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观沧海》诗歌阅读

《观沧海》东汉末年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译文: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译文: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译文: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译文: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创作背景:

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 年)乌桓之战胜利回师途中,途经碣石时所作。当时曹操基本扫清了北方的敌对势力,此次胜利对他实现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操登上碣石山,望着波澜壮阔的大海,心生感慨,写下此诗。

写景部分:

诗歌开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海的地点和行为,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描绘了大海波澜壮阔和山岛耸立的景象,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则具体描写了岛上的植被,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进一步描写了大海在秋风下的汹涌澎湃,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

抒情部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诗人的想象,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出来,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志向。

艺术特色:

语言质朴,用词浅显生动、简练通透。如诗歌前四句运用白描手法,描述了登山观海的经历,视线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将丰富的景象并置对比,清晰地展示了观海的过程。

结构巧妙,构思完整。诗篇由观海赏景延伸至对宇宙的想象,虚实结合、循序渐进。既包含对现实景象的细致描述,又有对时空、宇宙的丰富想象。

借景抒情,以景托志。通篇写景,但通过对大海的生动描绘,寄托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伟大抱负。

《观沧海》是中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

曹操(155 年 - 220 年),字孟德,小字为阿瞒,籍贯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1. 政治方面:

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诸侯割据。曹操在汉献帝落难时,将其迎接到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从此开始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这一举措使曹操在政治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不仅能够名正言顺地对其他诸侯发号施令,而且吸引了不少人才前来归附。例如,荀彧等谋士就是因为曹操“奉天子”的行为而选择辅佐他。

选贤任能: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打破了当时世家大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他不论出身、品行,只要有才能就予以任用。这使得曹操麾下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能的文臣武将,如郭嘉、荀攸、张辽、徐晃等,为他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治理地方:曹操在统治地区积极推行改革,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减轻百姓负担。例如,他任命的官员如满宠等,在地方上严格执法,打击了不法势力,维护了社会秩序。同时,曹操还实行屯田制,组织士兵和百姓开垦荒地,既解决了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 军事方面:

战役指挥:曹操一生经历了许多战役,其中不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官渡之战中,曹操面对实力强大的袁绍,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奇袭乌巢,烧毁袁绍的粮草辎重,大破袁军,奠定了自己在北方的统治地位。此外,曹操在北征乌桓、平定关中马超韩遂等战役中也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军事理论:曹操对兵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撰写了《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注释和解读,为后人学习和研究兵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军队建设:曹操重视军队的建设和训练,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较强。曹操还善于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和敌人特点,灵活运用兵种,如步兵、骑兵、弓弩兵等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3. 文学方面:

诗歌创作:曹操的诗歌作品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如《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虽年事已高,但仍有雄心壮志的精神;《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抒发了他的豪情壮志。

文学影响: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他们的文学作品风格独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安文学以其慷慨悲凉的风格、刚健有力的笔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政治上手段高明,但也有一些行为被指责为奸诈残忍,如屠城徐州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建立了庞大的势力,为中国北方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曹操的人物关系

曹操的人物关系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家族亲属关系:

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在当时的朝廷中也担任过一定的官职,为曹操早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妻妾:曹操一生有众多妻妾,较为著名的有丁夫人、卞夫人、环夫人、杜夫人、尹夫人等。丁夫人曾抚养曹昂,将其视为亲生子,但曹昂在宛城之战中为救曹操而死,丁夫人因此与曹操产生矛盾,后来两人关系破裂。卞夫人是曹操的继任夫人,她为曹操生下了曹丕、曹植、曹彰、曹熊等儿子,在曹操的家族中地位重要。

儿子: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曹丕、曹植、曹冲、曹彰等。曹丕是曹操的嫡长子,后来代汉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曹植才华横溢,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在与曹丕的政治斗争中失败;曹冲自幼聪慧,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流传,可惜早夭;曹彰武艺高强,为曹操的军事征战立下过功劳。

女儿:曹操有多个女儿,其中曹宪、曹节、曹华被曹操嫁给了汉献帝刘协,以加强对汉室的控制。

2. 君臣关系:

汉献帝刘协: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从君臣角度讲,曹操掌握朝政大权,汉献帝成为傀儡皇帝;从亲戚关系上讲,曹操是汉献帝的岳父。

郭嘉:郭嘉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为曹操出谋划策,帮助曹操在许多战役中取得胜利,可惜英年早逝。

荀彧:荀彧是曹操早期的重要谋士,为曹操规划战略、举荐人才,对曹操势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后来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与曹操产生矛盾,最终忧郁而死。

许褚:许褚是曹操的得力干将,勇猛善战,多次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曹操对他十分器重,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3. 朋友关系:

袁绍:袁绍与曹操曾是少年时期的挚友,两人一同游历、学习,后来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分别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最终因利益冲突而分道扬镳,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击败了袁绍。

张邈:张邈与曹操曾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一同起兵讨伐董卓,但后来张邈对曹操的野心和手段产生疑虑和不满,企图刺杀曹操,最终被曹操处死。

4. 姻亲关系:

曹操侄女(有说是曹仁之女)嫁给了孙权的亲弟孙匡,曹操儿子曹彰娶了孙权的堂侄女(孙权伯父孙女),这使得曹操与孙权之间存在着姻亲关系。不过,在政治上他们仍然是对手。

曹操的名句

曹操的名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

1. 政治抱负与感慨方面: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体现了曹操对自己在维护汉室正统、稳定天下局势方面所起作用的自信与担当。曹操认为自己的存在抑制了各方势力称帝称王的野心,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面。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善于任用人才、以正确的方法驾驭人才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理念。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这是曹操对英雄的定义,展现了他对英雄人物所应具备品质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2. 人生思考方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出自《短歌行》,曹操在诗中感慨人生短暂,如早晨的露水般易逝,逝去的日子已经很多,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句出自《龟虽寿》,曹操以年老的骏马自比,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驰骋千里的志向,表达了他即便到了晚年,依然有着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壮志豪情。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同样出自《龟虽寿》,意思是人的寿命长短不完全由天决定,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可以延年益寿,体现了曹操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3. 对待人才方面: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强调不论出身、品德等因素,只要有才能就应该被举荐和任用,这一思想为他招揽了众多人才,也为曹魏政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战争与局势方面:

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曹操对刘备和袁绍的评价,准确地把握了两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展现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和对手的深刻洞察。

5. 社会现实方面: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出自《蒿里行》,描绘了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的悲惨景象,表达了曹操对百姓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反思。

6. 其他方面: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孙盛《杂记》中记载了这句话,是曹操在误杀吕伯奢一家后所说,体现了他的多疑和自我保护的心态,但也引起了后人对他道德品质的争议。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以山高海深比喻自己对人才的渴望,以周公自比,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招揽天下人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与曹操同时代的名人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卒于220年,这一时期有以下一些名人:

张仲景:出生在150-154年之间,死于215-219年,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著有《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华佗:与曹操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医学家,医术精湛,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剂。他还创编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不过,华佗最终被曹操所杀。

刘备:蜀汉政权的开创者,出生于161年,与曹操是一生之敌。曹操在与刘备的争斗中,经历了多次战役,如煮酒论英雄等事件更是流传甚广。刘备以仁德闻名,善于用人,麾下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众多能臣武将。

孙权:东吴的建立者,出生于182年。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孙权的才能颇为认可。孙权在东吴地区积极发展经济和军事,与曹操、刘备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诸葛亮:出生于181年,是刘备的重要谋士,才智超群,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提出的“隆中对”战略规划,为刘备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曹操南征荆州时,诸葛亮前往东吴,促成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

周瑜:东吴名将,出生于175年,帮助孙策平定江东,为东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作为东吴的主要将领,指挥孙刘联军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查理·马特:生于688年,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宫相,号称“铁锤”。他南征北战,统一并扩大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范围,还在图尔之战中击败了阿拉伯人,阻止了阿拉伯人对西方的扩张,奠定了加洛林王朝的根基。

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古代名人评价:

陈寿:陈寿是西晋时期的史学家,著有《三国志》。他将曹操评价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陈寿所处的时代距离三国较近,能获取较多的一手资料,其评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陈寿看来,曹操的才能和志向超出了当时的一般人,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

苏轼:苏轼在《赤壁赋》中描述“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着重从曹操的军事才能和文学才华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认为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的军事行动,如攻破荆州、占领江陵等,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并且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横槊赋诗”的形象更是凸显了他的英雄气概。

近现代名人评价:

鲁迅:鲁迅曾称赞曹操“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迅从曹操的政治手腕、军事才能以及文学成就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认为曹操是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人物,对其表示了钦佩。

毛泽东: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较为全面复杂。一方面,毛泽东认为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毛泽东也指出曹操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优柔寡断、不能严于律己等。

与曹操有关的影视作品

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年播出的央视版《三国演义》是三国题材的经典之作。剧中鲍国安老师饰演的曹操形象深入人心,他将曹操的雄才大略、奸诈多疑、爱才惜才等多面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成为观众心目中曹操形象的经典代表。

电视剧《新三国》:2010年的新版《三国》中,陈建斌饰演曹操。这一版曹操在剧情上有更多的戏份扩展,着重展现了曹操的政治谋略和用人之道,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复杂性格和情感世界。

电视剧《曹操》:1999年的电视剧《曹操》,由童政执导,姚鲁、曹颖、于和伟、扬帆等主演。该剧基本按照正史演绎曹操形象,突出了曹操在治国用人、发展生产、和睦民族、繁荣文学方面的雄才大略,也展现了他的性格特征。

电视剧《英雄曹操》:2013年的41集电视剧《英雄曹操》由胡玫执导,赵立新、孙洪涛、龚洁、张玉洁、韩雪、古巨基等主演。赵立新饰演的曹操,在文韬武略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情感,导演试图将其作为历史正剧来拍,对曹操这一人物进行了独特的诠释。

电视剧《曹操与蔡文姬》:2000年的电视剧《曹操与蔡文姬》,由韩刚执导,濮存昕、剧雪、宁静领衔主演。该剧讲述了曹操与其忘年交蔡邕之女蔡文姬的跨越多年的情感纠葛。

电影:《华佗与曹操》:1983年上映,由黄祖模导演,郑乾龙、王洪生、龚雪、丁嘉元等主演。影片取材于史料,围绕曹操因妒贤嫉能枉杀华佗这一主题,多角度展示了曹操和华佗的精神特质与性格特点,富有历史感。

电影《一代枭雄曹操》:1999年上映,由台湾导演柯俊雄执导,柯俊雄、刘家辉、谷峰、午马、刘永等人主演,讲述了曹操南攻江东,西取凉州的历史故事。

电影《赤壁》:2008年上映,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中张丰毅饰演曹操,影片展现了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展开大战的历史场景。

电影《真·三国无双》:2021年上映,根据同名游戏改编。电影中王凯饰演曹操,讲述了动荡的东汉末年,曹操、吕布、刘备、关羽等英雄豪杰的故事。

电影《曹操与杨修》:1990年有一部京剧艺术片《曹操与杨修》,桑弧导演;2018年又上映了一部电影版《曹操与杨修》。影片取材于《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曹操与杨修之间的故事,展现了两人的性格冲突和智谋较量。

语文基础

曹操《观沧海》诗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