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高等数学:复合函数:定义域、值域、求导、单调性

一、复合函数的定义

定义:设函数 y=f(u) 的定义域为 Df,函数 u=g(x) 的定义域为 Dg,值域为 Rg。若 RgDf,则称函数 y=f[g(x)] 为由 fg 复合而成的复合函数,其中 u 称为中间变量

例:若 f(u)=ug(x)=x2+1,则复合函数为 f[g(x)]=x2+1,其中 u=x2+1 是中间变量。

二、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1. 核心原则:

复合函数 f[g(x)] 的定义域是满足以下条件的 x 的集合:

x 满足内层函数 g(x) 的定义域;

内层函数的值 g(x) 满足外层函数 f(u) 的定义域,即 g(x)Df

2. 求定义域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内层函数 g(x) 的定义域 Dg

第二步:解不等式 g(x)Df,得到 x 的范围;

第三步:取两步结果的交集,即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3. 示例:

f(u)=1u1g(x)=x,求 f[g(x)] 的定义域。

内层 g(x)=x 的定义域为 x0

外层 f(u) 的定义域为 u1,即 x1,解得 x1

因此,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 x0x1,即 [0,1)(1,+)

三、复合函数的值域

1. 核心原则:

复合函数 f[g(x)] 的值域是内层函数 g(x) 的值域 Rg 在外层函数 f(u) 下的像,即:

先求内层函数 u=g(x) 的值域 Rg

再求 f(u)uRgDf 上的值域,即为复合函数的值域。

2. 示例:

f(u)=u2g(x)=sinx,求 f[g(x)]=(sinx)2 的值域。

内层 g(x)=sinx 的值域为 [1,1]

外层 f(u)=u2u[1,1] 上的值域为 [0,1],即复合函数的值域为 [0,1]

四、复合函数的求导(链式法则

1. 链式法则:

y=f(u)u 处可导,u=g(x)x 处可导,则复合函数 y=f[g(x)]x 处可导,且导数为:

dydx=dydududxf[g(x)]=f(u)g(x)

本质:外层函数对中间变量求导 × 中间变量对自变量求导。

2. 多层复合的链式法则:

y=f(u)u=g(v)v=h(x),则:

dydx=dydududvdvdx

3. 示例:

y=sin(x2) 的导数:

y=sinuu=x2,则 dydu=cosududx=2x

dydx=cos(x2)2x=2xcos(x2)

y=ex 的导数:

y=euu=vv=x,则 dydu=eududv=12vdvdx=1

dydx=ex12x=ex2x

五、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1. 单调性法则:

u=g(x) 在区间 I 上单调,y=f(u)g(I) 上单调,则:

g(x)f(u) 同增或同减(单调性相同),则复合函数 f[g(x)]I 上单调递增;

g(x)f(u) 一增一减(单调性相反),则复合函数 f[g(x)]I 上单调递减。

简记为:同增异减

2. 判断步骤:

第一步:确定内层函数 g(x) 的单调区间;

第二步:确定外层函数 f(u) 在对应 u=g(x) 范围内的单调性;

第三步:根据“同增异减”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3. 示例:

y=x22x+3 的单调区间:

u=x22x+3y=u

内层 u=(x1)2+2:在 (,1] 上递减,在 [1,+) 上递增;

外层 y=uu2 上递增(因 u2 恒成立);

根据“同增异减”:

x[1,+) 时,内外层同增,复合函数递增;

x(,1] 时,内层减、外层增,复合函数递减。

六、总结与注意事项

定义与结构:复合函数的本质是函数的嵌套,需明确中间变量

定义域与值域:定义域由内、外层函数共同限制,值域需逐层推导;

求导:链式法则是核心,多层复合需逐步分解,避免遗漏导数;

单调性:“同增异减”法则需结合内外层函数的单调区间综合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可系统掌握复合函数的核心性质及应用方法。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