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20 电与磁:磁现象、磁场、电动机

一、磁现象——磁体的基本性质

磁现象是物质磁性的表现,从生活中的磁铁到工业中的电磁铁,均基于磁体的基本性质,需先明确磁体的定义、分类及核心特性。

(1)磁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的物体称为磁体。

分类:

按来源分:① 天然磁体(如铁矿石“磁铁矿”,天然具有磁性);② 人造磁体(如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针,由人工加工制成,磁性更强且形状规则)。

按磁性保持时间分:① 永磁体(如钢制成的磁体,磁性长期保持,常用于指南针、扬声器);② 软磁体(如铁制成的磁体,磁性易消失,常用于电磁铁的铁芯)。

(2)磁体的两个核心特性

1. 磁性与磁极: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中间磁性最弱,几乎没有磁性);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即N极(北极) 和S极(南极)(类比电荷的正、负极,且不能单独存在——即使将磁体摔碎,每一小块仍有N极和S极)。

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是磁现象的核心规律,如指南针指南、磁铁吸铁钉均基于此)。

2. 磁化与去磁: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如用条形磁铁摩擦铁钉,铁钉会被磁化,能吸引小铁钉);磁化的本质是使物体内部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一致,从而表现出磁性。

去磁:使原来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方法:① 加热磁体至高温;② 敲击磁体;③ 让磁体长时间处于反向磁场中——这些方法会打乱分子电流的取向,导致磁性消失)。

(3)生活中的磁现象应用

指南针(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

冰箱门磁条(利用异名磁极吸引,使门密封);

扬声器(利用磁体对电流的作用力,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磁卡(利用磁性记录信息,如银行卡、公交卡)。

二、磁场——磁体间相互作用的“媒介”

磁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相互作用(如两个磁铁隔空相吸),其原因是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是传递磁相互作用的媒介。

(1)磁场的基本性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这是判断磁场是否存在的依据,如小磁针放入磁场中会发生偏转,说明周围有磁场);

磁场具有方向性: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如在条形磁铁外部,磁场方向从N极指向S极;在内部从S极指向N极)。

(2)磁场的描述——磁感线

为了直观地描述磁场的分布和方向,引入“磁感线”(假想的曲线,实际不存在),其特点如下:

1. 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在磁体外部从N极出发,回到S极;内部从S极出发,回到N极);

2.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如磁体两极附近磁感线密集,磁性强;中间稀疏,磁性弱);

3. 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一致);

4. 磁感线不相交(若相交,交点处会有两个磁场方向,与磁场方向性矛盾)。

(3)地磁场——地球的“巨型磁场”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周围存在的磁场称为地磁场,其特点与应用如下:

地磁场的磁极: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注意:与地理两极不重合,存在“磁偏角”——这是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首先发现的);

地磁场的方向:在地球表面,磁场方向从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S极);

应用:指南针的N极始终指向地理北极,本质是指南针N极在地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指向地磁场的S极(地理北极附近)。

三、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铁

电与磁并非孤立,1820年奥斯特实验首次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这是电生磁的基础,也是电磁铁、电动机的核心原理。

(1)奥斯特实验——电流磁效应的证明

实验装置:电源、开关、导线、小磁针(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小磁针平行于导线放置在下方);

实验现象:闭合开关,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断开开关,电流消失,小磁针恢复到原来的南北指向;

实验结论:①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②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也会改变)。

(2)通电螺线管——电流磁场的集中体现

将导线绕成螺线管(类似弹簧的形状),通入电流后,其周围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相似,称为通电螺线管,其磁场特点与判断方法如下:

磁场分布:通电螺线管两端磁性最强(为N极和S极),中间磁性弱;外部磁场方向从N极指向S极,内部从S极指向N极(与条形磁铁一致)。

磁极方向判断——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关键:四指对应电流方向,大拇指对应N极方向)。

例: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右手四指沿电流方向弯曲,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

(3)电磁铁——可控制的“磁体”

在通电螺线管的内部插入铁芯(如软铁),就构成了电磁铁,其特点是“磁性可控制”,核心优势在于能通过改变电流来调节磁性,具体如下: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探究):

1. 匝数:在电流和铁芯不变时,螺线管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如匝数翻倍,吸引的铁钉数量明显增多);

2. 电流:在匝数和铁芯不变时,通过螺线管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如增大电源电压,电流变大,吸引的铁钉数量增多);

3. 铁芯:在匝数和电流不变时,插入铁芯的电磁铁磁性远强于无铁芯的(铁芯能被磁化,增强整体磁场)。

电磁铁的优点:① 磁性有无可控制(通电流有磁性,断电流无磁性);② 磁性强弱可控制(改变电流或匝数);③ 磁极方向可控制(改变电流方向);

应用:电磁继电器(用低压电路控制高压电路)、电铃、电磁起重机、扬声器、电动机的定子(提供磁场)。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与电动机

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电流的磁效应),那么磁场也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力——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实现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电源、开关、导线(制成“金属棒”,可在导轨上自由滑动)、蹄形磁铁(提供磁场,磁场方向从N极到S极);

实验现象:闭合开关,金属棒中有电流通过时,金属棒会在磁场中沿导轨运动(受到磁力作用);

实验结论:①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称为“安培力”);② 磁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金属棒运动方向会改变;若同时改变两者方向,运动方向不变)。

注意: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必须“不平行”(若平行,导体不受磁力作用,不会运动)。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核心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结构与工作过程如下:

基本结构:

1. 定子:固定不动的部分,通常是永磁体(或电磁铁),提供稳定的磁场;

2. 转子:能够转动的部分,由线圈(绕在铁芯上)和换向器组成;

3. 换向器:由两个半环组成,与线圈两端相连,能通过电刷与外部电路连接(核心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持续沿同一方向转动);

4. 电刷:固定在定子上,与换向器接触,用于给转子线圈输送电流(电刷与换向器之间能滑动,不影响线圈转动)。

工作过程:

1. 通电后,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绕轴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此时线圈两边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线圈受力平衡,速度为0)时,换向器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3. 电流方向改变后,线圈两边的受力方向也改变,线圈继续沿原方向转动(避免反向转动),如此循环,线圈持续转动。

电动机的优点与应用:

优点:效率高、污染小、噪音低、可通过改变电流调节转速;

应用:家用电器(如电风扇、洗衣机、空调的压缩机)、工业设备(如机床电动机)、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

例题1:磁体的磁极相互作用 题目:将两个条形磁铁的N极相互靠近,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相互吸引  B. 相互排斥  C. 无明显作用  D. 同时消失磁性

解析:磁极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两个N极是同名磁极,因此相互排斥。

答案:B

例题2:磁场方向的判断(小磁针) 题目:在条形磁铁外部,将小磁针放在磁铁N极附近,小磁针静止时N极会指向(  )

A. 条形磁铁的N极  B. 条形磁铁的S极  C. 水平向右  D. 水平向左

解析:磁场方向规定为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条形磁铁外部磁场方向从N极指向S极,因此小磁针N极会指向条形磁铁的S极。

答案:B

例题3:奥斯特实验的结论 题目: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  )

A.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B.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  D. 磁能生电

解析:奥斯特实验的核心是证明“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偏转);A是磁体的基本性质,C是电动机原理,D是电磁感应(发电机原理)。

答案:B

例题4:安培定则的应用(通电螺线管磁极) 题目:通电螺线管的电流从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左端是(  )

A. N极  B. S极  C. 无法判断  D. 既是N极也是S极

解析: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电流从右端流入,四指在螺线管右侧向下、左侧向上弯曲),大拇指指向左端,因此左端为N极。

答案:A

例题5: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题目: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关系”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  )

A. 电流大小  B. 螺线管匝数  C. 铁芯有无  D. 螺线管匝数和铁芯有无

解析: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需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匝数”和“铁芯有无”不变,只改变电流大小,观察磁性强弱变化(如吸引铁钉的数量)。

答案:D

例题6:地磁场与指南针 题目: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原因是(  )

A. 地理北极附近是地磁场的N极  B. 地理北极附近是地磁场的S极

C. 指南针N极不受地磁场作用  D. 地磁场方向与地理方向完全一致

解析: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指南针N极在地磁场中受力,指向地磁场的S极(地理北极附近),因此N极指向地理北极;地磁场与地理方向有磁偏角,不完全一致。

答案:B

例题7: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方向判断) 题目:通电金属棒在磁场中向右运动,若保持磁场方向不变,只改变电流方向,金属棒会(  )

A. 继续向右运动  B. 向左运动  C. 静止不动  D. 上下运动

解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只改变电流方向,受力方向改变,金属棒运动方向也改变(从向右变为向左)。

答案:B

例题8:电动机的能量转化 题目:电动机工作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  )

A.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电能转化为内能  D. 内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工作,消耗电能,获得机械能,因此能量转化是“电能→机械能”(少量电能转化为内能,属于损耗,非主要转化)。

答案:B

例题9:磁化现象的判断 题目:用条形磁铁的N极沿同一方向摩擦铁钉,铁钉会被磁化,磁化后铁钉的右端是(  )

A. N极  B. S极  C. 无磁极  D. 无法确定

解析:磁化时,铁钉内部分子电流取向与磁铁磁场方向一致;磁铁N极摩擦铁钉,铁钉靠近磁铁N极的一端会被磁化为S极,另一端(右端)为N极。

答案:A

例题10: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题目:下列关于通电螺线管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螺线管内部磁场方向从N极指向S极  B. 螺线管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C. 螺线管的磁场与蹄形磁铁相似  D. 改变电流大小,螺线管的磁极方向会改变

解析:通电螺线管内部磁场方向从S极指向N极(A错误);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相似(C错误);改变电流大小只影响磁性强弱,不改变磁极方向(D错误);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B正确)。

答案:B

例题11:电磁铁的应用(电磁继电器) 题目:电磁继电器的核心是利用电磁铁控制高压电路,其优点是(  )

A. 节约电能  B. 用低压、弱电流控制高压、强电流  C. 提高电路电压  D. 增强高压电路的电流

解析: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是“低压控制电路”(含电磁铁)和“高压工作电路”(含用电器);通过控制低压电路的通断,使电磁铁吸合或释放,从而控制高压电路的通断,实现“低压控高压、弱电流控强电流”,保障人身安全。

答案:B

例题12: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 题目: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  )

A. 给线圈提供电流  B. 改变线圈转动的方向  C. 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D. 增强线圈的磁性

解析:换向器由两个半环组成,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受力平衡,即将反向转动)时,换向器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持续沿同一方向转动;A是电刷的作用,B错误(换向器不改变转动方向,只避免反向),D是铁芯的作用。

答案:C

例题13:磁感线的特点 题目: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曲线  B. 磁感线在磁体外部从S极指向N极  C. 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D. 磁感线可以相交

解析: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实际不存在(A错误);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B错误);磁感线不相交(D错误);磁感线疏密表示磁场强弱,越密越强(C正确)。

答案:C

例题14:电流磁效应的应用(判断装置) 题目:下列装置中,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动机  B. 电磁铁  C. 发电机  D. 动圈式扬声器

解析:电流的磁效应是“电流产生磁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场,利用此原理(B正确);A、D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利用“电磁感应”(磁生电)。

答案:B

例题15: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条件 题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不受磁力作用的情况是(  )

A. 导体与磁场方向垂直  B. 导体与磁场方向平行  C.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  D. 磁场方向改变

解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产生的条件是“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平行”;若两者平行,导体不受力(B正确);A、C时导体受力,D只改变受力方向,不影响受力是否存在。

答案:B

例题16: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比较 题目:两个电磁铁A和B,A的螺线管匝数为100匝,通入电流2A;B的匝数为200匝,通入电流1A,两者均有铁芯。则磁性更强的是(  )

A. A  B. B  C. 两者磁性相同  D. 无法比较

解析: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电流均有关,匝数越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A的电流大(2A)但匝数少(100匝),B的匝数多(200匝)但电流小(1A),两者影响因素相反,且未明确“匝数与电流的权重关系”,因此无法比较磁性强弱。

答案:D

例题17:地磁场的磁偏角 题目: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磁偏角”,指的是(  )

A. 地磁场的N极与地理南极的夹角  B. 地磁场的S极与地理北极的夹角  C. 指南针指向与地理南北方向的夹角  D.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夹角

解析:磁偏角是指“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不重合”,导致指南针静止时的指向与地理南北方向存在微小夹角,这是沈括首次发现的。

答案:C

例题18:电动机的转动条件 题目:要使电动机的线圈持续转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有稳定的磁场  B. 线圈中有持续的电流  C. 有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  D. 以上都是

解析:电动机线圈持续转动需要三个条件:① 稳定的磁场(定子提供,A正确);② 持续的电流(使线圈受力,B正确);③ 换向器(避免线圈在平衡位置反向转动,C正确),因此三者均需满足。

答案:D

例题19:磁体的去磁方法 题目:下列方法中,能使永磁体失去磁性的是(  )

A. 将磁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B. 用磁体吸引铁钉  C. 加热磁体至高温  D. 将磁体放在磁场中

解析:去磁的方法包括加热、敲击、反向磁场;加热磁体会打乱磁体内部分子电流的取向,导致磁性消失(C正确);A、B不会影响磁性,D若磁场方向与磁体一致,反而可能增强磁性。

答案:C

例题20:综合应用(通电螺线管与小磁针) 题目:如图所示(假设图中通电螺线管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在螺线管右侧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N极会指向哪个方向?为什么?

解析: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从N极指向S极,右侧的磁场方向是“从螺线管右端(N极)指向外部”(即水平向右);根据磁场方向的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因此小磁针N极会水平向右。

答案:小磁针N极水平向右。因为螺线管右侧的磁场方向从N极指向外部(水平向右),小磁针N极指向与磁场方向一致。

物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