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12 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
定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象限:平面直角坐标系被x轴和y轴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点的坐标
表示方法: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例如,点A的坐标为(3,4),表示点A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3。
特殊点的坐标: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如(2,0)、(−3,0)等;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如(0,5)、(0,−2)等。
原点的坐标为(0,0)。
第一象限内的点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正数;第二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第三象限内的点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负数;第四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
坐标平面内点的距离计算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两个点A(x1,y1)、B(x2,y2),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AB|=√(x2−x1)2+(y2−y1)2
例如,已知点A(1,2),B(4,6),则|AB|=√(4−1)2+(6−2)2=√9+16=√25=5。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例如,点C(−2,3)到x轴的距离是|3|=3,到y轴的距离是|−2|=2。
点到直线的距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点P(x0,y0)到直线Ax+By+C=0(A、B不同时为0)的距离:
d=|Ax0+By0+C|√A2+B2
例如,求点D(1,1)到直线2x−y+3=0的距离,根据公式可得d=|2×1−1×1+3|√22+(−1)2=4√5=4√55。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点的坐标与距离计算公式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基础内容,它为后续学习函数、几何图形的变换等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物体的位置、计算图形的边长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
- 初等数论:带余除法:a=bq+r
- 初等数论:最大公因数:(a,b) 最小公倍数:[a,b]
- 初等数论:辗转相除法(欧几里得算法)
- 初等数论:素数(质数)与合数
- 初等数论:算术基本定理-正整数的唯一分解定理
- 初等数论:数的奇偶性和平方数
- 初等数论:哥德巴赫猜想1=1+1
- 初等数论:高斯函数:y=[x]
- 初等数论: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by=c
- 初等数论:同余 a≡b(mod、欧拉定理、同余方程
- 初等数论:剩余类、完全剩余系、简化剩余系
- 初等数论:中国剩余定理
- 初中数学:七、八、九年级总目录
- 初中数学 01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四则运算
- 初中数学 02 实数: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
- 初中数学 03 二次根式、重二次根式、根式与绝对值的非负性
- 初中数学 04 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加减法
- 初中数学 05 整式乘法、整式除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 初中数学 06 分式性质:约分、通分、运算
- 初中数学 07 一元一次方程、含字母系数
- 初中数学 08 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法
- 初中数学 09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初中数学 10 分式方程:增根
- 初中数学 11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
- 初中数学 11 一元三次、四次、五次方程
- 初中数学 12 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
- 初中数学 13 一次函数:y = kx + b(k≠0)
- 初中数学 14 二次函数、图像、性质:y = ax^{2}+bx + c
- 初中数学 15 反比例函数:y=\frac{k}{x}(k为常数,k≠0)
- 初中数学 16 图形的初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
- 初中数学 17 相交线与平行线
- 初中数学 18 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高
- 初中数学 19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
- 初中数学 20 轴对称、中垂线、等腰三角形
- 初中数学 21 勾股定理:a^{2}+b^{2}=c^{2}
- 初中数学 22 平行四边形、中位线、矩形、菱形、正方形
- 初中数学 23 圆:与圆有关的角、线、垂径定理
- 初中数学 24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中心对称
- 初中数学 2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位似图形
- 初中数学 26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
- 初中数学 27 投影与视图、三视图
- 初中数学 28 尺规作图与命题的证明
- 初中数学 29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
- 初中数学 30 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极差、标准差
- 初中数学 31 概率(事件A发生的概率P(A)=\frac{m}{n})
- 高中数学 总目录(必修1、2与选修1、2、3)
- 集合 0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集合 01 集合元素的概念、性质、运算
- 集合 01 数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
- 逻辑 01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