了人间无数次平凡的相聚,强调了爱情的珍贵和美好。

下片:“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形容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柔情如同流水般绵绵不断,而这美好的佳期却如梦般虚幻,短暂易逝,分别之时他们又怎忍心去看那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作者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爱情不在于朝夕相伴,而在于彼此心意相通、情长意久。

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苏门四学士”之一,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有《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等。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