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必修4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的功能: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的功能: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文化通过教育活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化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具有传承文明的功能:文化具有继承性,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如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如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博大精深体现在独特的文化内容、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等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如“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要求:我们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道法基础

高中政治 必修4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