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

原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

金陵:今江苏南京。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故都,这里指金陵。

初肃:天气刚开始萧肃。肃,萎缩、肃杀,形容草木枯落,天气寒而高爽。

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棹:船桨,这里引申为船。

斜矗:斜插。矗,直立。

星河:天河,这里指秦淮河。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繁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统兵伐陈,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悲恨相续:指六朝亡国的悲恨,接连不断。

凭高:登高。

谩嗟荣辱:空叹历朝兴衰。谩,一说“漫”,空、徒然。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商女:酒楼茶坊的歌女。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后人将它看成亡国之音。

译文

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

讲解

上阕写景:开篇“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交代了登临的时间、地点和天气。接着“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从总体上描绘了金陵的山川形势,千里长江明净如练,青翠山峰似箭簇耸立。“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具体描写了江面上的船只和岸边的酒旗,在残阳西风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种古朴的意境。“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则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空间,将水天上下融为一体,展现出金陵景色的壮美,以至于作者感叹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下阕抒情:“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作者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往昔六朝的繁华,以及六朝君主因荒淫误国而导致的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指出千古以来,人们登高怀古,只是空叹朝代的荣辱兴衰,而未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说明六朝的往事已随流水消逝,只剩下寒烟惨淡、绿草衰黄的景象,蕴含着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借商女犹唱亡国之音,警示当今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辙,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政治上推行变法,试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文学上,他的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诗歌也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