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指秋天的天气。

将息:休养,调理。

敌:对付,抵挡。

憔悴损:极,这里表示程度极高,指黄花枯萎凋零的样子。

堪:可。

怎生:怎么,怎样。

这次第:情形,光景。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讲解

整体主旨: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描写残秋的景色和词人的感受,抒发了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之情,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上片分析: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生动地表现了词人茫然无措、孤独凄凉的心境。“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写出了秋天天气多变,词人难以适应和调养身体的状况。“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词人试图用酒来驱散心中的愁苦,却抵不过秋风的寒冷,进一步烘托出她内心的悲凉。“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飞过,勾起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她曾与丈夫通过雁足传书,如今丈夫已死,雁还是旧时的雁,人却已非旧时的人,更添伤心之感。

下片分析:“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满地的黄花枯萎凋零,词人以花自喻,感慨自己容颜老去,身世飘零,如今已无人与她共赏黄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孤独寂寞,度日如年的心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在细雨中沙沙作响,营造出一种更加凄凉的氛围,词人的愁苦之情也在这细雨中不断蔓延。“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词人认为这种种愁苦之情,一个“愁”字根本无法概括,将她内心的悲痛推向了高潮。

作者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她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赵明诚病逝,她饱经离乱之苦。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创为“易安体”,为宋词一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