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51 卤代烃
卤代烃的定义
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常见的卤素原子有氟(F)、氯(Cl)、溴(Br)、碘(I)等,因此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等。
卤代烃的分类
按烃基结构分类:
饱和卤代烃:烃基为饱和烃基的卤代烃,如氯乙烷\(CH_{3}CH_{2}Cl\)。
不饱和卤代烃:烃基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卤代烃,如氯乙烯\(CH_{2}=CHCl\)。
芳香卤代烃:卤原子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卤代烃,如溴苯\(C_{6}H_{5}Br\)。
按卤原子种类分类: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
按卤原子数目分类:
一卤代烃:分子中只含有一个卤原子的卤代烃,如氯甲烷\(CH_{3}Cl\)。
多卤代烃: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卤原子的卤代烃,如二氯甲烷\(CH_{2}Cl_{2}\)、四氯化碳\(CCl_{4}\)等。
卤代烃的命名
饱和卤代烃的命名:选择含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卤原子的一端开始编号,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烷”,将卤原子的位置和名称写在母体名称之前,如\(2 - 氯丁烷\),结构简式为\(CH_{3}CHClCH_{2}CH_{3}\)。
不饱和卤代烃的命名:选择含有不饱和键和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不饱和键一端开始编号,根据主链碳原子数和不饱和键的类型称为“某烯”或“某炔”,再将卤原子的位置和名称写在母体名称之前,如\(3 - 溴丙烯\),结构简式为\(CH_{2}=CHCH_{2}Br\)。
芳香卤代烃的命名:以苯环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如氯苯\(C_{6}H_{5}Cl\)、邻二氯苯\(1,2 - C_{6}H_{4}Cl_{2}\)等。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状态:常温下,少数卤代烃为气体,如氯甲烷、氯乙烷等;大多数卤代烃为液体或固体。
溶解性:卤代烃都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密度:一氟代烃、一氯代烃的密度比水小,而一溴代烃、一碘代烃及多卤代烃的密度比水大。
沸点:卤代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且比相应的烃高。在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例如,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化学方程式为:\(CH_{3}CH_{2}Br + NaOH \stackrel{H_{2}O}{\underset{\Delta}{\longrightarrow}} CH_{3}CH_{2}OH + NaBr\)。
消去反应: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例如,溴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化学方程式为:\(CH_{3}CH_{2}Br + NaOH \stackrel{醇}{\underset{\Delta}{\longrightarrow}} CH_{2}=CH_{2}\uparrow + NaBr + H_{2}O\)。
卤代烃的用途
用作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用于制备有机物: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都需要用到卤代烃作为中间体,如通过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可以制备醇、烯烃、炔烃等多种有机物。
作为制冷剂:部分卤代烃如氟利昂曾被广泛用作制冷剂,但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现已逐渐被限制使用。
卤代烃对环境的影响
一些卤代烃如氟利昂等会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使地球表面受到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部分卤代烃具有毒性,在环境中难以降解,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