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歌阅读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译文: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释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青山:指北固山。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乡书:家信。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这一联破题,交代了诗人的行踪。“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行舟”表明诗人正乘船前行。诗人在青山之外的旅途奔波,乘船行驶在绿水之间,展现出他水陆兼行、人在旅途的状态,漂泊羁旅之情已寓于字里行间。
2.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诗人行船至北固山下,视野陡然开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变得十分开阔。“风正一帆悬”中,“悬”字写出了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此句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大景也表现了出来。
3.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是此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两句诗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同时,这两句诗也表现出时间的匆匆流逝,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4.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目送归雁,想到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于是萌生出让北归的大雁替自己捎信回家的想法。这两句紧承颈联而来,遥应首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它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湾
王湾(693年-751年) ,号为德,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约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是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景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王湾的人物关系
王湾生活在唐朝开元年间,与他同时代的名人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张说:他是开元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极为欣赏,曾将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亲笔书写悬挂于政事堂中,让朝中负责文字工作的官员当做学习模仿的样板。他自己也著有文集三十卷、《今上实录》二十卷(与唐颍合撰)、《洪崖先生传》一卷,并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全唐文》收录他文 211 篇,《全唐诗》收录他诗 293 首。
2. 张九龄:开元年间的名相,也是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望月怀远》等。张九龄在政治上有重要的影响力,为开元盛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和王湾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下。
3. 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尊为这一诗派的第一人。他的诗具有清新自然、韵味雅致的风范,如《春晓》等诗作脍炙人口。孟浩然与王湾的同榜进士张子容是好友,而张子容和王湾是同榜进士同学,所以从这层关系看,孟浩然也可算是与王湾处于同一时代圈子。
4. 綦毋潜:唐代的一位诗人,与王湾关系契切。虽然他的名气可能不如前面几位大,但在当时的诗坛也有一定的地位。
5. 刘长卿: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情感经历。在镇江任职时,曾写下“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的诗句。
6. 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作以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为主题,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等。他和王湾都活跃在开元年间的诗坛。
7.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有“诗狂”之称。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比如《回乡偶书》等。贺知章在当时的文坛具有较高的声誉,与王湾处于同一时代。
名人对王湾的评价
名人对王湾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他的代表作《次北固山下》上:
1. 张说:唐代宰相、著名诗人张说尤其喜欢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句。他曾亲手抄写下这句诗,贴在办公的政事堂上,让朝内的其他读书人仔细观摩学习。这一举动使得王湾的这句诗在当时的文人圈子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
2. 殷璠:唐朝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评价很高,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殷璠的评价肯定了王湾这两句诗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在当时众多的诗作中脱颖而出。
3. 胡应麟:明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胡应麟在其《诗薮》中极力推荐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认为这首诗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评价对后世理解和欣赏王湾的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王夫之:王夫之指出王湾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比如“风正一帆悬”这句,写的是小船的行驶,却表现了风平浪静、大江直流、水面开阔的大景。
5. 郑谷:唐朝末年的著名诗人郑谷对王湾的“海日生残夜”一句极为赞赏,他在自己的《卷末偶题》中写道:“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认为王湾的这一句诗足以流传万古。
6. 康震:当代学者康震认为《次北固山下》全诗对仗工稳,音韵和谐,节律生动,反映了五律的高度成熟。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了新的时代的开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更是体现了盛唐时代的生命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