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惯用语
1. 挨板子(ái bǎn zi):比喻受到批评或惩罚。
造句:因为作业没完成,小明在课堂上挨了老师的板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2. 矮半截(ǎi bàn jié):形容因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一截。
造句:看到同桌在演讲比赛中获奖,平时不爱说话的他总觉得自己矮半截。
3. 安乐窝(ān lè wō):指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或住处。
造句:周末在家,窝在沙发上看书、吃零食,我的小房间就是我的安乐窝。
4. 按老方子吃药(àn lǎo fāng zi chī yào):比喻按照旧的方法、经验办事,缺乏创新。
造句:做实验不能总是按老方子吃药,要多尝试新的思路才能有突破。
5. 拔钉子(bá dīng zi):比喻解决难题或清除阻碍。
造句:这个数学难题困扰了我很久,今天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把这个钉子拔了。
6. 拍马屁(pāi mǎ pì):指为了讨好别人而故意说奉承话或做讨好的事(含贬义)。
造句:他总喜欢在老师面前拍马屁,说些不切实际的夸赞,同学们都不喜欢他。
7. 摆架子(bǎi jià zi):指故意表现出傲慢、了不起的样子,看不起别人。
造句:虽然他成绩好,但从不摆架子,总是耐心地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8. 半边天(bàn biān tiān):比喻妇女的力量和作用,也指某个领域中占重要地位的人或群体。
造句:在现代社会,女性撑起了半边天,在各个行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9. 绊脚石(bàn jiǎo shí):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
造句:懒惰是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只有克服它,才能不断进步。
10. 帮倒忙(bāng dào máng):指本来想帮忙,结果反而给别人添了麻烦。
造句:妈妈做饭时,我想帮忙洗菜,却不小心把盘子打碎了,真是帮了倒忙。
11. 饱眼福(bǎo yǎn fú):指尽情地欣赏美好的事物,让眼睛得到满足。
造句:艺术展上有很多珍贵的画作,参观后真是饱了眼福。
12. 背黑锅(bēi hēi guō):比喻代人受过,承担本不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或罪名。
造句:这件事不是他做的,却替别人背了黑锅,心里很委屈。
13. 比登天还难(bǐ dēng tiān hái nán):形容事情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完成。
造句:让不爱运动的他每天跑五公里,简直比登天还难。
14. 闭门羹(bì mén gēng):指主人拒绝客人进门,也指遭到别人的拒绝。
造句:我想向那位作家请教问题,却吃了闭门羹,他说正在忙创作不见客。
15. 变色龙(biàn sè lóng):比喻立场、态度不坚定,善于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人(含贬义)。
造句:他在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像变色龙一样,让人捉摸不透。
16. 擦边球(cā biān qiú):比喻在规定的界限边缘做事情,既不违反规定,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造句:他写的作文内容擦边球,刚好符合比赛要求,最终获得了奖项。
17. 拆台(chāi tái):指故意破坏别人的计划或损害别人的利益,使别人的事情办不成。
造句:在小组合作中,我们要互相配合,不能拆台,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18. 唱反调(chàng fǎn diào):指发表与别人相反的意见,或采取与别人相反的行动。
造句:不管老师提出什么建议,他总喜欢唱反调,引起大家的不满。
19. 炒冷饭(chǎo lěng fàn):比喻重复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的内容。
造句:老师批评他写作文总是炒冷饭,没有新颖的观点。
20. 撑场面(chēng chǎng miàn):指为了维护表面的排场、体面而做某事。
造句:公司举办年会,邀请了很多重要客户,老板特意租了豪华场地撑场面。
21. 吃闭门羹(chī bì mén gēng):同“闭门羹”,指遭到别人的拒绝。
造句:我想加入学校的篮球队,却吃了闭门羹,教练说名额已经满了。
22. 吃不了兜着走(chī bù liǎo dōu zhe zǒu):比喻承担不了后果,必须自己负责。
造句:你要是敢损坏这个文物,出了问题可吃不了兜着走。
23. 吃定心丸(chī dìng xīn wán):比喻得到了使人安心的保证或消息。
造句:听到老师说这次考试难度不大,同学们都吃了定心丸,不再那么紧张了。
24. 吃官司(chī guān sī):指被卷入诉讼,打官司。
造句:他因为拖欠别人的货款,最终吃了官司,还赔偿了一大笔钱。
25. 吃老本(chī lǎo běn):比喻依靠过去的功劳、经验或积累的财富生活,不再努力进取。
造句:不能总是吃老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26. 吃软不吃硬(chī ruǎn bù chī yìng):形容人性格倔强,接受温和的劝说,不接受强硬的逼迫。
造句:弟弟吃软不吃硬,你好好跟他说,他才会听你的话。
27. 吃哑巴亏(chī yǎ ba kuī):指遭受了损失或委屈,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说出来或无法申诉。
造句:他不小心把同学的钢笔弄坏了,因为怕同学生气,只好吃了哑巴亏,自己偷偷买了一支新的赔给同学。
28. 出风头(chū fēng tou):指故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本领或与众不同。
造句:他在文艺晚会上故意抢着表演,就是想出风头,引起大家的注意。
29. 出难题(chū nán tí):指故意提出困难的问题或设置障碍,让别人难以解决。
造句:老师不会故意给我们出难题,题目都是根据我们的学习进度设计的。
30. 穿小鞋(chuān xiǎo xié):比喻暗中给别人使坏,故意刁难别人(含贬义)。
造句:因为之前和组长有矛盾,组长总是在工作中给她穿小鞋,让她很难做。
31. 吹牛皮(chuī niú pí):指说大话,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含贬义)。
造句:他总说自己能轻松爬上那座高山,其实就是在吹牛皮,他连小山丘都爬得很吃力。
32. 凑热闹(còu rè nao):指主动参与到热闹的场合中,或跟着别人做某事(有时含贬义,指盲目参与)。
造句:看到广场上在举办活动,很多人都跑去凑热闹,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33. 搭便车(dā biàn chē):比喻不付出代价而跟着别人得到好处,或顺便利用别人的条件做某事。
造句:他没有报名参加这个培训,却想搭便车,跟着我们一起听老师讲课。
34. 打白条(dǎ bái tiáo):指开具没有实际兑付能力的欠条,或指没有正式票据的凭证。
造句:这家商店因为资金周转困难,给供应商打了白条,承诺过段时间再付款。
35. 打抱不平(dǎ bào bù píng):指为受欺负或受不公平待遇的人伸张正义,出面干涉。
造句:看到有人欺负弱小,他总是会打抱不平,上前制止这种行为。
36. 打草惊蛇(dǎ cǎo jīng shé):比喻做事不谨慎,事先惊动了对方,使对方有所防备。
造句:我们在调查这件事的时候,要悄悄进行,不能打草惊蛇,让嫌疑人察觉到。
37. 打擦边球(dǎ cā biān qiú):同“擦边球”,指在规定的界限边缘做事情。
造句:他在设计产品时打擦边球,既符合行业标准,又能突出产品的独特性。
38. 打地基(dǎ dì jī):比喻为做某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造句:学习英语要先打地基,把单词和语法掌握好,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9. 打交道(dǎ jiāo dào):指与人交往、接触,处理事务。
造句: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40. 打折扣(dǎ zhé kòu):比喻降低标准、质量或效果,也指商品降价销售。
造句:他承诺会按时完成任务,可最终的结果却打了折扣,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41. 大老粗(dà lǎo cū):指没有文化、举止粗鲁的人(多为自谦或贬义)。
造句:爷爷常说自己是个大老粗,没读过多少书,却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
42. 大手笔(dà shǒu bǐ):指规模大、影响大的计划或举措,也指富有魄力的做法。
造句: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上投入了很多资金,开展了一系列大手笔的项目,改善了城市环境。
43. 大团圆(dà tuán yuán):指家庭成员或相关的人团聚在一起,也指文艺作品中圆满的结局。
造句:春节是一家人大团圆的日子,无论多远,大家都会赶回家过年。
44. 戴高帽(dài gāo mào):指故意说奉承话,抬高别人(含贬义)。
造句:他总爱给领导戴高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可领导却不喜欢这种做法。
45. 当儿戏(dāng ér xì):指把重要的事情当作无关紧要的小事来对待,不认真。
造句:安全问题不能当儿戏,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避免发生危险。
46. 挡箭牌(dǎng jiàn pái):比喻用来遮挡、保护自己,或用来推卸责任的人或事物。
造句:他把同事当作挡箭牌,把自己的错误都推到同事身上,这种行为很不道德。
47. 刀把子(dāo bà zi):比喻权力或主动权。
造句: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要牢牢抓住刀把子,掌握项目的主动权,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8. 倒胃口(dǎo wèi kǒu):指因为某种原因而失去食欲,也比喻对某事感到厌烦、反感。
造句:看到盘子里的菜做得很不卫生,我一下子就倒了胃口,再也不想吃了。
49. 点鬼火(diǎn guǐ huǒ):比喻故意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煽动别人闹事(含贬义)。
造句:他在同学之间点鬼火,散布谣言,导致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
50. 掉链子(diào liàn zi):比喻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不能发挥作用,耽误事情。
造句: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他却掉了链子,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导致团队输了比赛。
51. 恶作剧(è zuò jù):指故意捉弄别人,使别人感到难堪或不愉快的行为。
造句:他在同学的书包里放了一只假虫子,搞恶作剧,吓得同学哭了起来。
52. 耳边风(ěr biān fēng):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造句:妈妈多次提醒他要按时睡觉,可他却把妈妈的话当作耳边风,依然熬夜玩游戏。
53. 二把刀(èr bǎ dāo):指对某种技能不精通,水平不高的人。
造句:他虽然会修电脑,但只是个二把刀,遇到复杂的问题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修。
54. 二百五(èr bǎi wǔ):指头脑简单、做事鲁莽、不通事理的人(含贬义)。
造句:他竟然相信陌生人的话,把自己的钱都给了对方,真是个二百五。
55. 翻旧账(fān jiù zhàng):指重新提起过去的事情,尤其是不愉快的事情。
造句: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时,不要翻旧账,要着眼于解决当下的问题。
56. 放包袱(fàng bāo fu):比喻放下思想上的负担或心理上的压力。
造句:考试前,老师让我们放包袱,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考试,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57. 放鸽子(fàng gē zi):指故意失约,不按约定时间或地点与别人见面。
造句:我们约好周末一起去看电影,可他却放了我鸽子,让我在电影院等了很久。
58. 放空炮(fàng kōng pào):指说空话,许下的承诺不能兑现。
造句:他总是放空炮,说要帮我解决问题,可到最后什么都没做。
59. 放长线钓大鱼(fà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比喻为了实现长远的、更大的目标,暂时付出更多的努力或等待更长的时间。
造句: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时,采取了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希望能在未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60. 费口舌(fèi kǒu shé):指说话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造句:我费了很多口舌,才说服妈妈同意我参加学校的夏令营活动。
61. 肥皂泡(féi zào pào):比喻容易破灭的幻想或不切实际的计划。
造句:他想一夜成名的梦想就像肥皂泡一样,很快就破灭了。
62. 碰钉子(pèng dīng zi):比喻遭到拒绝或遇到困难、挫折。
造句:他向公司申请升职,却碰了钉子,领导说他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
63. 风凉话(fēng liáng huà):指别人遇到困难或麻烦时,说些不切实际、带有讽刺或嘲笑意味的话。
造句:看到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要主动帮助,不能说风凉话。
64. 夫唱妇随(fū chàng fù suí):比喻夫妻关系和睦,丈夫做什么,妻子就跟着做什么,互相配合。
造句:邻居家的夫妻总是夫唱妇随,一起打理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65. 赶时髦(gǎn shí máo):指追求时兴的风尚、潮流。
造句:她特别喜欢赶时髦,每次有新的穿搭风格流行,她都会第一时间尝试。
66. 高帽子(gāo mào zi):比喻奉承人的话或抬高别人的言语(常与“戴”搭配,即“戴高帽子”)。
造句:别总给我戴高帽子,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67. 隔三差五(gé sān chà wǔ):指时常、经常,每隔不久就会发生。
造句:奶奶隔三差五就会做我爱吃的饺子,让我感受到满满的关爱。
68. 跟屁虫(gēn pì chóng):比喻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处处模仿或依赖别人的人(多含贬义,也用于亲昵的调侃)。
造句:妹妹像个跟屁虫一样,我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非要和我一起玩。
69. 狗拿耗子(gǒu ná hào zi):比喻多管闲事,做不该自己做的事(含贬义)。
造句:这件事是他们班内部的问题,你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70. 刮地皮(guā dì pí):比喻贪官污吏或恶霸残酷地搜刮民财(含贬义)。
造句:历史上那些刮地皮的贪官,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百姓所唾弃。
71. 挂羊头卖狗肉(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干坏的或骗人的事(含贬义)。
造句:这家商店打着“纯天然”的旗号卖劣质商品,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欺骗消费者。
72. 过家家(guò jiā jiā):指儿童模仿成年人家庭生活的一种游戏。
造句:小时候,我常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过家家,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73. 过眼云烟(guò yǎn yún yān):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或景象,不值得重视。
造句:曾经的烦恼和困难,如今看来都不过是过眼云烟,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的生活。
74. 滚雪球(gǔn xuě qiú):比喻事物随着发展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造句:这个公益项目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参与的志愿者数量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
75. 鬼点子(guǐ diǎn zi):指狡猾的、巧妙的或出人意料的想法、办法(多含贬义,也可用于中性语境)。
造句:他一肚子鬼点子,总能想出一些新奇的玩法,让大家的课余生活变得很有趣。
76. 鬼门关(guǐ mén guān):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或情况,几乎危及生命。
造句:那次车祸让他差点闯过鬼门关,幸好医护人员及时抢救,才脱离了危险。
77. 破天荒(pò tiān huāng):指从来没有过的事,第一次发生。
造句:平时不爱说话的他,今天破天荒地主动上台发言,让大家都很惊讶。
78. 敲竹杠(qiāo zhú gàng):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名义向别人索取财物(含贬义)。
造句:有些商家看到游客不了解当地物价,就趁机敲竹杠,把商品价格抬得很高。
79. 墙头草(qiáng tóu cǎo):比喻立场不坚定,随风倒,哪边有利就倒向哪边的人(含贬义)。
造句:在团队讨论中,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能做墙头草,轻易改变立场。
80. 敲边鼓(qiāo biān gǔ):比喻从旁协助、助威或暗示,不直接出面。
造句: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我的好朋友一直在台下为我敲边鼓,给了我很大的勇气。
81. 喝西北风(hē xī běi fēng):比喻没有东西吃,挨饿,也指没有收入,无法生活。
造句:如果再不努力工作,下个月我们可能就要喝西北风了,根本无法维持生活。
82. 和稀泥(hé xī ní):比喻调和纷争,不分是非曲直,只求平息矛盾(含贬义)。
造句: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老师不能和稀泥,要查明真相,公正地解决问题。
83. 鸿门宴(hóng mén yàn):比喻暗藏杀机、意在加害客人的宴会或场合。
造句:他邀请我参加的这个聚会,我总觉得像是鸿门宴,心里很不踏实,决定不去了。
84. 花架子(huā jià zi):比喻外表好看但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或只注重表面形式而没有真本领。
造句:这个表演看似精彩,实则都是花架子,没有真正的技术含量。
85. 话匣子(huà xiá zi):比喻爱说话的人,也指打开话头后滔滔不绝地说话。
造句:只要提到旅行,妈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能从早上一直讲到晚上。
86. 回头客(huí tóu kè):指再次光顾某个店铺或接受某项服务的顾客。
造句:这家餐馆的饭菜味道好、服务周到,所以有很多回头客,生意十分火爆。
87. 活菩萨(huó pú sà):比喻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像菩萨一样救苦救难的人。
造句:王奶奶经常帮助社区里的困难家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活菩萨”。
88. 活阎王(huó yán wáng):比喻极其凶恶、残忍,像阎王一样令人害怕的人(含贬义)。
造句:那个恶霸在村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大家都暗地里叫他“活阎王”。
89. 火上浇油(huǒ shàng jiāo yóu):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
造句:在同学已经很生气的时候,你还说这样的话,简直是火上浇油,只会让矛盾更激烈。
90. 火烧眉毛(huǒ shāo méi mao):比喻事情非常紧急,迫在眉睫。
造句:明天就要交作业了,可我还一点都没写,真是火烧眉毛,必须连夜赶工了。
91. 挤牙膏(jǐ yá gāo):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一点一点地透露或做,不一次性说完或做完。
造句:面对老师的提问,他总是挤牙膏似的,问一句才说一句,很不主动。
92. 假惺惺(jiǎ xīng xīng):形容假装真诚、善良或关心的样子(含贬义)。
造句:他表面上对我很关心,其实假惺惺的,心里根本不是这么想的。
93. 交白卷(jiāo bái juàn):指考试时没有写出任何答案就把试卷交上去,也比喻在任务中没有做出任何成绩。
造句:因为没有认真复习,他在这次数学考试中交了白卷,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94. 嚼舌根(jiáo shé gēn):指背后议论别人,说别人的闲话(含贬义)。
造句:我们要尊重别人,不能在背后嚼舌根,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
95. 揭盖子(jiē gài zi):比喻揭露隐藏的问题或真相。
造句:经过记者的深入调查,终于揭开了这个行业的黑幕盖子,让违法操作暴露在阳光下。
96. 节骨眼(jié gǔ yǎn):比喻事情发展过程中关键、重要的时刻。
造句:在比赛的节骨眼上,他不小心扭伤了脚,但还是坚持完成了比赛,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97. 近视眼(jìn shì yǎn):比喻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发展。
造句:做企业不能有近视眼,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98. 聚宝盆(jù bǎo pén):比喻能不断带来财富或好处的地方、事物或人。
造句:这个小商品市场品种齐全、价格实惠,吸引了大量顾客,简直是一个聚宝盆。
99. 开绿灯(kāi lǜ dēng):比喻为某人或某事提供方便,允许其顺利进行。
造句: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为他们的创业之路开绿灯。
100. 开门红(kāi mén hóng):比喻在一年开始或一项工作开始时就取得好成绩。
造句:公司今年的第一个项目就圆满完成,实现了开门红,大家都很振奋。
101. 口头禅(kǒu tóu chán):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造句:“没问题”是他的口头禅,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会先说出这句话。
102. 扣帽子(kòu mào zi):比喻没有事实根据,就给人加上某种罪名或不好的称号(含贬义)。
造句:不能仅凭猜测就给别人扣帽子,要拿出证据,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103. 拉后腿(lā hòu tuǐ):比喻牵制、阻碍别人或事物的发展,使不能前进。
造句: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互相支持,不能因为个人原因拉大家的后腿。
104. 拉关系(lā guān xi):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与有权势或有用的人建立联系(含贬义)。
造句:他想通过拉关系获得这个职位,而不是靠自己的实力,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105. 烂摊子(làn tān zi):比喻混乱、难以收拾的局面或情况。
造句:他接手了这个濒临倒闭的公司,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扭转局面。
106. 老掉牙(lǎo diào yá):形容事物非常陈旧、过时,没有新意。
造句:这个故事我已经听了很多遍,简直是老掉牙了,一点都不新鲜。
107. 老狐狸(lǎo hú li):比喻非常狡猾、诡计多端的人(含贬义)。
造句:他是个老狐狸,做事总是留一手,很难让人猜透他的心思。
108. 老好人(lǎo hǎo rén):指脾气好,不愿得罪人,对谁都一团和气,但有时缺乏原则的人。
造句:他是个老好人,不管别人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答应,结果自己经常吃亏。
109. 老江湖(lǎo jiāng hú):指阅历丰富、熟悉世故,善于应对各种情况的人。
造句:爷爷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是个老江湖,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
110. 里程碑(lǐ chéng bēi):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阶段。
造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11. 连锅端(lián guō duān):比喻全部消灭或全部拿走,一个不留。
造句:警方开展了专项行动,将这个犯罪团伙连锅端,维护了社会的安全。
112. 两面派(liǎng miàn pài):比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的人(含贬义)。
造句:他是个两面派,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很听话,背地里却经常违反纪律。
113. 留后路(liú hòu lù):比喻为自己预留退步或回旋的余地,以防将来出现意外情况。
造句: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要留后路,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避免陷入绝境。
114. 露马脚(lòu mǎ jiǎo):比喻暴露了隐藏的真相或秘密。
造句:他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但在证据面前,还是露了马脚,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问题。
115. 乱弹琴(luàn tán qín):比喻做事没有章法,乱来,也指说话没有道理(含贬义)。
造句:你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随便下结论,简直是乱弹琴,会误导大家的。
116. 捋袖子(luō xiù zi):比喻准备动手做某事,表现出积极、投入的态度。
造句:看到大家都在为运动会做准备,他也捋起袖子,加入到布置场地的队伍中。
117. 马后炮(mǎ hòu pào):比喻事情已经发生或结束后,才发表意见或采取行动,没有实际用处。
造句:事情已经过去了,你现在说这些话有什么用,不过是马后炮罢了。
118. 马前卒(mǎ qián zú):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多为贬义,指受人指使、冲锋在前的人。
造句:他只是别人的马前卒,真正的幕后指使者还隐藏在后面,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
119. 卖关子(mài guān zi):比喻说话、做事故意留下悬念,不一下子把真相或结果说出来。
造句:他讲故事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就停了下来,开始卖关子,让大家急着催他继续讲。
120. 满堂红(mǎn táng hóng):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到处都很顺利、成功。
造句:公司今年的业绩实现了满堂红,各个部门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大家都能拿到丰厚的奖金。
121. 门外汉(mén wài hàn):指对某一领域或行业不了解、没有经验的人。
造句:我对计算机编程一窍不通,就是个门外汉,需要请专业的人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122. 闷葫芦(mèn hú lu):比喻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人,也指难以猜测、弄不清楚的事情。
造句:他是个闷葫芦,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愿意说出来,让人很难了解他的想法。
123. 迷魂阵(mí hún zhèn):比喻使人迷惑、看不清真相的局面或圈套。
造句:这个案件的线索错综复杂,像一个迷魂阵,警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理清思路。
124. 磨洋工(mó yáng gōng):指工作时故意拖延时间,慢吞吞地不认真干活(含贬义)。
造句:在小组项目中,他总是磨洋工,不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125. 莫须有(mò xū yǒu):指凭空捏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罪名或事情。
造句:他被人诬陷犯了莫须有的罪名,经过详细调查,真相终于大白,还了他清白。
126. 牛脾气(niú pí qì):比喻固执、倔强,不容易听从别人意见的性格。
造句:爷爷的牛脾气出了名,只要是他认定的事,就算别人怎么劝说,他也不会改变主意。
127. 扭秧歌(niǔ yāng gē):一种民间舞蹈,舞者扭动身体、挥舞彩绸,节奏欢快;也泛指跳这种舞蹈的行为。
造句:春节期间,社区里的阿姨们穿着鲜艳的服装扭秧歌,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很多人观看。
128. 拍马屁(pāi mǎ pì):指为了讨好别人而故意说奉承话、做讨好的事(含贬义)。
造句:他总爱围着领导拍马屁,说些不切实际的夸赞,同事们都对他这种行为很反感。
129. 跑龙套(pǎo lóng tào):原指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比喻在工作中做无关紧要的辅助性工作。
造句:刚进入剧组时,他只能跑龙套,扮演一些没有台词的小角色,但他依然认真对待每一次表演。
130. 泡蘑菇(pào mó gu):比喻故意拖延时间,纠缠不休,迟迟不解决问题。
造句:妈妈让他去写作业,他却一直在客厅泡蘑菇,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零食,就是不肯行动。
131. 拿架子(ná jià zi):指故意摆出傲慢、了不起的样子,看不起别人,摆谱。
造句:虽然他在比赛中得了奖,但从不拿架子,依然热情地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同学。
132. 挠痒痒(náo yǎng yang):指用手轻抓别人皮肤发痒的地方,使人发笑;也比喻用轻微的手段试探或逗弄别人。
造句:弟弟总爱趁我不注意时挠我痒痒,每次都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133. 闹别扭(nào biè niu):指因意见不合或小事而产生矛盾,彼此不开心、不和睦。
造句:我和同桌因为分工的问题闹了别扭,整整一天都没跟对方说话,后来在老师的调解下和好了。
134. 捏一把汗(niē yī bǎ hàn):形容因担心、紧张而手心出汗,比喻为别人的处境或事情的结果感到紧张不安。
造句:看到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做高难度动作时,观众们都替她捏一把汗,生怕她会掉下来。
135. 牛刀小试(niú dāo xiǎo shì):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试试身手。
造句:他在编程方面很有天赋,这次班级小程序开发任务对他来说只是牛刀小试,很快就完成了。
136. 碰一鼻子灰(pèng yī bí zi huī):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冷遇,结果不如意。
造句:他想向那位著名作家请教写作技巧,却碰了一鼻子灰,作家因为忙于创作没有时间接待他。
137. 破天荒(pò tiān huāng):指从来没有过的事,第一次发生。
造句:平时数学成绩平平的他,这次期中考试居然考了全班第一,真是破天荒的事。
138. 铺路子(pū lù zi):比喻为别人或自己创造条件、开辟道路,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
造句:父母总是尽力为他铺路子,帮他联系优质的学习资源,希望他能有更好的发展。
139. 蒲公英(pú gōng yīng):一种常见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散;也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人或事物。
造句:秋天到了,田野里的蒲公英成熟了,白色的绒毛随风飞舞,像一个个小伞兵。
140. 跑腿儿(pǎo tuǐ er):指为别人做些送信、买东西、办事等琐碎的体力活儿。
造句:爷爷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我经常帮他跑腿儿,去超市买生活用品。
141. 敲边鼓(qiāo biān gǔ):比喻从旁协助、助威或暗示,不直接出面。
造句:在辩论赛中,我方二辩一直在为一辩敲边鼓,补充论点、反驳对方,帮助团队占据优势。
142. 翘尾巴(qiào wěi ba):比喻因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含贬义)。
造句:老师提醒我们,即使这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也不能翘尾巴,要保持谦虚的态度继续努力。
143. 擎天柱(qíng tiān zhù):原指古代神话中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能担当重任、起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造句:爸爸是家里的擎天柱,不仅努力工作支撑家庭开销,还总是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
144. 穷折腾(qióng zhē teng):指没有意义地反复折腾,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好结果。
造句:他为了一点小事穷折腾,一会儿这样做,一会儿那样做,最后不仅没解决问题,还耽误了其他事。
145. 求爷爷告奶奶(qiú yé ye gào nǎi nai):形容为了办成某件事,到处求人,低声下气地恳求别人帮忙。
造句:为了给孩子争取一个入学名额,他不得不求爷爷告奶奶,四处托人打听消息。
146. 绕弯子(rào wān zi):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故意兜圈子,不直接表明意图。
造句: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别绕弯子,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147. 惹麻烦(rě má fan):指因自己的行为而引发困难、问题或纠纷。
造句:在公共场合要遵守规则,不要随意打闹惹麻烦,影响他人。
148. 热心肠(rè xīn cháng):形容人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
造句:张阿姨是个热心肠,邻居家有什么困难,她总是第一个主动帮忙。
149. 肉中刺(ròu zhōng cì):比喻心里最痛恨、最不舒服的人或事,难以忍受。
造句:那个总是背后说人闲话的人,对她来说就像肉中刺一样,让她很不自在。
150. 软骨头(ruǎn gǔ tou):比喻性格软弱、没有骨气,不敢坚持原则,容易屈服于压力(含贬义)。
造句: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要勇敢拒绝,不能做软骨头,轻易妥协。
151. 撒手锏(sā shǒu jiǎn):原指旧小说中侠客在关键时刻使出的绝招,比喻在紧要关头拿出的最有力的办法或手段。
造句:在谈判的最后阶段,我方拿出了撒手锏,提出了一个对方无法拒绝的合作方案,最终达成了协议。
152. 撒丫子(sā yā zi):形容快速奔跑,迈开脚步急忙逃走或离开(口语化)。
造句:看到妈妈拿着鸡毛掸子过来,调皮的弟弟撒丫子就跑,生怕被妈妈批评。
153. 煞风景(shā fēng jǐng):比喻在美好的场合或愉快的气氛中,做出让人扫兴、破坏氛围的事。
造句:大家正兴致勃勃地欣赏音乐会,突然有人大声喧哗,真是煞风景。
154. 上台阶(shàng tái jiē):比喻在原有基础上,水平、层次、地位等有所提高或进步。
造句: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绘画技巧有了很大提升,创作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155. 烧高香(shāo gāo xiāng):原指点燃高香向神佛祈福,比喻非常幸运,侥幸得到好的结果(多含庆幸意味)。
造句:这次考试难度很大,他能及格真是烧高香了,之前他还担心会不及格呢。
156. 设圈套(shè quān tào):指故意设计计谋,引诱别人陷入预先布置好的陷阱或困境(含贬义)。
造句:有些不法分子会设圈套,以“中奖”为诱饵骗取他人钱财,大家要提高警惕。
157. 伸手党(shēn shǒu dǎng):指凡事都依赖别人,自己不努力,一味向别人索取帮助或东西的人(含贬义)。
造句:做作业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不能做伸手党,总是抄同学的答案。
158. 实打实(shí dǎ shí):形容实实在在,不虚假、不夸大,真实可靠。
造句:他做人做事都实打实,从不耍小聪明,大家都很信任他。
159. 试金石(shì jīn shí):原指一种能检验金子纯度的矿石,比喻能检验人或事物品质、真假的标准或方法。
造句:困难和挫折是试金石,能检验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
160. 耍把戏(shuǎ bǎ xì):指表演杂技、魔术等技艺,也比喻耍弄花招、玩弄手段欺骗别人(含贬义)。
造句:街头艺人在广场上耍把戏,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观看。
161. 抬轿子(tái jiào zi):比喻为别人捧场、吹嘘,帮助别人抬高地位或声望(含贬义)。
造句:他身边总有几个人帮他抬轿子,把他的小成绩夸大宣传,让他变得越来越骄傲。
162. 台柱子(tái zhù zi):原指支撑戏台的柱子,比喻一个集体或团队中起核心作用、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造句:李老师是我们班的台柱子,不仅教学水平高,还总能带领大家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163. 探口气(tàn kǒu qì):指因放松、欣慰或失望等情绪而深深地吸一口气再呼出来,也指试探性地了解情况。
造句:完成了堆积如山的作业后,他深深地探了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164. 掏心窝(tāo xīn wō):形容真诚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毫无保留地对待别人。
造句:好朋友之间就应该掏心窝地交流,分享快乐,分担烦恼。
165. 踢皮球(tī pí qiú):比喻部门或个人之间互相推诿责任,把问题来回推卸,不愿解决(含贬义)。
造句: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不能踢皮球,要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
166. 替罪羊(tì zuì yáng):比喻代人受过,替别人承担罪责或过错的人。
造句:他明明没有做错事,却被当成替罪羊,承担了本该由别人负责的后果,心里很委屈。
167. 挑大梁(tiāo dà liáng):比喻承担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任务或责任。
造句:在这次学校文艺汇演中,她挑大梁,不仅担任主持人,还负责节目编排工作。
168. 挑毛病(tiāo máo bìng):指故意寻找别人的缺点、错误,挑剔指责。
造句:评价别人的作品时,要客观公正地指出优点和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挑毛病。
169. 铁饭碗(tiě fàn wǎn):比喻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不会轻易失业的职业(多带有传统观念色彩)。
造句:以前人们总觉得公务员是铁饭碗,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大家更看重职业发展前景和个人能力。
170. 团团转(tuán tuán zhuǎn):形容因忙碌、着急或不知所措而不停地来回走动,也指事情繁杂让人无法应付。
造句:快要期末考试了,他既要复习功课,又要准备社团活动,忙得团团转。
171. 挖墙脚(wā qiáng jiǎo):比喻暗中破坏别人的团结,或用不正当手段争夺别人的人员、资源等(含贬义)。
造句:这家公司不能靠挖墙脚的方式获取人才,应该通过提升自身优势来吸引优秀员工。
172. 玩猫腻(wán māo nì):指耍花招、搞小动作,暗中做手脚欺骗别人(含贬义)。
造句:在比赛中,必须遵守规则,不能玩猫腻,否则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173. 开玩笑(kāi wán xiào):指说笑话、逗乐,也指用言语或行动戏弄别人(有时需注意分寸)。
造句:我只是跟你开玩笑,你别当真,我怎么会故意为难你呢?
174. 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原指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
造句:考试成绩还没出来,他就幻想自己能考满分,不过是望梅止渴,还是要做好应对各种结果的准备。
175. 窝囊废(wō nang fèi):形容人胆小懦弱、没本事,做事不果断,让人看不起(含贬义,语气较重)。
造句: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敢面对,不能做让人看不起的窝囊废。
176. 乌纱帽(wū shā mào):原指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借指官职、官位。
造句:他一心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对工作中的问题敷衍了事,最终被上级批评。
177. 无底洞(wú dǐ dòng):比喻永远填不满的欲望,或消耗大量资源却没有尽头、没有结果的事物。
造句:他的虚荣心就像无底洞,总是追求名牌产品,不管花多少钱都不满足。
178. 无厘头(wú lí tóu):形容言语、行为等毫无逻辑、莫名其妙,让人难以理解(多为幽默或调侃语境)。
造句:他讲的笑话很无厘头,虽然逻辑混乱,却总能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179. 捂盖子(wǔ gài zi):比喻掩盖问题、真相或错误,不让其暴露出来(含贬义)。
造句: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捂盖子,否则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180. 打游击(dǎ yóu jī):原指一种分散灵活的作战方式,比喻工作、生活等没有固定场所,四处奔波或随机进行。
造句:因为公司正在装修,这段时间我们只能在临时办公室打游击,工作环境虽然简陋,但大家依然很认真。
181. 下马威(xià mǎ wēi):指刚上任或刚开始做某事时,就用严厉的手段或行动显示自己的威力,让别人害怕或服从。
造句:新班主任刚到班级,就通过严格的纪律要求给同学们一个下马威,让大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182. 瞎掺和(xiā chān he):指没有弄清楚情况,就随意参与、干涉别人的事情,帮倒忙(含贬义)。
造句:这是我们小组内部的任务分配,你不了解情况就别瞎掺和,免得打乱我们的计划。
183. 下马石(xià mǎ shí):原指古代供人上下马时踩踏的石头,比喻事业或行动中遇到的初步障碍。
造句:项目刚启动就遇到了资金不足的下马石,团队不得不重新调整预算方案。
184. 小算盘(xiǎo suàn pan):比喻为自己个人利益盘算的心思(多含贬义)。
造句:他做事情总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从不顾及团队利益。
185. 笑面虎(xiào miàn hǔ):比喻表面和善、笑容满面,内心却阴险狡诈的人(含贬义)。
造句:别看他平时对人笑眯眯的,其实是个笑面虎,背地里总爱算计别人。
186. 压轴戏(yā zhòu xì):原指戏曲演出中排在倒数第二的重点剧目,现比喻最后出场的、最精彩或最重要的节目或事件。
造句:晚会的压轴戏是校合唱团的大合唱,悠扬的歌声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187. 一刀切(yī dāo qiē):比喻用统一的方式处理不同情况的事物,不考虑个体差异(多含贬义)。
造句:布置作业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设计,才能真正帮助大家进步。
188. 一锅端(yī guō duān):比喻全部消灭或全部拿走,一个不留。
造句:警方根据线索展开行动,将这个隐藏在小区里的诈骗团伙一锅端,缴获了大量作案工具。
189. 一盘棋(yī pán qí):比喻整体的、全局的计划或局面,强调各部分之间的配合。
造句:学校的各项工作要像一盘棋一样统筹安排,各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提高整体效率。
190. 一条心(yī tiáo xīn):比喻大家目标一致、思想统一,齐心协力。
造句:只要我们全班一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在这次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191. 应声虫(yìng shēng chóng):比喻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没有自己主见的人(含贬义)。
造句:他总是毫无主见,别人说什么他就跟着附和,活像个应声虫,很难让人信任。
192. 硬碰硬(yìng pèng yìng):比喻用强硬的态度或手段对抗强硬的对手或困难。
造句:面对对方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不能妥协,只能硬碰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93. 有戏唱(yǒu xì chàng):比喻事情有成功的可能,或有发展的余地。
造句:从目前的谈判情况来看,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这件事总算有戏唱了。
194. 鱼水情(yú shuǐ qíng):比喻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依存的深厚感情,多用来形容军民、干群关系。
造句:社区志愿者和居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195. 冤大头(yuān dà tóu):比喻被人欺骗、吃亏上当,却不明真相的人(含贬义)。
造句:他花高价买了一台翻新的旧手机,直到出现故障才发现被骗,当了回冤大头。
196. 扎猛子(zhā měng zi):指头朝下快速钻入水中,也比喻集中精力投入某项工作或事情中。
造句:暑假里,弟弟最喜欢在泳池里扎猛子,每次都能在水里憋气很久才出来。
197. 占上风(zhàn shàng fēng):比喻在竞争、辩论或斗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造句:辩论赛进行到下半场,我方凭借充分的论据和清晰的逻辑逐渐占上风,压制了对方的气势。
198. 找窍门(zhǎo qiào mén):指寻找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或捷径。
造句:学习英语记单词不用死记硬背,要学会找窍门,比如通过词根词缀记忆法提高效率。
199. 照妖镜(zhào yāo jìng):原指能照出妖怪原形的镜子,比喻能揭露真相、辨别人或事物本质的方法或事物。
造句:时间就像一面照妖镜,能让虚假的友情暴露原形,留下真正值得珍惜的伙伴。
200. 走过场(zǒu guò chǎng):比喻做事只注重形式,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
造句:安全检查不能走过场,必须仔细排查每一个隐患,才能真正保障大家的安全。
语文基础
- 陈一男基础语文研究
-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
- 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
- 2025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待续)
- 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
- 2024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
- 2025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
- 中考名著:朝西骆钢红红,经昆简唐水儒。
- 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汉语?什么是现代汉语?
-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声调等12大知识
-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的组合规律
- 汉语拼音:多音字
- 汉语拼音:容易读错的字
- 汉语拼音:容易混淆的音
- 汉字:容易写错的字
- 汉字:汉字起源与发展过程
- 造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 汉字:部首、偏旁、笔画、部件、整字
- 词的定义、语音形式、意义关系、词的分类
- 词汇:常考高频成语
- 词汇:惯用语
- 词汇:歇后语
- 句子:成分、单句、复句
- 句子:把字句、被字句
- 句子:提取句子的主干(缩写)
- 句子:修改病句
- 汉语:标点符号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诗歌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散文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小说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戏剧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童话
- 文章体裁-文学体裁:寓言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记叙文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说明文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议论文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新闻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传记
- 文章体裁-实用体裁:书信
- 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 表现手法:烘托类、象征类、结构类、情感类
- 修辞手法:语言的化妆师
- 修辞手法:比喻
- 修辞手法:借代
- 修辞手法:拟人
- 修辞手法:夸张
- 修辞手法:排比
- 修辞手法:反复
- 修辞手法: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