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游离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铂等,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
化合态: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如铁、铜、铝等金属以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等化合物形式存在。
金属的冶炼原理:金属的冶炼是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实质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使金属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单质。例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化学方程式为\(Fe_{2}O_{3}+3CO\stackrel{高温}{=\!=\!=}2Fe + 3CO_{2}\)。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的冶炼,如汞、银等。例如,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stackrel{\Delta}{=\!=\!=}2Hg + O_{2}\uparrow\)。
热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适用于较活泼金属的冶炼。如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O + H_{2}\stackrel{\Delta}{=\!=\!=}Cu + H_{2}O\);用焦炭还原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Fe_{2}O_{3}+3C\stackrel{高温}{=\!=\!=}4Fe + 3CO_{2}\uparrow\)。
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的冶炼,如钠、镁、铝等。例如,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stackrel{电解}{=\!=\!=}2Na + Cl_{2}\uparrow\);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铝,化学方程式为\(2Al_{2}O_{3}(熔融)\stackrel{电解}{=\!=\!=}4Al + 3O_{2}\uparrow\)。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蒸馏法是通过加热海水使其汽化,然后将蒸汽冷却凝结得到淡水,是一种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的海水淡化方法。
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在工业生产中,利用海水作为冷却介质,可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制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蒸发结晶法,将海水引入盐田,经过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食盐结晶析出。
海水提溴:一般先将海水浓缩,然后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再用空气或水蒸气将溴吹出,用二氧化硫吸收,最后再用氯气氧化,得到溴单质。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_{2}+2Br^{-}=2Cl^{-}+Br_{2}\),\(Br_{2}+SO_{2}+2H_{2}O = 2HBr + H_{2}SO_{4}\),\(Cl_{2}+2HBr = 2HCl + Br_{2}\)。
海水提镁:先将贝壳煅烧得到生石灰,再将生石灰加入海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然后将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最后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_{3}\stackrel{煅烧}{=\!=\!=}CaO + CO_{2}\uparrow\),\(CaO + H_{2}O = Ca(OH)_{2}\),\(MgCl_{2}+Ca(OH)_{2}=Mg(OH)_{2}\downarrow+CaCl_{2}\),\(Mg(OH)_{2}+2HCl = MgCl_{2}+2H_{2}O\),\(MgCl_{2}(熔融)\stackrel{电解}{=\!=\!=}Mg + Cl_{2}\uparrow\)。
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产品,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
煤的气化: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含有\(CO\)、\(H_{2}\)、\(CH_{4}\)等可燃气体和\(CO_{2}\)、\(N_{2}\)等非可燃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方程式为\(C + H_{2}O(g)\stackrel{高温}{=\!=\!=}CO + H_{2}\)。
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指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转变为液体燃料的过程;间接液化则是先把煤气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再经过催化合成,得到液体燃料,如甲醇等。
石油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汽化和冷凝液化,将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如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得到的各种馏分仍然是混合物。
石油的裂化: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烃的过程。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例如,\(C_{16}H_{34}\stackrel{催化剂}{\underset{加热、加压}{\longrightarrow}}C_{8}H_{18}+C_{8}H_{16}\)。
石油的裂解: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裂解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丙烯、丁二烯等。
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除了作为燃料外,甲烷还可以用于合成氨、生产甲醇等化工原料。例如,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可进一步合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_{4}+H_{2}O(g)\stackrel{催化剂}{\underset{高温}{\longrightarrow}}CO + 3H_{2}\),\(CO + 2H_{2}\stackrel{催化剂}{\underset{高温、高压}{\longrightarrow}}CH_{3}OH\)。
四、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如金属冶炼、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等,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还可能引发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环境保护措施: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在化工生产中,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排放。例如,采用原子经济反应,使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三废处理: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废气可通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或回用;废渣可进行综合利用,如用于铺路、制砖等,减少废渣的堆积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质量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同时,加强环境管理,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