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复合函数:定义域、值域、求导、单调性
一、复合函数的定义
定义:设函数 y=f(u) 的定义域为 Df,函数 u=g(x) 的定义域为 Dg,值域为 Rg。若 Rg∩Df≠∅,则称函数 y=f[g(x)] 为由 f 和 g 复合而成的复合函数,其中 u 称为中间变量。
例:若 f(u)=√u,g(x)=x2+1,则复合函数为 f[g(x)]=√x2+1,其中 u=x2+1 是中间变量。
二、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1. 核心原则:
复合函数 f[g(x)] 的定义域是满足以下条件的 x 的集合:
x 满足内层函数 g(x) 的定义域;
内层函数的值 g(x) 满足外层函数 f(u) 的定义域,即 g(x)∈Df。
2. 求定义域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内层函数 g(x) 的定义域 Dg;
第二步:解不等式 g(x)∈Df,得到 x 的范围;
第三步:取两步结果的交集,即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3. 示例:
设 f(u)=1u−1,g(x)=√x,求 f[g(x)] 的定义域。
内层 g(x)=√x 的定义域为 x≥0;
外层 f(u) 的定义域为 u≠1,即 √x≠1,解得 x≠1;
因此,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 x≥0 且 x≠1,即 [0,1)∪(1,+∞)。
三、复合函数的值域
1. 核心原则:
复合函数 f[g(x)] 的值域是内层函数 g(x) 的值域 Rg 在外层函数 f(u) 下的像,即:
先求内层函数 u=g(x) 的值域 Rg;
再求 f(u) 在 u∈Rg∩Df 上的值域,即为复合函数的值域。
2. 示例:
设 f(u)=u2,g(x)=sinx,求 f[g(x)]=(sinx)2 的值域。
内层 g(x)=sinx 的值域为 [−1,1];
外层 f(u)=u2 在 u∈[−1,1] 上的值域为 [0,1],即复合函数的值域为 [0,1]。
四、复合函数的求导(链式法则)
1. 链式法则:
若 y=f(u) 在 u 处可导,u=g(x) 在 x 处可导,则复合函数 y=f[g(x)] 在 x 处可导,且导数为:
dydx=dydu⋅dudx或f′[g(x)]=f′(u)⋅g′(x)
本质:外层函数对中间变量求导 × 中间变量对自变量求导。
2. 多层复合的链式法则:
若 y=f(u),u=g(v),v=h(x),则:
dydx=dydu⋅dudv⋅dvdx
3. 示例:
求 y=sin(x2) 的导数:
设 y=sinu,u=x2,则 dydu=cosu,dudx=2x,
故 dydx=cos(x2)⋅2x=2xcos(x2)。
求 y=e√x 的导数:
设 y=eu,u=√v,v=x,则 dydu=eu,dudv=12√v,dvdx=1,
故 dydx=e√x⋅12√x=e√x2√x。
五、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1. 单调性法则:
设 u=g(x) 在区间 I 上单调,y=f(u) 在 g(I) 上单调,则:
若 g(x) 与 f(u) 同增或同减(单调性相同),则复合函数 f[g(x)] 在 I 上单调递增;
若 g(x) 与 f(u) 一增一减(单调性相反),则复合函数 f[g(x)] 在 I 上单调递减。
简记为:同增异减。
2. 判断步骤:
第一步:确定内层函数 g(x) 的单调区间;
第二步:确定外层函数 f(u) 在对应 u=g(x) 范围内的单调性;
第三步:根据“同增异减”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3. 示例:
求 y=√x2−2x+3 的单调区间:
设 u=x2−2x+3,y=√u。
内层 u=(x−1)2+2:在 (−∞,1] 上递减,在 [1,+∞) 上递增;
外层 y=√u 在 u≥2 上递增(因 u≥2 恒成立);
根据“同增异减”:
当 x∈[1,+∞) 时,内外层同增,复合函数递增;
当 x∈(−∞,1] 时,内层减、外层增,复合函数递减。
六、总结与注意事项
定义与结构:复合函数的本质是函数的嵌套,需明确中间变量;
定义域与值域:定义域由内、外层函数共同限制,值域需逐层推导;
求导:链式法则是核心,多层复合需逐步分解,避免遗漏导数;
单调性:“同增异减”法则需结合内外层函数的单调区间综合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可系统掌握复合函数的核心性质及应用方法。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
- 圆锥曲线 13 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
- 圆锥曲线 13 椭圆结论
- 圆锥曲线 13 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 圆锥曲线 13 比较圆锥曲线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义
- 高中数学 14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数学归纳法
- 高中数学 14 等差数列
- 高中数学 14 等比数列
- 高中数学 14 数学归纳法
- 高中数学 14 数列的通项公式
- 高中数学 14 ∑ 求和符号、∏ 连乘符号
- 导数 15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 极限 15 函数极限的定义、性质、极限运算法则
- 极限 15 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 导数 15 导数基础:定义、几何意义、运算法则
- 导数 15 函数曲线的切线方程、法线方程
- 导数 15 导数近似估算
- 导数 15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 导数 15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大值、最小值
- 高中数学 16 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 高中数学 17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条件、全概率
- 高中数学 18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 高等数学:映射与函数的定义
- 高等数学:函数的有界性的判定方法
- 高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 高等数学:反函数:定义、性质、存在条件
- 高等数学:复合函数:定义域、值域、求导、单调性
- 高等数学:求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解析式
- 高等数学: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
- 高等数学:数列极限的定义、收敛数列的性质
- 高等数学:函数极限的定义、函数极限性质
- 高等数学:无穷小 limx→x0f(x)=0 与 无穷大 limx→x0f(x)=∞
- 高等数学:极限存在准则、极限运算法则
- 重要极限:limx→0sinxx=1 与 limn→∞(1+1n)n=e
- 高等数学:函数的连续性、间断点
- 高等数学: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连续性
- 高等数学:初等函数、反函数、复合函数的连续性
- 高等数学:闭区间 [a, b] 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 高等数学:函数导数的定义、可导性与连续性
- 高等数学:求导法则、隐函数、对数、高阶、参数方程求导
- 高等数学:导数的应用:相关变化率
- 高等数学:函数的微分、运算法则、近似值应用
- 高等数学:罗尔定理、拉格朗日、柯西中值定理
- 高等数学:用洛必达法则求0/0型极限
- 高等数学:泰勒公式、麦克劳林公式
- 高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拐点、极值、最值
- 高等数学:函数的凹凸性、凹凸区间的求法
- 高等数学: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渐近线
- 高等数学:弧微分、曲率、曲率圆、渐屈线、渐伸线、摆线
- 高等数学:求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切线法、割线法
- 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定义、几何意义、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