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必修2 第一课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

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范围: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经济形式。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地区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和依法监管。要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

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要素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这一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道法基础

高中政治 必修2 第一课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