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
一、双曲正弦函数的定义
双曲正弦函数记作sinh(x),它的定义式为sinh(x)=ex−e−x2,其中e是自然常数(约为2.71828)。
例如,当x=1时,sinh(1)=e1−e−12=e−1e2。
二、双曲正弦函数的性质
奇偶性:双曲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即sinh(−x)=−sinh(x)。证明如下:sinh(−x)=e−x−e−(−x)2=e−x−ex2=−ex−e−x2=−sinh(x)。
单调性:双曲正弦函数在(−∞,+∞)上是单调递增的。对sinh(x)求导,(sinh(x))′=ex+e−x2,因为ex>0,e−x>0,所以(sinh(x))′>0恒成立,这表明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递增。
值域:双曲正弦函数的值域是(−∞,+∞)。当x→−∞时,ex→0,e−x→+∞,所以sinh(x)→−∞;当x→+∞时,ex→+∞,e−x→0,所以sinh(x)→+∞。
三、双曲正弦函数的图像
双曲正弦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形状类似于一个悬链线。它经过原点(0,0),在x轴正半轴,函数值随着x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在x轴负半轴,函数值随着x的减小而迅速减小。
四、与其他函数的关系
双曲正弦函数与指数函数密切相关,它是由指数函数ex和e−x组合而成的。并且它和双曲余弦函数cosh(x)满足cosh2(x)−sinh2(x)=1,这个关系式类似于三角函数中的cos2(x)+sin2(x)=1。
例如,已知sinh(x)=ex−e−x2,cosh(x)=ex+e−x2,则cosh2(x)−sinh2(x)=(ex+e−x2)2−(ex−e−x2)2=e2x+2+e−2x4−e2x−2+e−2x4=1。
例1:求函数的导数
已知y=sinh(x2),求y′。
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令u=x2,则y=sinh(u)。
先对y=sinh(u)求导,可得y′u=cosh(u);再对u=x2求导,可得u′x=2x。
根据复合函数求导公式y′x=y′u⋅u′x,则y′=cosh(x2)⋅2x=2xcosh(x2) 。
例2:计算定积分
计算∫10sinh(x)dx。
由双曲正弦函数的积分公式∫sinh(x)dx=cosh(x)+C,可得:
∫10sinh(x)dx=[cosh(x)]10=cosh(1)−cosh(0)
又因为cosh(0)=e0+e−02=1,cosh(1)=e1+e−12,所以∫10sinh(x)dx=e+1e2−1 。
例3:求解方程
已知sinh(x)=34,求x的值。
由双曲正弦函数的定义sinh(x)=ex−e−x2=34,设ex=t(t>0),则方程可化为:
t−1t2=34
化简得4t2−6t−4=0,即2t2−3t−2=0
分解因式得(2t+1)(t−2)=0
解得t=2或t=−12(舍去)
当t=2时,即ex=2,所以x=ln2。
例4:研究函数的性质
已知函数y=2sinh(x)+3,分析其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
单调性:因为双曲正弦函数sinh(x)在(−∞,+∞)上单调递增,而y=2sinh(x)+3中2>0,所以函数y=2sinh(x)+3在(−∞,+∞)上也是单调递增的。
奇偶性:由于sinh(x)是奇函数,即sinh(−x)=−sinh(x)。那么y(−x)=2sinh(−x)+3=−2sinh(x)+3,而−y(x)=−2sinh(x)−3,所以y(−x)≠−y(x),函数y=2sinh(x)+3不是奇函数;又因为y(−x)≠y(x),所以函数y=2sinh(x)+3也不是偶函数,即该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
例5:物理中的应用
在研究悬链线问题时,假设一根均匀柔软的绳索两端固定在两点A、B之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其形状可以用双曲余弦函数来描述,而双曲正弦函数与双曲余弦函数有密切关系。设绳索的最低点为C,以C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轴水平向右,y轴竖直向上。则绳索的曲线方程为y=acosh(xa),其中a为常数。对y=acosh(xa)求导可得y′=sinh(xa),再求导得y′′=1acosh(xa)。在物理中,y′′与绳索所受的张力等物理量有关,通过对双曲正弦函数和双曲余弦函数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悬链线的物理性质,如绳索上任意一点的张力大小和方向等 。
一、双曲余弦函数的定义
双曲余弦函数记为cosh(x),其定义为cosh(x)=ex+e−x2,其中e是自然常数,约等于2.71828。
例如,当x=0时,cosh(0)=e0+e−02=1+12=1。
二、双曲余弦函数的性质
奇偶性:双曲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即cosh(−x)=cosh(x)。证明如下:cosh(−x)=e−x+e−(−x)2=e−x+ex2=cosh(x)。
单调性: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对cosh(x)求导,(cosh(x))′=ex−e−x2=sinh(x)。当x>0时,sinh(x)>0,函数单调递增;当x<0时,sinh(x)<0,函数单调递减。
值域:因为ex>0,e−x>0,所以cosh(x)=ex+e−x2≥2√ex×e−x2=1,当且仅当x=0时取等号,所以其值域是[1,+∞)。
三、双曲余弦函数的图像
双曲余弦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形状类似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但增长速度比抛物线快。它的最低点是(0,1),当x→±∞时,cosh(x)→+∞。
四、双曲余弦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关系
与双曲正弦函数的关系:cosh2(x)−sinh2(x)=1。这一关系类似于三角函数中的cos2(x)+sin2(x)=1。
例如,已知sinh(x)=ex−e−x2,cosh(x)=ex+e−x2,则cosh2(x)−sinh2(x)=(ex+e−x2)2−(ex−e−x2)2=e2x+2+e−2x4−e2x−2+e−2x4=1。
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双曲余弦函数是由指数函数ex和e−x组合而成的,它在很多数学物理问题中出现,如在研究悬链线问题时,悬链线的方程y=acosh(xa)(a为常数)就用到了双曲余弦函数。
例1:求函数的导数
已知y=cosh(x2),求y′。
令u=x2,则y=cosh(u)。
先对y=cosh(u)求导,可得y′u=sinh(u);再对u=x2求导,可得u′x=2x。
根据复合函数求导公式y′x=y′u⋅u′x,则y′=sinh(x2)⋅2x=2xsinh(x2) 。
例2:计算定积分
计算∫10cosh(x)dx。
由双曲余弦函数的积分公式∫cosh(x)dx=sinh(x)+C,可得:
∫10cosh(x)dx=[sinh(x)]10=sinh(1)−sinh(0)
又因为sinh(0)=e0−e−02=0,sinh(1)=e1−e−12,所以∫10cosh(x)dx=e−1e2 。
例3:求解方程
已知cosh(x)=2,求x的值。
由双曲余弦函数的定义cosh(x)=ex+e−x2=2,设ex=t(t>0),则方程可化为:
t+1t2=2
化简得t2−4t+1=0
由求根公式可得t=2±√3
当t=2+√3时,即ex=2+√3,所以x=ln(2+√3);当t=2−√3时,ex=2−√3,所以x=ln(2−√3),但因为2−√3<1,而ex>0,所以x=ln(2−√3)舍去,故x=ln(2+√3)。
例4:研究函数的性质
已知函数y=3cosh(x)−2,分析其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
单调性:因为双曲余弦函数cosh(x)在(−∞,+∞)上单调递增,而y=3cosh(x)−2中3>0,所以函数y=3cosh(x)−2在(−∞,+∞)上也是单调递增的。
奇偶性:由于cosh(x)是偶函数,即cosh(−x)=cosh(x)。那么y(−x)=3cosh(−x)−2=3cosh(x)−2=y(x),所以函数y=3cosh(x)−2是偶函数。
例5:物理中的应用——悬链线问题
在研究悬链线问题时,假设一根均匀柔软的绳索两端固定在两点A、B之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其形状可以用双曲余弦函数来描述,设绳索的最低点为C,以C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轴水平向右,y轴竖直向上,则绳索的曲线方程为y=acosh(xa),其中a为常数。
已知一悬链线方程为y=5cosh(x5),求绳索在x=3处的斜率。
对y=5cosh(x5)求导可得y′=sinh(x5),当x=3时,斜率k=sinh(35),即绳索在x=3处的斜率为sinh(35),它的值为e35−e−352 。通过对双曲余弦函数等双曲函数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悬链线的物理性质,如绳索上任意一点的张力大小和方向等 。
一、双曲正切函数的定义
双曲正切函数记为tanh(x),它的定义是tanh(x)=sinh(x)cosh(x)=ex−e−xex+e−x。
例如,当x=0时,tanh(0)=e0−e−0e0+e−0=02=0。
二、双曲正切函数的性质
奇偶性:双曲正切函数是奇函数,即tanh(−x)=−tanh(x)。证明如下:
tanh(−x)=sinh(−x)cosh(−x)=−sinh(x)cosh(x)=−tanh(x)。
单调性:在(−∞,+∞)上单调递增。对tanh(x)求导,根据除法求导法则(uv)′=u′v−uv′v2,这里u=sinh(x),v=cosh(x)。
u′=cosh(x),v′=sinh(x),则(tanh(x))′=cosh(x)⋅cosh(x)−sinh(x)⋅sinh(x)cosh2(x)=1cosh2(x)>0(因为cosh2(x)>0),所以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递增。
值域:因为limx→+∞tanh(x)=1,\lim_{x\rightarrow-\infty}\tanh(x)= - 1,所以其值域是( - 1,1)。
三、双曲正切函数的图像
双曲正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它在x轴方向上无限延伸,并且当x趋近于正无穷时,函数值趋近于1;当x趋近于负无穷时,函数值趋近于-1。函数在原点处的值为0,图像形状类似于“S”形,在(-\infty,+\infty)上是连续的。
四、双曲正切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关系
与双曲正弦和双曲余弦函数的关系:\tanh(x)=\frac{\sinh(x)}{\cosh(x)},并且1 - \tanh^{2}(x)=\frac{1}{\cosh^{2}(x)}。
在反双曲函数关系中,若y = \tanh(x),则其反函数x = \text{arctanh}(y),并且\text{arctanh}(y)=\frac{1}{2}\ln(\frac{1 + y}{1 - y}),这在一些涉及到反函数的计算和推导中非常有用。
例1:求函数的导数
已知y=\tanh(3x),求y^\prime。
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令u = 3x,则y=\tanh(u)。
首先求y关于u的导数,(\tanh(u))^\prime=\frac{1}{\cosh^{2}(u)}。
然后求u关于x的导数,u^\prime=(3x)^\prime = 3。
根据复合函数求导公式y^\prime = y^\prime_{u}\cdot u^\prime_{x},可得y^\prime=\frac{3}{\cosh^{2}(3x)}。
例2:计算定积分
计算\int_{0}^{1}\tanh(x)dx。
因为\tanh(x)=\frac{\sinh(x)}{\cosh(x)},设u = \cosh(x),则du=\sinh(x)dx。
当x = 0时,u=\cosh(0)=1;当x = 1时,u=\cosh(1)。
那么\int_{0}^{1}\tanh(x)dx=\int_{1}^{\cosh(1)}\frac{1}{u}du=[\ln|u|]_{1}^{\cosh(1)}=\ln(\cosh(1))-\ln(1)=\ln(\cosh(1))。
例3:求解方程
已知\tanh(x)=\frac{1}{2},求x的值。
由\tanh(x)=\frac{e^{x}-e^{-x}}{e^{x}+e^{-x}}=\frac{1}{2}。
设e^{x}=t(t>0),则\frac{t - \frac{1}{t}}{t+\frac{1}{t}}=\frac{1}{2}。
化简得\frac{t^{2}-1}{t^{2}+1}=\frac{1}{2},即2t^{2}-2=t^{2}+1。
解得t^{2}=3,所以t=\sqrt{3}(t>0)。
当t=\sqrt{3}时,e^{x}=\sqrt{3},则x=\ln(\sqrt{3})=\frac{1}{2}\ln(3)。
例4:研究函数的渐近线
对于函数y = \tanh(x),求其渐近线。
因为\lim_{x\rightarrow+\infty}\tanh(x)=1,\lim_{x\rightarrow-\infty}\tanh(x)= - 1,所以y = 1和y=-1是函数y=\tanh(x)的水平渐近线。
例5: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简化示例)
在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中,双曲正切函数是一种常用的激活函数。假设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层输出为z,经过双曲正切激活函数后得到a=\tanh(z)。
例如,z = 2时,a=\tanh(2)=\frac{e^{2}-e^{-2}}{e^{2}+e^{-2}}\approx0.964。激活函数可以为神经网络引入非线性因素,使得神经网络能够更好地拟合复杂的数据模式。双曲正切函数的输出范围( - 1,1)也有助于将神经元的输出归一化到一定的区间内,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处理。
一、反双曲正弦函数的定义
反双曲正弦函数是双曲正弦函数的反函数。如果y = \sinh(x)=\frac{e^{x}-e^{-x}}{2},那么反双曲正弦函数x = \text{arsinh}(y)。
它可以通过解方程y=\frac{e^{x}-e^{-x}}{2}得到显式表达式。令e^{x}=t(t>0),则方程变为y=\frac{t-\frac{1}{t}}{2},整理得2yt=t^{2}-1,即t^{2}-2yt - 1 = 0。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t=y\pm\sqrt{y^{2}+1},因为t = e^{x}>0,所以t=y+\sqrt{y^{2}+1},则x=\ln(y + \sqrt{y^{2}+1}),所以\text{arsinh}(y)=\ln(y+\sqrt{y^{2}+1})。
二、反双曲正弦函数的性质
定义域和值域:定义域为(-\infty,+\infty),值域也是(-\infty,+\infty)。这是因为双曲正弦函数y = \sinh(x)的值域是(-\infty,+\infty),所以其反函数的定义域是(-\infty,+\infty),并且反双曲正弦函数的取值可以是任意实数。
单调性:反双曲正弦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的。因为双曲正弦函数y = \sinh(x)在(-\infty,+\infty)上单调递增,根据反函数的性质,反双曲正弦函数也单调递增。
奇偶性:反双曲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即\text{arsinh}(-y)=-\text{arsinh}(y)。证明如下:
\text{arsinh}(-y)=\ln(-y+\sqrt{y^{2}+1}),而-\text{arsinh}(y)=-\ln(y+\sqrt{y^{2}+1})=\ln\frac{1}{y+\sqrt{y^{2}+1}}。
对\ln(-y+\sqrt{y^{2}+1})进行分子有理化,可得\ln\frac{1}{y+\sqrt{y^{2}+1}},所以\text{arsinh}(-y)=-\text{arsinh}(y)。
三、反双曲正弦函数的导数
根据反函数求导法则,若y = f(x)的反函数是x = g(y),则g^\prime(y)=\frac{1}{f^\prime(x)},其中y = f(x)。
对于y = \sinh(x),y^\prime=\cosh(x),所以(\text{arsinh}(y))^\prime=\frac{1}{\cosh(\text{arsinh}(y))}。
又因为\cosh^{2}(x)-\sinh^{2}(x)=1,对于x = \text{arsinh}(y),\cosh(\text{arsinh}(y))=\sqrt{1 + y^{2}},所以(\text{arsinh}(y))^\prime=\frac{1}{\sqrt{y^{2}+1}}。
例1:求导计算
已知函数y = \text{arsinh}(x^{2}),求y^\prime。
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令u = x^{2},则y=\text{arsinh}(u)。
先对y = \text{arsinh}(u)求导,(\text{arsinh}(u))^\prime=\frac{1}{\sqrt{u^{2}+1}}。
再对u = x^{2}求导,u^\prime = 2x。
由复合函数求导公式y^\prime = y^\prime_{u}\cdot u^\prime_{x},可得y^\prime=\frac{2x}{\sqrt{(x^{2})^{2}+1}}=\frac{2x}{\sqrt{x^{4}+1}}。
例2:积分计算
计算\int\frac{1}{\sqrt{x^{2}+1}}dx。
注意到\int\frac{1}{\sqrt{x^{2}+1}}dx=\text{arsinh}(x)+C。
例如,计算定积分\int_{0}^{1}\frac{1}{\sqrt{x^{2}+1}}dx,根据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结果为[\text{arsinh}(x)]_{0}^{1}=\text{arsinh}(1)-\text{arsinh}(0)。
因为\text{arsinh}(0)=\ln(0+\sqrt{0^{2}+1}) = 0,\text{arsinh}(1)=\ln(1+\sqrt{1^{2}+1})=\ln(1 + \sqrt{2}),所以定积分的值为\ln(1+\sqrt{2})。
例3:解方程
求解方程\text{arsinh}(x)=2。
由反双曲正弦函数的定义\text{arsinh}(x)=\ln(x+\sqrt{x^{2}+1}),则\ln(x+\sqrt{x^{2}+1}) = 2。
两边同时取指数,可得x+\sqrt{x^{2}+1}=e^{2}。
移项得\sqrt{x^{2}+1}=e^{2}-x,两边平方得x^{2}+1=(e^{2}-x)^{2}=e^{4}-2e^{2}x+x^{2}。
化简可得2e^{2}x=e^{4}-1,解得x=\frac{e^{4}-1}{2e^{2}}。
例4:证明等式
证明\text{arsinh}(x)+\text{arsinh}(-x)=0。
由反双曲正弦函数的性质\text{arsinh}(-y)=-\text{arsinh}(y),令y = x,则\text{arsinh}(x)+\text{arsinh}(-x)=\text{arsinh}(x)-\text{arsinh}(x)=0。
例5:在物理中的应用(简化模型)
假设在一个电场中,电子的运动轨迹在某种近似下可以用一个含有反双曲正弦函数的方程来描述。设电子的位置y与时间t的关系为y = a\cdot\text{arsinh}(bt)(a和b为常数)。
求电子在某一时刻t = t_{0}的速度。对y关于t求导,y^\prime=a\cdot\frac{b}{\sqrt{(bt)^{2}+1}}。
当t = t_{0}时,速度v=a\cdot\frac{b}{\sqrt{(bt_{0})^{2}+1}},这个速度表达式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电子在该电场中的运动状态等物理性质。
一、反双曲余弦函数的定义
反双曲余弦函数是双曲余弦函数y = \cosh(x)=\frac{e^{x}+e^{-x}}{2}的反函数。记为x = \text{arcosh}(y)。
对于y=\frac{e^{x}+e^{-x}}{2},令t = e^{x}(t>0),则方程变为y=\frac{t+\frac{1}{t}}{2},整理得t^{2}-2yt + 1 = 0。
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t=y\pm\sqrt{y^{2}-1},因为t = e^{x}>0,所以t=y + \sqrt{y^{2}-1}(这里要求y\geqslant1),则x=\ln(y+\sqrt{y^{2}-1}),所以\text{arcosh}(y)=\ln(y+\sqrt{y^{2}-1}),其定义域为[1,+\infty)。
二、反双曲余弦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在定义域[1,+\infty)上单调递增。因为双曲余弦函数y = \cosh(x)在(0,+\infty)上单调递增,根据反函数的性质,反双曲余弦函数在其定义域上也单调递增。
值域:反双曲余弦函数的值域是[0,+\infty)。这是因为原双曲余弦函数\cosh(x)当x = 0时取最小值1,并且x从0开始增大时,\cosh(x)的值也增大,其反函数的值域与之对应。
奇偶性:它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因为双曲余弦函数\cosh(x)是偶函数,其反函数不具备奇偶性。
三、反双曲余弦函数的导数
根据反函数求导法则,对于y = \cosh(x),y^\prime=\sinh(x),所以(\text{arcosh}(y))^\prime=\frac{1}{\sinh(\text{arcosh}(y))}。
由\cosh^{2}(x)-\sinh^{2}(x)=1,对于x = \text{arcosh}(y),\sinh(\text{arcosh}(y))=\sqrt{y^{2}-1}(因为y\geqslant1),所以(\text{arcosh}(y))^\prime=\frac{1}{\sqrt{y^{2}-1}},y>1。
例1:求导问题
已知函数y = \text{arcosh}(x^{2}),求y^\prime。
令u = x^{2},则y=\text{arcosh}(u)。
首先求y关于u的导数,根据(\text{arcosh}(u))^\prime=\frac{1}{\sqrt{u^{2}-1}}(u > 1)。
然后求u关于x的导数,u^\prime = 2x。
由复合函数求导公式y^\prime = y^\prime_{u}\cdot u^\prime_{x},可得y^\prime=\frac{2x}{\sqrt{(x^{2})^{2}-1}}=\frac{2x}{\sqrt{x^{4}-1}}(x^{2}>1,即x > 1或x < - 1)。
例2:积分计算
计算\int\frac{1}{\sqrt{x^{2}-1}}dx(x > 1)。
我们知道\int\frac{1}{\sqrt{x^{2}-1}}dx=\text{arcosh}(x)+C。
例如,计算定积分\int_{2}^{3}\frac{1}{\sqrt{x^{2}-1}}dx,根据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结果为[\text{arcosh}(x)]_{2}^{3}=\text{arcosh}(3)-\text{arcosh}(2)。
因为\text{arcosh}(x)=\ln(x+\sqrt{x^{2}-1}),所以\text{arcosh}(3)-\text{arcosh}(2)=\ln(3 + \sqrt{9 - 1})-\ln(2+\sqrt{4 - 1})=\ln\frac{3+\sqrt{8}}{2+\sqrt{3}}。
例3:解方程
求解方程\text{arcosh}(x)=2。
由\text{arcosh}(x)=\ln(x+\sqrt{x^{2}-1}),则\ln(x+\sqrt{x^{2}-1}) = 2。
两边同时取指数,可得x+\sqrt{x^{2}-1}=e^{2}。
移项得\sqrt{x^{2}-1}=e^{2}-x,两边平方得x^{2}-1=(e^{2}-x)^{2}=e^{4}-2e^{2}x+x^{2}。
化简可得2e^{2}x=e^{4}+1,解得x=\frac{e^{4}+1}{2e^{2}}。
例4:证明等式(涉及反函数性质)
证明\text{arcosh}(x)=\ln(x+\sqrt{x^{2}-1})满足\cosh(\text{arcosh}(x))=x(x\geqslant1)。
设y = \text{arcosh}(x),则x=\cosh(y)=\frac{e^{y}+e^{-y}}{2}。
又因为y=\ln(x+\sqrt{x^{2}-1}),代入\cosh(y)可得:
\cosh(y)=\frac{(x+\sqrt{x^{2}-1})+(x-\sqrt{x^{2}-1})}{2}=x,证明完毕。
例5:在几何中的应用(圆锥曲线)
在双曲线x^{2}-y^{2}=1(x\geqslant1)中,设x = \cosh(t),y = \sinh(t)。
若已知点(x,y)在双曲线上,且x的值已知,要求t,则可以使用反双曲余弦函数。
例如,若x = 2,则t=\text{arcosh}(2)=\ln(2+\sqrt{4 - 1})=\ln(2+\sqrt{3}),这样可以通过反双曲函数来确定参数t的值,进而研究双曲线的参数方程等相关性质。
一、反双曲正切函数的定义
反双曲正切函数是双曲正切函数y = \tanh(x)=\frac{e^{x}-e^{-x}}{e^{x}+e^{-x}}的反函数,记为x=\text{artanh}(y)。
通过解方程y = \frac{e^{x}-e^{-x}}{e^{x}+e^{-x}}来求其表达式。令e^{x}=t(t>0),则y=\frac{t - \frac{1}{t}}{t+\frac{1}{t}}=\frac{t^{2}-1}{t^{2}+1}。
整理得t^{2}=\frac{1 + y}{1 - y},所以t=\sqrt{\frac{1 + y}{1 - y}}(因为t>0),则x = \ln\sqrt{\frac{1 + y}{1 - y}}=\frac{1}{2}\ln\frac{1 + y}{1 - y},其定义域为(-1,1)。
二、反双曲正切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在定义域(-1,1)内单调递增。因为双曲正切函数y = \tanh(x)在(-\infty,+\infty)上单调递增,根据反函数的性质,反双曲正切函数在其定义域上也单调递增。
值域:反双曲正切函数的值域是(-\infty,+\infty)。这是因为双曲正切函数的值域是(-1,1),所以其反函数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infty,+\infty)。
奇偶性:反双曲正切函数是奇函数,即\text{artanh}(-y)=-\text{artanh}(y)。证明如下:
\text{artanh}(-y)=\frac{1}{2}\ln\frac{1 - y}{1 + y}=-\frac{1}{2}\ln\frac{1 + y}{1 - y}=-\text{artanh}(y)。
三、反双曲正切函数的导数
根据反函数求导法则,对于y = \tanh(x),y^\prime=\frac{1}{\cosh^{2}(x)},所以(\text{artanh}(y))^\prime=\frac{1}{(\frac{1}{\cosh^{2}(\text{artanh}(y))})}=\cosh^{2}(\text{artanh}(y))。
又因为1 - \tanh^{2}(x)=\frac{1}{\cosh^{2}(x)},对于x = \text{artanh}(y),\cosh^{2}(\text{artanh}(y))=\frac{1}{1 - y^{2}},所以(\text{artanh}(y))^\prime=\frac{1}{1 - y^{2}},y\in(-1,1)。
例1:求导运算
已知函数y = \text{artanh}(x^{2}),求y^\prime。
令u = x^{2},则y=\text{artanh}(u)。
先对y = \text{artanh}(u)求导,根据(\text{artanh}(u))^\prime=\frac{1}{1 - u^{2}}。
再对u = x^{2}求导,u^\prime = 2x。
由复合函数求导公式y^\prime = y^\prime_{u}\cdot u^\prime_{x},可得y^\prime=\frac{2x}{1 - (x^{2})^{2}}=\frac{2x}{1 - x^{4}},x^{2}\in(-1,1),即x\in(-1,1)。
例2:积分计算
计算\int\frac{1}{1 - x^{2}}dx(|x|<1)。
因为\int\frac{1}{1 - x^{2}}dx=\text{artanh}(x)+C。
例如,计算定积分\int_{0}^{\frac{1}{2}}\frac{1}{1 - x^{2}}dx,根据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结果为[\text{artanh}(x)]_{0}^{\frac{1}{2}}=\text{artanh}(\frac{1}{2})-\text{artanh}(0)。
又因为\text{artanh}(0)=\frac{1}{2}\ln\frac{1 + 0}{1 - 0}=0,\text{artanh}(\frac{1}{2})=\frac{1}{2}\ln\frac{1+\frac{1}{2}}{1 - \frac{1}{2}}=\frac{1}{2}\ln3,所以定积分的值为\frac{1}{2}\ln3。
例3:解方程
求解方程\text{artanh}(x)=1。
由\text{artanh}(x)=\frac{1}{2}\ln\frac{1 + x}{1 - x},则\frac{1}{2}\ln\frac{1 + x}{1 - x}=1。
两边同时乘以2得\ln\frac{1 + x}{1 - x}=2。
两边同时取指数得\frac{1 + x}{1 - x}=e^{2}。
交叉相乘得1 + x=e^{2}(1 - x)。
展开得1 + x=e^{2}-e^{2}x。
移项得(1 + e^{2})x=e^{2}-1,解得x=\frac{e^{2}-1}{e^{2}+1}。
例4:证明等式(反函数性质)
证明\tanh(\text{artanh}(x))=x,x\in(-1,1)。
设y = \text{artanh}(x),则x=\tanh(y)=\frac{e^{y}-e^{-y}}{e^{y}+e^{-y}}。
又因为y=\frac{1}{2}\ln\frac{1 + x}{1 - x},代入\tanh(y)的表达式进行化简,最终可以得到\tanh(\text{artanh}(x))=x。
例5:在统计学中的应用(简化示例)
在逻辑回归模型中,假设概率p与变量x之间的关系可以用p=\frac{e^{z}}{1 + e^{z}}来表示,其中z = a + bx(a,b为常数)。
我们可以通过令y=\frac{p}{1 - p},则z = \ln y,进一步变形为x=\frac{1}{b}(\text{artanh}(p)-a)。
例如,当p = 0.6,a = 1,b = 2时,x=\frac{1}{2}(\text{artanh}(0.6)-1),通过计算\text{artanh}(0.6)=\frac{1}{2}\ln\frac{1 + 0.6}{1 - 0.6}=\frac{1}{2}\ln4,进而求出x的值,这样可以用于分析变量x与概率p之间的关系。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
- 圆锥曲线 13 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 圆锥曲线 13 比较圆锥曲线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义
- 高中数学 14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数学归纳法
- 高中数学 14 等差数列
- 高中数学 14 等比数列
- 高中数学 14 数学归纳法
- 高中数学 14 数列的通项公式
- 高中数学 14 ∑ 求和符号、∏ 连乘符号
- 导数 15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 极限 15 函数极限的定义、性质、极限运算法则
- 极限 15 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 导数 15 导数基础:定义、几何意义、运算法则
- 导数 15 函数曲线的切线方程、法线方程
- 导数 15 导数近似估算
- 导数 15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 导数 15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大值、最小值
- 高中数学 16 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 高中数学 17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条件、全概率
- 高中数学 18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 高等数学:映射与函数的定义
- 高等数学:函数的有界性的判定方法
- 高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 高等数学:反函数:定义、性质、存在条件
- 高等数学:复合函数:定义域、值域、求导、单调性
- 高等数学:求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解析式
- 高等数学: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
- 高等数学:数列极限的定义、收敛数列的性质
- 高等数学:函数极限的定义、函数极限性质
- 高等数学:无穷小 \lim_{x\to x_{0}}f(x)=0 与 无穷大 \lim_{x \to x_0}f(x)=\infty
- 高等数学:极限存在准则、极限运算法则
- 重要极限:\lim_{x \to 0}\frac{\sin x}{x}=1 与 \lim_{n\to\infty}(1 + \frac{1}{n})^{n}=e
- 高等数学:函数的连续性、间断点
- 高等数学: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连续性
- 高等数学:初等函数、反函数、复合函数的连续性
- 高等数学:闭区间 [a, b] 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 高等数学:函数导数的定义、可导性与连续性
- 高等数学:求导法则、隐函数、对数、高阶、参数方程求导
- 高等数学:导数的应用:相关变化率
- 高等数学:函数的微分、运算法则、近似值应用
- 高等数学:罗尔定理、拉格朗日、柯西中值定理
- 高等数学:用洛必达法则求0/0型极限
- 高等数学:泰勒公式、麦克劳林公式
- 高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拐点、极值、最值
- 高等数学:函数的凹凸性、凹凸区间的求法
- 高等数学: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渐近线
- 高等数学:弧微分、曲率、曲率圆、渐屈线、渐伸线、摆线
- 高等数学:求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切线法、割线法
- 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定义、几何意义、计算方法
- 不定积分:基本积分表、直接积分法
- 不定积分: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