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必修2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创新型国家。
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
开放发展: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含义及重要性: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内容:
产业体系:要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市场体系: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收入分配体系:要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体系: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全面开放体系: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经济体制: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措施: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区域优势互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