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选修3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一、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含义: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例如,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是生物保持自身存在和生长的肯定方面,而异化作用则是促使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化、推动生物向死亡转化的否定方面。

辩证关系:肯定与否定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没有纯粹的肯定。任何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都包含着促使自身灭亡的因素。例如,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先进的生产力,这是其肯定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将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方面中所包含的否定因素。另一方面,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没有纯粹的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否定,但它并没有抛弃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

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在科技创新领域,科研人员不能因循守旧,局限于已有的理论和技术,而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

对事物既不能简单肯定,也不能简单否定: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事物的缺点和不足。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全盘肯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外来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感性具体:感性具体是指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它是认识的起点,具有生动、直观、具体的特点,但它只反映了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表面联系,还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我们看到一朵花,它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就是感性具体的表现,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花的美丽,但这种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

思维抽象: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初步认识,它摆脱了感性具体的直观性和表面性,能够更深入地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例如,通过对各种不同花朵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抽象出“花”这一概念,它概括了花的共性特征,如都具有花蕊、花瓣等结构,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等,这就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思维具体: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它是多样性的统一,既包含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把握,又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具体的形式。例如,在生物学中,我们对细胞的认识就是一个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最初,我们通过对细胞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分别研究,形成了关于细胞各部分的抽象认识,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的功能和特点。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将这些抽象的认识综合起来,形成了对细胞整体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包括细胞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等各个方面,这就是思维具体的体现。

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环节:要实现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个起点应该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抽象规定。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逻辑中介,即连接起点和终点的中间环节,逐步展开和深化对事物的认识,最终达到思维具体。例如,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商品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方面的分析,逐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内在矛盾,最终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全面、深刻的认识,这就是一个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典范。

三、推动认识发展的意义

理论意义:推动认识发展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认识发展历程的研究和把握,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体系。同时,推动认识发展也为其他哲学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促进哲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实践意义:

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在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推动认识发展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通过不断地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认识过程,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我们首先通过感性认识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现象,然后通过思维抽象把握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最后通过思维具体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推动认识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为科技创新、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例如,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促使人们不断进行社会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对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文化、医学等领域的进步,提高了人类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对推动社会变革和创新的意义:认识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创新的先导。只有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才能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发现新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为社会变革和创新提供思想动力和理论指导。例如,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中,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们对人性和人文价值的重新认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使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科学的认识,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层出不穷,只有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创新发展。

道法基础

高中政治 选修3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