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19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设计

明确实验目的:这是设计实验方案的首要任务。例如,是探究物质的性质、验证某个化学反应、测定物质的含量,还是进行物质的制备等。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确定实验的方向和思路。比如要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目的就是通过实验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确定实验原理: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原理。例如,若要制取氧气,可以依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或者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等原理来设计实验。

选择实验用品:包括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的选择要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和要求,如制取气体时可能需要用到试管、酒精灯、长颈漏斗、集气瓶等;药品则要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并且要保证药品的纯度、浓度等符合实验要求。例如,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就需要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溶液。

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应清晰、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一般要按照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详细描述,包括仪器的组装、药品的取用、反应条件的控制、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数据的记录等。例如,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中,要分别设置有空气和水、只有空气、只有水等不同环境的实验组,详细描述如何准备这些环境以及观察铁生锈情况的步骤。

制定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对于需要收集数据的实验,要确定如何处理数据,如计算平均值、绘制图表等。并提前思考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判断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例如,在测定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实验中,要记录不同温度下溶解该物质的质量,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来分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方案评价

科学性:

实验原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和化学规律。例如,不能设计违背质量守恒定律或物质基本化学性质的实验。比如用加热分解碳酸钙来制取氢气就是错误的原理。

实验方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如果目的是验证某物质具有还原性,实验设计应围绕该物质与氧化剂的反应以及对还原产物的检测展开。

可行性:

实验仪器和药品是否容易获取。如果设计的实验需要用到非常昂贵或难以得到的仪器设备、特殊药品,在实际教学或一般实验室条件下就难以实施。例如,若实验需要用到超纯的稀有金属单质,且获取途径有限,该方案可行性就较低。

实验操作是否简便易行,是否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过于复杂的操作容易导致实验失败或误差增大,同时要确保实验过程不会对实验人员造成危险。比如设计一个需要在高温高压且密闭环境下进行的实验,对于初中实验室来说通常较难实现且不安全。

安全性:

实验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其他危险物质,如果有,是否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尾气处理装置。例如,在制取氯气的实验中,氯气有毒,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尾气吸收装置,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实验操作是否会引起爆炸、火灾等危险情况。如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防止爆炸事故。

简约性:

实验方案是否简洁明了,步骤是否尽可能少。在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应避免设计过于繁琐的实验,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和时间成本。例如,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直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而不需要设计复杂的多步反应来证明。

环保性:

实验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否遵循绿色化学理念。尽量减少实验废弃物的产生,对于产生的废弃物要考虑合理的处理方法。例如,在实验中尽量减少使用会产生大量有害废液的试剂,对于产生的废液要分类收集处理,而不是随意倾倒。

实例分析

实验目的: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方案:

在 500 mL 的烧杯中注入 400 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方案评价:

科学性:该方案依据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设计实验,通过对比铜片上白磷(与氧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燃烧)、红磷(达到着火点但无氧气接触不燃烧)、水中白磷(有可燃物和水但无氧气接触不燃烧)以及给水中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的情况,科学地探究了燃烧的条件。

可行性:实验仪器和药品均为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操作简便,如热水的准备、药品的放置等都容易实施,且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不会产生难以控制的危险情况。

安全性:虽然白磷有一定毒性,但实验中用量较小,且在水中和通风环境下操作,可有效降低风险。同时没有其他明显的安全隐患,如爆炸、火灾等危险。

简约性:实验步骤简洁,通过简单的装置设置和操作就能够清晰地展示燃烧的三个条件,没有多余的复杂步骤。

环保性:实验过程中白磷燃烧产生的少量五氧化二磷可被水吸收,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基本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化学基础

初中化学 19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