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总结
一、单元主题与内容概述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选编了《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以及《〈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等课文。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力量,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理解和尊重,引导我们感受亲情的美好,珍惜身边的亲人。
二、课文要点梳理
《秋天的怀念》
作者:史铁生
主题:本文叙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写作特色:
细节描写细腻动人。例如,文中对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如“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关爱和小心翼翼。
情感真挚深沉。作者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怀念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到平实的叙述中,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我”前后情绪和生活态度的变化,突出了母亲的爱对“我”的影响以及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散步》
作者:莫怀戚
主题:文章通过描写一家三代人在田野上散步的情景,展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表达了中年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写作特色:
以小见大。通过一次平常的散步事件,引发了作者对生命、亲情和责任的深刻思考,使文章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人物形象鲜明。文中的“我”、母亲、妻子和儿子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行为描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例如,“我”的孝顺、母亲的慈祥、妻子的贤惠、儿子的天真可爱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景色描写优美。文中对初春田野景色的描写,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为散步营造了美好的氛围,也衬托出一家人的幸福和谐。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泰戈尔)
主题:这首散文诗以一个孩子的视角,通过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情景,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以及母亲对孩子的慈爱和关怀。
写作特色:
充满童趣。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将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母亲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互动,如在母亲做祷告时散发香气、在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展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特点。
语言优美。诗歌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例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读起来朗朗上口。
《荷叶·母亲》(冰心)
主题:文章借雨中荷叶庇护红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写作特色: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作者以荷叶为象征,将荷叶对红莲的庇护与母亲对子女的关爱相联系,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语言细腻。对荷叶、红莲以及雨中场景的描写细腻入微,如“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生动地展现了景物的特点,也为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主题:本文通过讲述谢太傅一家在寒雪日聚会时即兴咏雪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氛围,以及才女谢道韫的聪明才智和文学才华。
写作特色:
语言简洁,人物形象鲜明。文章仅用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刻画了谢太傅、谢朗、谢道韫等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如“公欣然曰”“兄子胡儿曰”“兄女曰”等语言描写,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对比衬托。通过对谢朗和谢道韫咏雪诗句的对比,突出了谢道韫的才华。谢朗以“撒盐空中差可拟”来形容雪,而谢道韫则以“未若柳絮因风起”胜出,形象地表现了柳絮随风飘舞的轻盈之态,更具美感和意境。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主题:本文讲述了陈元方七岁时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机智应对的故事,告诫人们要做守信守礼之人,同时也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慧和正直。
写作特色:
情节完整,故事性强。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叙述了友人失约、友人发怒、元方反驳、友人惭愧的情节,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通过对话描写展现人物性格。文中主要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和展现人物性格。陈元方的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友人的知错能改,都在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一)人物描写方法
本单元的课文通过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1. 外貌描写:如《散步》中对母亲的描写“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通过对母亲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的年迈和顺从。
2. 语言描写: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说的“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以及《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与友人的对话等,都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3. 动作描写:《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通过“扑”“抓”等动作,表现了母亲的急切和对儿子的关爱。
4. 心理描写:例如《秋天的怀念》中“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写出了“我”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二)情感表达技巧
1. 直抒胸臆: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秋天的怀念》中“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作者直接表达了对母亲病情的不知情以及后来的愧疚和痛苦。
2. 借景抒情:《荷叶·母亲》中通过对荷叶在雨中守护红莲的描写,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3. 以事传情:通过叙述具体的事件来传递情感,如《散步》中一家人散步的事件,体现了亲情的温暖和责任。
(三)文化内涵与传统美德
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美德。
1. 尊老爱幼:在《散步》中,“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强调了家庭中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爱与尊重。
2. 诚实守信:《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因未按时赴约且对子骂父而受到陈元方的指责,强调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3. 家庭和谐:《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对儿子的悉心照顾和鼓励,以及《散步》中一家人的温馨相处,都展现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四、学习收获与启示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与力量,还学到了许多写作技巧和语文知识。
1. 在写作方面,我们学会了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生动、立体;掌握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技巧,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了解了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展现主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深度。
2. 在情感体验上,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亲情的珍贵,懂得了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学会感恩和回报他们的爱。同时,也从古人的故事中汲取了智慧,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守信、守礼有节。
3. 在文化传承方面,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尊老爱幼、家庭和谐等传统美德的重要价值。这些文化内涵和传统美德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传承和发扬,成为有道德、有情感、有担当的人。
总之,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在语文素养和情感认知上都得到了提升。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写作中,继续感受语文的魅力,领悟亲情的真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