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 02 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一、绝对值的基本定义(基础前提)
在理解不等式前,需先明确绝对值的代数与几何意义,这是推导所有性质的基础:
代数意义:对任意实数\(a\),其绝对值定义为:\(|a| = \begin{cases}a & (a > 0) \\0 & (a = 0) \\-a & (a < 0)\end{cases}\)
核心是“非负性”——\(|a| \geq 0\),且仅当\(a = 0\)时取等号。
几何意义:在数轴上,\(|a|\)表示“实数\(a\)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推广到两点间距离,\(|x - a|\)表示“数轴上点\(x\)到点\(a\)的距离”(这是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直观工具)。
二、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具体求解)
基本形式为\(|ax + b| < c\)或\(|ax + b| > c\)(\(a \neq 0\),\(c\)为常数),需根据\(c\)的正负性分类讨论,核心是“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常规不等式。
设不等式为\(|f(x)| < k\)或\(|f(x)| > k\)(其中\(f(x) = ax + b\),\(k\)为常数),具体解法如下:
\(|f(x)| < k\),\(k > 0\) 等价转化 \(-k < f(x) < k\) ,几何意义: 点\(f(x)\)到原点的距离小于\(k\)
\(|f(x)| < k\),\(k = 0\) 等价转化 \(f(x) = 0\) ,几何意义: 点\(f(x)\)与原点重合
\(|f(x)| < k\),\(k < 0\) 等价转化 无解(距离不可能为负) ,几何意义:无符合条件的点
\(|f(x)| > k\),\(k > 0\) 等价转化 \(f(x) > k\) 或 \(f(x) < -k\) ,几何意义:点\(f(x)\)到原点的距离大于\(k\)
\(|f(x)| > k\),\(k = 0\) 等价转化 \(f(x) \neq 0\)(除原点外所有点) ,几何意义: 点\(f(x)\)不与原点重合
\(|f(x)| > k\),\(k < 0\) 等价转化全体实数(距离恒大于负数) ,几何意义: 所有点均符合条件
例1:求解\(|2x - 1| < 3\)
解:
1. 由前提\(k = 3 > 0\),等价转化为:\(-3 < 2x - 1 < 3\);
2. 解中间不等式:
左半部分:\(-3 < 2x - 1 \implies -2 < 2x \implies x > -1\);
右半部分:\(2x - 1 < 3 \implies 2x < 4 \implies x < 2\);
3. 合并解集:\(-1 < x < 2\)(区间表示:\((-1, 2)\))。
例2:求解\(|3x + 2| > 5\)
解:
1. 由前提\(k = 5 > 0\),等价转化为:\(3x + 2 > 5\) 或 \(3x + 2 < -5\);
2. 分别解两个不等式:
第一个:\(3x + 2 > 5 \implies 3x > 3 \implies x > 1\);
第二个:\(3x + 2 < -5 \implies 3x < -7 \implies x < -\frac{7}{3}\);
3. 合并解集:\(x < -\frac{7}{3}\) 或 \(x > 1\)(区间表示:\((-\infty, -\frac{7}{3}) \cup (1, +\infty)\))。
三、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核心性质)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是描述“两个(或多个)数绝对值的和/差与和/差的绝对值之间关系”的不等式,因其形式类似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而得名,是解决绝对值最值、证明的核心工具。
对任意实数\(a, b\),以下不等式恒成立:\(||a| - |b|| \leq |a \pm b| \leq |a| + |b|\)
需重点掌握“等号成立条件”(应用中需判断何时取最值),具体拆解如下:
\(|a + b| \leq |a| + |b|\) 取等条件: \(ab \geq 0\)(\(a, b\)同号或至少一个为0)几何意义:点\(a\)、\(b\)在原点同侧(或过原点),距离叠加
\(|a + b| \geq ||a| - |b||\) 取等条件: \(ab \leq 0\)(\(a, b\)异号或至少一个为0)几何意义:点\(a\)、\(b\)在原点异侧(或过原点),距离抵消
\(|a - b| \leq |a| + |b|\) 取等条件:\(ab \leq 0\)(\(a, -b\)同号,即\(a, b\)异号)几何意义:点\(a\)、\(b\)在原点异侧,距离叠加
\(|a - b| \geq ||a| - |b||\) 取等条件: \(ab \geq 0\)(\(a, -b\)异号,即\(a, b\)同号)几何意义:点\(a\)、\(b\)在原点同侧,距离抵消
对任意实数\(a_1, a_2, \dots, a_n\),不等式可推广为:
\(||a_1| - |a_2| - \dots - |a_n|| \leq |a_1 + a_2 + \dots + a_n| \leq |a_1| + |a_2| + \dots + |a_n|\)
右侧“和的绝对值≤绝对值的和”等号成立条件:所有数同号(或部分为0);
左侧“和的绝对值≥绝对值的差”等号成立条件:其余数与“绝对值最大的数”同号(或为0)。
例1:求\(y = |x - 1| + |x + 2|\)的最小值。
解:
方法1(三角不等式):将\(y\)变形为\(|x - 1| + |x - (-2)|\),根据\(|a| + |b| \geq |a - b|\),令\(a = x - 1\),\(b = - (x + 2)\),则:
\(|x - 1| + |x + 2| = |x - 1| + |-(x + 2)| \geq |(x - 1) - (x + 2)| = |-3| = 3\)
当且仅当\((x - 1)(x + 2) \leq 0\)(即\(-2 \leq x \leq 1\))时,等号成立,故最小值为3。
方法2(几何意义):\(|x - 1|\)是点\(x\)到1的距离,\(|x + 2|\)是点\(x\)到-2的距离,\(y\)表示“点\(x\)到1和-2两点的距离之和”。当\(x\)在-2和1之间(含端点)时,距离和最小,即1与-2的距离3。
例2:证明对任意实数\(a, b\),有\(|a^2 + b^2| \geq \frac{1}{2}(|a + b|^2)\)。
证明:
1. 由三角不等式\(|a + b| \leq |a| + |b|\),两边平方(非负,不等号方向不变):
\(|a + b|^2 \leq (|a| + |b|)^2 = |a|^2 + 2|a||b| + |b|^2\)
2. 由基本不等式\(2|a||b| \leq |a|^2 + |b|^2\)(\((|a| - |b|)^2 \geq 0\)展开可得),代入上式:
\(|a + b|^2 \leq |a|^2 + (|a|^2 + |b|^2) + |b|^2 = 2(|a|^2 + |b|^2)\)
3. 又因\(|a^2 + b^2| = a^2 + b^2 = |a|^2 + |b|^2\)(平方数非负),故:
\(|a + b|^2 \leq 2|a^2 + b^2| \implies |a^2 + b^2| \geq \frac{1}{2}|a + b|^2\)
得证。
四、核心总结与易错点提醒
1.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先判断常数\(k\)的正负,再准确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注意“或”与“且”的区别:\(|f(x)| > k\)用“或”,\(|f(x)| < k\)用“且”)。
2. 三角不等式的核心:记住“和的绝对值≤绝对值的和”“差的绝对值≥绝对值的差”,并熟练掌握等号成立条件(直接影响最值求解的正确性)。
3. 易错点:
解\(|ax + b| < k\)时,若\(k \leq 0\),易误写为“全体实数”或“无解”(需严格按\(k\)的正负分类);
用三角不等式求最值时,易忽略等号成立的条件(需验证“何时取到最值”,否则结果不完整)。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
- 平面几何:三角形的垂心(H)
- 平面几何:三角形的重心(G)
- 平面几何:三角形的外心(O)
- 平面几何:三角形的内心(I)
- 平面几何:三角形的旁心(Ia、Ib、Ic)
- 平面几何:垂足三角形
- 平面几何: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 圆幂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
- 平面几何:垂径定理
- 圆心角、圆周角、圆内角、圆外角、弦切角
- 点、线、圆、三角形、四边形与圆的位置关系
- 高中数学 总目录(必修1、2与选修1、2、3)
- 集合 0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集合 01 集合元素的概念、性质、运算
- 集合 01 数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
- 逻辑 01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 逻辑 01逻辑学、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 不等式 02 一元二次不等式、函数、方程
- 不等式 0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不等式 02 均值不等式
- 不等式 02 一元二次不等式(含参、恒成立、根的范围)
- 不等式 02 一元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回)
- 不等式 02 分式不等式
- 不等式 02 糖水不等式
- 不等式 02 无理不等式
- 不等式 02 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 不等式 02 三角函数不等式
- 不等式 02 Aczel 不等式(柯东不等式)
- 不等式 02 柯西不等式
- 不等式 02 赫尔德不等式
- 不等式 02 卡尔松不等式
- 不等式 02 权方和不等式
- 不等式 02 排序不等式
- 不等式 02 闵可夫斯基不等式
- 不等式 02 琴生不等式
- 不等式 02 切线不等式(切线放缩)
- 不等式 02 对数均值不等式
- 不等式 02 伯努利不等式
- 不等式 02 函数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 不等式 02 常见不等式的缩放方式
- 函数 03 函数的概念、性质、幂函数
- 函数 03 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 函数 03 区间、无穷大
- 函数 03 求函数的定义域
- 函数 03 求函数的值域
- 函数 03 求函数的解析式
- 函数 03 抽象函数\(f(x)\)
- 函数 03 求抽象函数解析式
- 函数 03 分段函数:定义域、值域、求导方法
- 函数 03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