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19 生活用电:安全用电

一、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

家庭电路是连接外部电网与室内用电器的电路,其结构需满足“安全、高效供电”的需求,核心组成部分及功能如下:

(1)进户线——家庭电路的“电源入口”

进户线由两根导线组成,是家庭电路与供电电网的连接点:

火线(L):对地电压为220V,带有电压,触摸时可能触电;

零线(N):对地电压为0V,与大地相连,正常情况下触摸不会触电;

区分方法:可用测电笔(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2)电能表——家庭电路的“电度计量仪”

作用:测量家庭电路一段时间内消耗的总电能(单位:kW·h,俗称“度”);

安装位置:进户线之后,所有用电器之前(确保测量所有用电器的总耗电量);

关键参数:如“220V 10(20)A”,表示适用电压220V,基本允许电流10A,最大允许电流20A(超过最大电流可能损坏电能表或触发保护)。

(3)总开关与保护装置——家庭电路的“安全卫士”

总开关:控制整个家庭电路的通断(如检修电路时断开总开关,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保护装置(核心安全组件,二选一或同时存在):

1. 保险丝:由“电阻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熔断,切断电路(避免烧毁用电器或引发火灾);

注意:保险丝需“串联”在火线上,且不能用铜丝、铁丝代替(铜丝、铁丝熔点高,电流过大时不熔断,失去保护作用)。

2. 空气开关:兼具“开关”和“保护”功能,当电流过大(或电路短路)时,内部电磁铁产生磁性,推动开关断开,切断电路;故障排除后可手动复位,比保险丝更便捷。

(4)用电器与插座——家庭电路的“用电终端”

用电器的连接:所有用电器(如电灯、电视、冰箱)均采用并联连接;

原因: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均等于电源电压(220V),可独立工作(一个用电器损坏,不影响其他用电器)。

电灯的特殊连接:电灯的开关必须“串联在火线上”;

原理:断开开关时,能切断火线与电灯的连接,此时电灯不带电,更换灯泡时不会触电(若开关接在零线上,断开开关后电灯仍与火线相连,可能触电)。

插座的连接

两孔插座:左孔接零线(N),右孔接火线(L)(“左零右火”);

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最上面的孔接地线,地线一端与大地相连,另一端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如洗衣机、冰箱,防止外壳漏电时触电)。

二、安全用电的核心原则与常见触电类型

安全用电的本质是“避免电流通过人体”,需明确触电的原因、类型及预防措施。

(1)触电的根本原因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且形成“电流通路”(如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或接触火线并站在地上)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

安全电流:人体能承受的最大安全电流约10mA,超过30mA会危及生命;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低于36V的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一般不会触电)。

(2)两种常见的触电类型

1. 双线触电: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电流从火线经人体流向零线,形成通路(如一手抓火线,一手抓零线);

2. 单线触电:人体接触火线,且站在地上(大地是导体),电流从火线经人体流向大地,形成通路(如手摸火线,脚踩地面)。

(3)特殊的“漏电触电”

用电器金属外壳漏电时(如洗衣机、电熨斗内部导线绝缘皮破损,火线接触外壳),若外壳未接地,人触摸外壳会发生单线触电;若外壳接地(通过三孔插座的地线),漏电电流会经地线流入大地,人体不会触电(地线起“分流”作用)。

三、安全用电的具体措施(“六要六不”)

(1)“六要”(必须遵守的安全操作)

1. 要使用符合规格的保险丝或空气开关(不随意更换大规格保险丝);

2. 要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如使用三孔插座连接洗衣机、冰箱);

3. 要先断开总开关再检修电路或更换用电器;

4. 要使用测电笔区分火线和零线(操作时手需接触测电笔尾部金属体);

5. 要保持电线、插座、用电器的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绝缘皮破损漏电);

6. 要定期检查家庭电路,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导线或插座。

(2)“六不”(绝对禁止的危险行为)

1.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如不徒手触摸火线、破损的电线);

2.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如不靠近高压电塔、落地的高压电线);

3. 不用湿手触摸开关、插座或用电器(水是导体,会增大触电风险);

4. 不私自拉扯电线或改装家庭电路(需专业电工操作);

5. 不将金属物体(如铁丝、硬币)插入插座(会造成短路,引发火灾);

6. 不同时使用过多大功率用电器(如同时开电暖气、电烤箱,会导致总功率过大,电流过大,触发保护或烧毁电路)。

四、触电事故的急救措施

若发生触电事故,需遵循“先断电,后急救”的原则,避免二次伤害:

1. 立即切断电源:断开总开关或用绝缘工具(如干燥的木棍、塑料棒)挑开电线(绝对不能用手直接拉触电者,否则施救者会触电);

2. 判断触电者状态:

若触电者意识清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休息,观察身体状况;

若触电者意识模糊、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立即拨打120,并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3. 处理火灾隐患:若触电引发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灭火,水会导电,扩大危险)。

例题1: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 题目:家庭电路中,电灯、电视、冰箱等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  )

A. 全部串联  B. 全部并联  C. 电灯串联,电视并联  D. 随意连接

解析: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需独立工作(一个损坏不影响其他),且两端电压需等于220V,因此必须并联(串联会导致电压分压,用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答案:B

例题2:测电笔的使用 题目:用测电笔检测家庭电路的导线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手不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金属部分  B. 手只接触测电笔的笔尖金属体

C. 手接触测电笔的尾部金属体  D. 测电笔笔尖接触零线时,氖管发光

解析:测电笔的工作原理是“火线→笔尖→氖管→电阻→尾部金属体→人体→大地”,形成通路时氖管发光,因此手必须接触尾部金属体(A、B错误);零线对地电压为0,笔尖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D错误)。

答案:C

例题3:电灯开关的连接位置 题目:安装家庭电路的电灯时,开关应串联在(  )

A. 火线与电灯之间  B. 零线与电灯之间  C. 火线与零线之间  D. 任意位置均可

解析:开关接在火线上,断开开关时能切断火线与电灯的连接,电灯不带电,更换灯泡时不会触电;若接在零线上,断开开关后电灯仍与火线相连,可能触电。

答案:A

例题4:三孔插座的接线规则 题目: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的正确接线方式是(  )

A. 左火右零上接地  B. 左零右火上接地  C. 左地右火上接零  D. 随意接线

解析:三孔插座的标准接线是“左零右火上接地”,最上面的地线用于连接用电器金属外壳,防止漏电触电。

答案:B

例题5:保险丝的材料选择 题目:家庭电路中保险丝不能用铜丝代替,原因是(  )

A. 铜丝电阻太大,影响电流通过  B. 铜丝熔点太高,电流过大时不熔断

C. 铜丝价格太贵  D. 铜丝容易生锈

解析:保险丝需“电阻大、熔点低”,电流过大时发热熔断;铜丝熔点高,电流过大时不熔断,无法切断电路,失去保护作用。

答案:B

例题6:触电类型判断 题目:小明在更换灯泡时,手不小心接触到灯泡的金属触点,同时脚站在地上,导致触电,这种触电类型是(  )

A. 双线触电  B. 单线触电  C. 漏电触电  D. 高压触电

解析:单线触电是人体接触火线且站在地上,电流从火线经人体流向大地;小明接触灯泡金属触点(接火线),脚踩地面,符合单线触电的定义。

答案:B

例题7: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的目的 题目:洗衣机、冰箱等用电器的金属外壳需通过三孔插座接地,其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用电器漏电时,人体接触外壳触电  B. 增强用电器的导电性

C. 延长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D. 节约电能

解析:若用电器外壳漏电(火线接触外壳),地线会将漏电电流导入大地,人体触摸外壳时不会有电流通过,避免触电。

答案:A

例题8: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题目:家庭电路中,导致空气开关跳闸的常见原因是(  )

A. 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B. 用电器的总电阻过大  C. 用电器的总电压过大  D. 天气太冷

解析:家庭电路电压固定为220V,由\(P=UI\)可知,总功率过大时总电流过大,触发空气开关跳闸;总电阻过大时电流会变小(B错误),总电压不会变大(C错误)。

答案:A

例题9:湿手触摸电器的风险 题目: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或插座?(  )

A. 水会腐蚀开关,影响使用寿命  B. 水是导体,会增大触电风险

C. 水会降低电压,影响用电器工作  D. 水会使开关生锈

解析:水(尤其是自来水)是导体,湿手触摸开关时,水会将人体与火线连接,形成通路,导致触电。

答案:B

例题10:触电事故的急救措施 题目: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A. 立即用手直接拉触电者  B. 立即断开总开关或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

C. 立即拨打120,等待医护人员到达  D. 立即用水泼触电者,切断电流

解析:用手拉触电者(A错误)或用水泼(D错误)会导致施救者触电;应先断开电源(切断电流),再判断触电者状态,必要时拨打120(C错误,需先断电再呼救)。

答案:B

例题11:高压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题目:下列关于高压带电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不触摸高压带电体,就不会触电  B. 靠近高压带电体也可能触电(高压电弧触电)

C. 高压带电体周围没有电场,很安全  D. 可以随意靠近高压电塔

解析:高压带电体周围存在强电场,即使不直接触摸,人体靠近时也可能发生“高压电弧触电”(电荷通过空气击穿形成电弧,电流通过人体),因此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答案:B

例题12:家庭电路的检修安全 题目:检修家庭电路时,首先要做的是(  )

A. 打开所有用电器,检查是否正常工作  B. 断开总开关,切断电源

C. 直接用手触摸导线,判断是否带电  D. 用湿抹布擦拭插座,清洁电路

解析:检修电路时必须先断开总开关,切断电源,防止触电;A、C、D均存在触电风险。

答案:B

例题13:插座插入金属物体的危害 题目:将硬币插入两孔插座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插座正常工作,硬币不会有任何影响  B. 硬币发热,导致插座损坏

C. 造成短路,电流过大,触发空气开关跳闸  D. 硬币会被磁化

解析:硬币是导体,插入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会直接连接火线和零线,造成短路,电路电阻极小,电流极大,触发空气开关跳闸或烧毁保险丝。

答案:C

例题14: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的后果 题目:同时使用电暖气(1500W)、电烤箱(2000W)和电水壶(1000W),家庭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少?可能会发生什么?(家庭电路允许最大总功率为4400W)

解析:总功率\(P_{\text{总}}=1500W+2000W+1000W=4500W\),超过允许的最大总功率4400W;由\(I=P/U\)可知,总电流会超过允许值,导致空气开关跳闸或保险丝熔断。

答案:总功率4500W,超过允许值,空气开关跳闸(或保险丝熔断)。

例题15:测电笔检测漏电 题目:用测电笔检测洗衣机的金属外壳时,氖管发光,说明(  )

A. 洗衣机外壳带电(漏电)  B. 洗衣机外壳不带电,很安全

C. 测电笔损坏,无法正常使用  D. 家庭电路电压过低

解析:正常情况下洗衣机外壳接地,测电笔检测时氖管不发光;若氖管发光,说明外壳与火线相连(漏电),此时触摸外壳可能触电。

答案:A

例题16:安全电压的应用 题目: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浴室),应使用哪种电压的用电器?(  )

A. 220V(家庭电路电压)  B. 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C. 110V  D. 220V以上的高压

解析:潮湿环境中人体电阻变小,触电风险增大,因此需使用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用电器(如浴室专用的12V照明灯)。

答案:B

例题17:电线绝缘皮破损的处理 题目:发现电线的绝缘皮破损,露出金属导线,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用手直接包裹破损处  B. 用绝缘胶带包裹破损处,防止漏电

C. 继续使用,不影响电路  D. 将破损的电线剪断,直接连接

解析:绝缘皮破损后,金属导线暴露,可能漏电或短路;需用绝缘胶带(如电工胶带)包裹破损处,隔绝导线与外界,防止触电。

答案:B

例题18:家庭电路火灾的灭火 题目:家庭电路因短路引发火灾,正确的灭火方法是(  )

A. 立即用水泼灭火焰  B. 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先断开总开关,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 立即打开门窗,让火自然熄灭

解析:水和泡沫灭火器中的液体是导体,直接灭火会触电;应先断开总开关,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导电)。

答案:C

例题19:双线触电的条件 题目:下列情况中,属于双线触电的是(  )

A. 一手抓火线,一手抓零线  B. 一手抓火线,脚踩地面

C. 手抓零线,脚踩地面  D. 手抓火线,另一手抓墙壁

解析:双线触电的条件是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电流从火线经人体流向零线;B属于单线触电,C、D不会形成电流通路(零线和墙壁对地电压为0)。

答案:A

例题20:安全用电的常识判断 题目: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  B. 将洗衣机的金属外壳接地

C.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D. 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解析:A(湿手触电风险)、C(铜丝不熔断,无保护)、D(总功率过大,电流过大)均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金属外壳接地,防漏电触电)符合原则。

答案:B

物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