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提取句子的主干(缩写)
句子主干是句子的核心骨架,指由“主语、谓语、宾语”构成的基本结构(部分句子无宾语,主干为“主语+谓语”)。提取主干的本质是“剥离修饰成分,保留核心信息”,能帮助快速理解句子核心意思、识别病句(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一、明确“主干成分”与“修饰成分”的边界
提取主干的第一步,是先分清哪些是“主干”(必须保留),哪些是“修饰成分”(需要剔除),两者的核心区别是:主干决定句子“谁做什么/什么怎么样”,修饰成分仅补充“什么样的、什么时候、在哪里、怎么样”等细节。
主干成分(必留):
1. 主语:句子的陈述对象(谁/什么),多为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小明”“书本”“穿红衣服的女孩”)。
2. 谓语:陈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做什么/怎么样),多为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如“读书”“很开心”“在厨房做饭”)。
3. 宾语:动词支配的对象(做什么/是什么),多为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如“故事书”“他”“美丽的风景”)。
修饰成分(必删):
1. 定语:修饰主语或宾语,常带“的”(如“美丽的”“我的”“三辆”)。
2. 状语:修饰谓语,常带“地”或表时间/地点(如“认真地”“明天”“在公园里”)。
3. 补语:补充说明谓语,常带“得”(如“很开心”“清楚”“三天”)。
4. 独立成分:不依附主干的插入语(如“说实话”“总而言之”“据悉”)。
二、提取句子主干的“四步核心方法”
提取主干需遵循“先找主谓,再找宾语,剥离修饰”的逻辑,具体可分为四步,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操作要点和实例说明。
第一步:先找“谓语”,确定句子的“动作/状态中心”
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引擎”,先找到谓语,能反向锁定主语(谁发出动作)和宾语(动作作用于谁)。
找谓语的技巧:
谓语多为动词(如“吃、跑、学习”)或形容词(如“美、高、开心”),优先找句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短语。
排除“修饰成分中的动词/形容词”(如定语、状语中的动词,如“穿红衣服的女孩在读书”中,“穿”是定语中的动词,不是谓语,谓语是“读书”)。
实例1:在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朗读课文。
第一步找谓语:句中“朗读”是表示动作的动词,且是句子的核心动作(“认真地”是修饰“朗读”的状语,不是谓语),因此谓语=朗读。
实例2:秋天的田野,像一幅色彩绚丽的画。
第一步找谓语:句中“像”是判断动词,表状态(“像一幅画”是核心状态,“色彩绚丽的”是修饰“画”的定语),因此谓语=像。
第二步:找“主语”,确定“谁/什么”发出谓语动作或处于谓语状态
主语是谓语的“发出者”或“描述对象”,通常在谓语前(少数倒装句除外,如“真美啊,这朵花!”主语“这朵花”在谓语“美”后)。
找主语的技巧:
主语多在句首(倒装句除外),且多为名词/代词,可问自己:“谁/什么 + 谓语?”能回答的就是主语。
排除句首的“状语”(如时间、地点、介词短语,如“在早上,我跑步”中,“在早上”是状语,主语是“我”)。
实例1(接第一步):在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朗读课文。
第二步找主语:问“谁朗读?”→ 回答“同学们”,且“在明亮的教室里”是地点状语(需剔除),因此主语=同学们。
实例2(接第一步):秋天的田野,像一幅色彩绚丽的画。
第二步找主语:问“什么像一幅画?”→ 回答“田野”,“秋天的”是修饰“田野”的定语(需剔除),因此主语=田野。
实例3(倒装句):从山顶往下看,云海真美啊!
第二步找主语:句首“从山顶往下看”是状语,问“什么美?”→ 回答“云海”,因此主语=云海,谓语=美。
第三步:找“宾语”(若有),确定谓语动作的“对象”
宾语仅存在于“及物动词作谓语”的句子中(如“吃”“读”“打”等及物动词,需带宾语;“跑”“笑”等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通常在谓语后。
找宾语的技巧:
问自己:“主语 + 谓语 + 什么/谁?”能回答的就是宾语。
排除宾语前的“定语”(如“读有趣的书”中,“有趣的”是定语,宾语是“书”)。
实例1(接前两步):在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朗读课文。
第三步找宾语:问“同学们朗读什么?”→ 回答“课文”,“(无修饰宾语的定语)”,因此宾语=课文。
至此,句子主干=主语(同学们)+ 谓语(朗读)+ 宾语(课文)→ 同学们朗读课文。
实例4:妈妈在厨房里精心地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第一步找谓语:“做”(核心动作,“在厨房里”“精心地”是状语)→ 谓语=做。
第二步找主语:“谁做?”→ 妈妈(“妈妈”前无修饰)→ 主语=妈妈。
第三步找宾语:“妈妈做什么?”→ 晚餐(“一顿”“丰盛的”是定语)→ 宾语=晚餐。
句子主干=妈妈做晚餐。
实例5(无宾语的句子):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第一步找谓语:“唱歌”(不及物动词,无宾语)→ 谓语=唱歌。
第二步找主语:“谁唱歌?”→ 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是状语)→ 主语=小鸟。
句子主干=小鸟唱歌(无宾语)。
第四步:剥离所有修饰成分,验证主干的完整性
提取主干后,需最后检查:是否剔除了所有定语、状语、补语和独立成分,且主干能独立表达“完整的核心意思”(即使不完整,也需保证是句子的核心骨架)。
常见需剥离的修饰成分类型及实例:
1. 定语(带“的”):
原句:可爱的小狗叼着一根肉骨头。
修饰成分:可爱的(定语,修饰“小狗”)、一根(定语,修饰“肉骨头”)。
主干:小狗叼着肉骨头。
2. 状语(带“地”或表时间/地点):
原句:昨天,我在图书馆认真地复习功课。
修饰成分:昨天(时间状语)、在图书馆(地点状语)、认真地(状语,修饰“复习”)。
主干:我复习功课。
3. 补语(带“得”):
原句:他把作业写得又快又好。
修饰成分:把作业(状语,表对象)、又快又好(补语,补充“写”的状态)。
主干:他写(“作业”是状语中的对象,非宾语,因“写”的宾语是“作业”,但“把作业”是状语结构,主干仍为“他写”,若强调动作对象,也可理解为“他写作业”,需结合语境,核心是剔除补语)。
4. 独立成分(插入语):
原句:说实话,他的学习态度确实很端正。
修饰成分:说实话(独立成分,插入语)、确实(状语,修饰“端正”)、他的(定语,修饰“学习态度”)。
主干:学习态度端正。
三、特殊句式的主干提取技巧
除了常规主谓宾句,汉语中还有“把字句、被字句、主谓谓语句”等特殊句式,提取主干时需注意调整结构,避免遗漏核心成分。
1. 把字句:“主语+把+宾语+谓语”→ 主干为“主语+谓语+宾语”
把字句的结构是“主语+把+宾语+谓语”,其中“把+宾语”是状语,但核心宾语仍需保留在主干中(因宾语是动作的核心对象)。
实例:爸爸把客厅的窗户擦得干干净净。
修饰成分:把客厅的窗户(状语,“客厅的”是定语)、干干净净(补语)。
主干:爸爸擦窗户(“把窗户”中的“窗户”是核心宾语,需保留,剔除定语和补语)。
2. 被字句:“主语(原宾语)+被+宾语(原主语)+谓语”→ 主干为“主语+谓语”(或“主语+谓语+原主语”)
被字句的主语是原句的宾语(被动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取主干时需明确“被动主语”和核心谓语,可保留“被”后的原主语(或省略,视核心意思而定)。
实例:那棵大树被暴风雨吹倒了。
修饰成分:暴风雨(原主语,可保留)、了(语气词,剔除)。
主干:大树被吹倒(或“大树吹倒”,但“被”表被动,保留更准确,核心是“大树吹倒”)。
3. 主谓谓语句:“大主语+(小主语+小谓语)”→ 主干为“大主语,小主语+小谓语”
主谓谓语句的谓语本身是一个主谓结构(小主谓),提取主干时需保留“大主语”和“小主谓”,因两者都是核心信息(大主语是整体,小主语是部分/属性)。
实例:他的作文,字迹很工整。
修饰成分:他的(定语,修饰“作文”)。
主干:作文,字迹工整(大主语=作文,小主语=字迹,小谓语=工整,两者均为核心,需保留)。
实例:这台机器,我们已经修好了。
修饰成分:这台(定语)、已经(状语)、了(语气词)。
主干:机器,我们修好(大主语=机器,小主谓=我们修好,保留核心)。
四、提取主干的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
1. 误区1:把修饰成分当作主干
错误示例:“美丽的春天悄悄地来了”→ 误提主干“美丽的春天来了”(保留了定语“美丽的”)。
正确做法:剔除“的”“地”后的修饰词,主干=春天来了。
2. 误区2:遗漏无标志的修饰成分
错误示例:“明天我们去公园玩”→ 误提主干“明天我们去公园玩”(保留了时间状语“明天”)。
正确做法:识别“明天”是时间状语(无“的/地”,但表时间),主干=我们去玩(“公园”是地点状语,可剔除,核心是“我们去玩”)。
3. 误区3:在特殊句式中丢失宾语
错误示例:“妈妈把衣服洗干净了”→ 误提主干“妈妈洗了”(丢失宾语“衣服”)。
正确做法:把字句中的“宾语”是核心对象,主干=妈妈洗衣服(剔除补语“干净了”)。
五、总结:提取主干的“一句话口诀”
找谓语定核心,找主语定对象,找宾语定目标,剥修饰留骨架。
通过“先找谓语→再找主语→最后找宾语(若有)→剥离修饰”的四步方法,无论常规句还是特殊句,都能快速、准确提取句子主干,进而加深对句子核心意思的理解,同时为识别病句(如“主语残缺”“动宾搭配不当”)打下基础。
语文基础
- 陈一男基础语文研究
-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
- 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
- 2025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待续)
- 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
- 2024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
- 2025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
- 中考名著:朝西骆钢红红,经昆简唐水儒。
- 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汉语?什么是现代汉语?
-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声调等12大知识
-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的组合规律
- 汉语拼音:多音字
- 汉语拼音:容易读错的字
- 汉语拼音:容易混淆的音
- 汉字:容易写错的字
- 汉字:汉字起源与发展过程
- 造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 汉字:部首、偏旁、笔画、部件、整字
- 词的定义、语音形式、意义关系、词的分类
- 词汇:常考高频成语
- 词汇:惯用语
- 词汇:歇后语
- 句子:成分、单句、复句
- 句子:把字句、被字句
- 句子:提取句子的主干(缩写)
- 句子:修改病句
- 汉语:标点符号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诗歌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散文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小说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戏剧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童话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寓言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记叙文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说明文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议论文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新闻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传记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书信
- 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 表现手法:烘托类、象征类、结构类、情感类
- 修辞手法:语言的化妆师
- 修辞手法:比喻
- 修辞手法:借代
- 修辞手法:拟人
- 修辞手法:夸张
- 修辞手法:排比
- 修辞手法:反复
- 修辞手法: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