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 06 向量的数乘 \(\lambda\overrightarrow{a}\)
1. 向量数乘的定义
实数\(\lambda\)与向量\(\overrightarrow{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lambda\overrightarrow{a}\)。
2. 向量数乘的性质
大小(模)方面
向量\(\lambda\overrightarrow{a}\)的模\(\vert\lambda\overrightarrow{a}\vert=\vert\lambda\vert\vert\overrightarrow{a}\vert\)。
例如,若\(\overrightarrow{a}\)是一个模为\(2\)的向量,当\(\lambda = 3\)时,\(\lambda\overrightarrow{a}\)的模\(\vert3\overrightarrow{a}\vert = 3\times\vert\overrightarrow{a}\vert=3\times2 = 6\)。
方向方面
当\(\lambda>0\)时,\(\lambda\overrightarrow{a}\)与\(\overrightarrow{a}\)方向相同;当\(\lambda<0\)时,\(\lambda\overrightarrow{a}\)与\(\overrightarrow{a}\)方向相反;当\(\lambda = 0\)时,\(\lambda\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0}\)。
例如,设\(\overrightarrow{a}\)是一个方向向右的向量,当\(\lambda = 2\)时,\(\lambda\overrightarrow{a}\)的方向依然向右;当\(\lambda=-1\)时,\(\lambda\overrightarrow{a}\)的方向向左。
3. 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
向量的伸缩与反向
当\(\vert\lambda\vert>1\)时,\(\lambda\overrightarrow{a}\)是\(\overrightarrow{a}\)的伸长;当\(\vert\lambda\vert<1\)时,\(\lambda\overrightarrow{a}\)是\(\overrightarrow{a}\)的缩短。
例如,对于向量\(\overrightarrow{a}=(1,0)\),\(2\overrightarrow{a}=(2,0)\),是\(\overrightarrow{a}\)在\(x\)轴正方向上的伸长;\(\frac{1}{2}\overrightarrow{a}=(\frac{1}{2},0)\),是\(\overrightarrow{a}\)在\(x\)轴正方向上的缩短。当\(\lambda\)为负数时,除了长度伸缩外,还会改变向量的方向。比如\(-\overrightarrow{a}\)是\(\overrightarrow{a}\)的反向向量。
向量共线的判定依据
若存在实数\(\lambda\),使得向量\(\overrightarrow{b}=\lambda\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a}\neq\overrightarrow{0}\)),那么\(\overrightarrow{a}\)与\(\overrightarrow{b}\)共线。
例如,已知\(\overrightarrow{a}=(1,2)\),\(\overrightarrow{b}=(2,4)\),可以发现\(\overrightarrow{b}=2\overrightarrow{a}\),所以\(\overrightarrow{a}\)与\(\overrightarrow{b}\)共线。
4. 向量数乘的运算律
结合律
对于任意实数\(\lambda\)、\(\mu\)和向量\(\overrightarrow{a}\),有\(\lambda(\mu\overrightarrow{a})=(\lambda\mu)\overrightarrow{a}\)。
例如,设\(\lambda = 2\),\(\mu = 3\),\(\overrightarrow{a}=(1,1)\),\(\lambda(\mu\overrightarrow{a})=2(3(1,1))=2(3,3)=(6,6)\),\((\lambda\mu)\overrightarrow{a}=(2\times3)(1,1)=(6,6)\),两者结果相同。
分配律
对于任意实数\(\lambda\)、\(\mu\)和向量\(\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有\((\lambda+\mu)\overrightarrow{a}=\lambda\overrightarrow{a}+\mu\overrightarrow{a}\)和\(\lambda(\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lambda\overrightarrow{a}+\lambda\overrightarrow{b}\)。
例如,设\(\lambda = 1\),\(\mu = 2\),\(\overrightarrow{a}=(3,4)\),
\((\lambda+\mu)\overrightarrow{a}=(1 + 2)(3,4)=3(3,4)=(9,12)\),
\(\lambda\overrightarrow{a}+\mu\overrightarrow{a}=1(3,4)+2(3,4)=(3,4)+(6,8)=(3 + 6,4 + 8)=(9,12)\);
再设\(\overrightarrow{a}=(1,2)\),\(\overrightarrow{b}=(3,4)\),\(\lambda = 2\),
\(\lambda(\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2((1,2)+(3,4))=2(4,6)=(8,12)\)
\(\lambda\overrightarrow{a}+\lambda\overrightarrow{b}=2(1,2)+2(3,4)=(2,4)+(6,8)=(2 + 6,4 + 8)=(8,12)\),结果都一致。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
- 函数 03 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
- 函数 03 函数的最值:最大值、最小值
- 函数 03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 [a,b] 上的最值
- 函数 03 函数的极值点、驻点、拐点、鞍点、可导点
- 函数 03 函数的周期性:周期函数
- 函数 03 函数的凹凸性:凹函数、凸函数
- 函数 03 幂函数: \(y = x^a\)
- 函数 03 对勾函数与双刀函数
- 指数函数 04 指数函数 \(y = a^{x}\) 与 对数函数 \(y=\log_{a}x\)
- 指数函数 04 根式运算、化简、根式不等式、有理化
- 指数函数 04 指数方程:\(a^{x}=b\)(\(a > 0\)且\(a\neq1\))
- 指数函数 04 指数函数:\(y = a^{x}(a>0\),且\(a\neq1)\)
- 对数函数 04 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
- 高中数学 05 三角函数
- 三角函数 05 角度制与弧度制、角度运算
- 三角函数 05 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 三角函数 05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 三角函数 05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 三角函数 05 三角函数恒等变换
- 三角函数 05 加权同角三角函数和相结合的辅助角公式
- 高中数学 06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 平面向量 06 平面向量的概念、共线向量、零向量
- 平面向量 06 三点共线、四点不共线等
- 平面向量 06 向量加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法则、运算律
- 平面向量 06 向量减法、相反向量
- 平面向量 06 向量的数乘 \(\lambda\overrightarrow{a}\)
- 平面向量 06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overrightarrow{n}=\lambda\overrightarrow{a}\)
- 平面向量 06 向量线性运算的重要结论
- 平面向量 06 向量数量积(内积)
- 复数 07 复数 \(a + bi\)、几何意义、共轭复数、加减乘除运算
- 复数 07 复数的向量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形式、指数形式
- 立体几何 08 立体几何初步
- 立体几何 08 多面体:棱柱、棱锥、棱台
- 立体几何 08 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
- 立体几何 08 球、半球、球冠、球缺、球带
- 立体几何 08 立体几何八大定理(平行与垂直)
- 立体几何 08 三垂线定理、二面角
- 高中数学 09 统计
- 高中数学 10 概率
- 高中数学 11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高中数学 11 空间向量
- 解析几何 12 直线和圆的方程
- 解析几何 12 有向线段、两点距离、定比分点
- 解析几何 12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 解析几何 12 平面直线方程、直线系方程
- 解析几何 1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夹角
- 解析几何 12 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
- 解析几何 12 求点的轨迹方程
- 解析几何 12 圆的标准式、一般式、直径式、参数式方程
- 解析几何 12 曲线的交点(曲直联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