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原文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

燎:烧。

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暑:潮湿的暑气。

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举,擎起。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划船的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词中指杭州西湖。

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

讲解

《苏幕遮·燎沉香》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

上片:开篇“燎沉香,消溽暑”,从嗅觉和触觉的角度,写出了词人通过焚烧沉香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了鸟雀在拂晓时分,在屋檐下欢呼雀跃,仿佛在庆祝天气转晴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千古名句,王国维评价其“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初晴,阳光照射在荷叶上,荷叶清润圆正,在微风中一一挺立的姿态,生动地描绘出荷花的神韵。

下片:“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直接抒发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想到自己长久地客居汴京,远离故乡,心中充满了归乡的渴望。“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则通过想象,询问故乡的渔郎是否还记得自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梦中回到故乡,划着小船在荷花塘中穿行的情景,将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全词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引出对故乡的思念,写景抒情自然流畅,意境清新淡雅。

作者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