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定义域:Df
在函数的学习中,定义域是核心基础概念之一,它直接决定了函数的“有效输入范围”——即当自变量取哪些值时,函数表达式有意义(如避免分母为0、根号下为负数、对数真数非正等)。只有明确了定义域,才能进一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值域等性质。
一、什么是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定义域,指的是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所有取值集合,通常用集合或区间表示(如\(\{x|x>2\}\)或\((2,+\infty)\))。
对于函数\(y=f(x)\),定义域是“\(x\)的取值范围”,需满足以下两类规则:
1. 基本数学规则:避免无意义的运算,例如:
分母不能为0;
偶次根号(如\(\sqrt{\cdot}\)、\(\sqrt[4]{\cdot}\))下的表达式非负(≥0);
对数(如\(\log_a x\)、\(\ln x\))的真数必须为正(>0),且底数\(a>0\)且\(a≠1\);
正切函数\(\tan x\)的自变量\(x≠\frac{\pi}{2}+k\pi\)(\(k\in\mathbb{Z}\)),余切函数\(\cot x\)的自变量\(x≠k\pi\)(\(k\in\mathbb{Z}\));
反三角函数(如\(\arcsin x\)、\(\arccos x\))的自变量\(x\in[-1,1]\)。
2. 实际问题规则:若函数对应实际场景(如面积、人数、时间),需结合实际意义限制自变量(如时间不能为负、人数为正整数)。
二、定义域的核心求解方法
求解定义域的本质是“列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表示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1. 分析表达式结构:识别函数中是否包含分母、偶次根号、对数、三角函数等“受限结构”;
2. 列限制条件:针对每个受限结构,列出使该结构有意义的不等式(如分母≠0、根号下≥0);
3. 解不等式(组):通过代数运算(如移项、通分、因式分解)求解不等式组,得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 表示结果:用集合或区间表示定义域(优先用区间,更简洁)。
关键原则:若函数由多个“受限部分”组成(如\(f(x)=\frac{\sqrt{x+1}}{\ln(2-x)}\)),需同时满足所有限制条件,最终取各条件的“交集”。
例题1:一次函数(无受限结构)求函数\(f(x)=2x+3\)的定义域。
解析:一次函数(整式)对所有实数\(x\)均有意义,无限制条件。
定义域:\(\mathbb{R}\)(或\((-\infty,+\infty)\))。
例题2:分式函数(分母≠0)求函数\(f(x)=\frac{1}{x-5}\)的定义域。
解析:分母不能为0,限制条件:\(x-5≠0\)→\(x≠5\)。
定义域:\((-\infty,5)\cup(5,+\infty)\)。
例题3:偶次根式函数(根号下≥0)求函数\(f(x)=\sqrt{3x-6}\)的定义域。
解析:偶次根号下非负,限制条件:\(3x-6≥0\)→\(3x≥6\)→\(x≥2\)。
定义域:\([2,+\infty)\)。
例题4:奇次根式函数(无额外限制)求函数\(f(x)=\sqrt[3]{2x+1}\)的定义域。
解析:奇次根号(如\(\sqrt[3]{\cdot}\)、\(\sqrt[5]{\cdot}\))对任意实数均有意义(负数的奇次方根为负数),无限制条件。
定义域:\(\mathbb{R}\)(或\((-\infty,+\infty)\))。
例题5:对数函数(真数>0,底数>0且≠1)求函数\(f(x)=\log_2(4x-8)\)的定义域。
解析:对数的真数>0,限制条件:\(4x-8>0\)→\(4x>8\)→\(x>2\)(底数2>0且≠1,已满足)。
定义域:\((2,+\infty)\)。
例题6:自然对数函数(\(\ln x\)即\(\log_e x\))求函数\(f(x)=\ln(1-x)\)的定义域。
解析:自然对数的真数>0,限制条件:\(1-x>0\)→\(x<1\)。
定义域:\((-\infty,1)\)。
例题7:正切函数(\(\tan x\)的周期限制)求函数\(f(x)=\tan\left(x+\frac{\pi}{4}\right)\)的定义域。
解析:正切函数\(\tan\theta\)的\(\theta≠\frac{\pi}{2}+k\pi\)(\(k\in\mathbb{Z}\)),令\(\theta=x+\frac{\pi}{4}\),则限制条件:
\(x+\frac{\pi}{4}≠\frac{\pi}{2}+k\pi\)→\(x≠\frac{\pi}{4}+k\pi\)(\(k\in\mathbb{Z}\))。
定义域:\(\left\{x|x≠\frac{\pi}{4}+k\pi,k\in\mathbb{Z}\right\}\)。
例题8:反正弦函数(\(\arcsin x\)的范围限制)求函数\(f(x)=\arcsin(2x-1)\)的定义域。
解析:\(\arcsin t\)的自变量\(t\in[-1,1]\),令\(t=2x-1\),限制条件:
\(-1≤2x-1≤1\)→\(0≤2x≤2\)→\(0≤x≤1\)。
定义域:\([0,1]\)。
例题9:反余弦函数(\(\arccos x\)的范围限制)求函数\(f(x)=\arccos\left(\frac{x}{3}\right)\)的定义域。
解析:\(\arccos t\)的自变量\(t\in[-1,1]\),令\(t=\frac{x}{3}\),限制条件:
\(-1≤\frac{x}{3}≤1\)→\(-3≤x≤3\)。
定义域:\([-3,3]\)。
例题10:分式+偶次根式(综合1)求函数\(f(x)=\frac{\sqrt{x+2}}{x-3}\)的定义域。
解析:需同时满足“根号下≥0”和“分母≠0”,列不等式组:
\(\begin{cases}x+2≥0\\x-3≠0\end{cases}\)→\(\begin{cases}x≥-2\\x≠3\end{cases}\)。
定义域:\([-2,3)\cup(3,+\infty)\)。
例题11:偶次根式+对数(综合2)求函数\(f(x)=\sqrt{\log_{\frac{1}{2}}(x-1)}\)的定义域。
解析:需同时满足“根号下≥0”和“对数真数>0”,列不等式组:
\(\begin{cases}\log_{\frac{1}{2}}(x-1)≥0\\x-1>0\end{cases}\)
对数真数>0:\(x-1>0\)→\(x>1\);
对数≥0:\(\log_{\frac{1}{2}}t≥0\)(底数\(\frac{1}{2}\in(0,1)\),对数函数单调递减)→\(t≤1\)(即\(x-1≤1\)→\(x≤2\))。
联立得:\(1<x≤2\)。
定义域:\((1,2]\)。
例题12:分式+对数(综合3)求函数\(f(x)=\frac{1}{\ln(x+2)-\ln(x-1)}\)的定义域。
解析:需满足“分母≠0”“对数真数>0”,列不等式组:
\(\begin{cases}x+2>0\\x-1>0\\\ln(x+2)-\ln(x-1)≠0\end{cases}\)
真数>0:\(x+2>0\)→\(x>-2\);\(x-1>0\)→\(x>1\)(取交集\(x>1\));
分母≠0:\(\ln\left(\frac{x+2}{x-1}\right)≠0\)→\(\frac{x+2}{x-1}≠1\)(因\(\ln1=0\))→\(x+2≠x-1\)(恒成立,无额外限制)。
联立得:\(x>1\)。
定义域:\((1,+\infty)\)。
例题13:多重根式(根号套根号)求函数\(f(x)=\sqrt{\sqrt{x-1}-2}\)的定义域。
解析:从“最内层根号”向外分析,需满足所有根号下≥0:
1. 内层根号:\(x-1≥0\)→\(x≥1\);
2. 外层根号:\(\sqrt{x-1}-2≥0\)→\(\sqrt{x-1}≥2\)→\(x-1≥4\)→\(x≥5\)。
联立取交集:\(x≥5\)。
定义域:\([5,+\infty)\)。
例题14:分式+正切函数(综合4)求函数\(f(x)=\frac{\tan x}{x}\)的定义域。
解析:需满足“分母≠0”和“正切有意义”,列不等式组:
\(\begin{cases}x≠0\\x≠\frac{\pi}{2}+k\pi(k\in\mathbb{Z})\end{cases}\)。
定义域:\(\left\{x|x≠0且x≠\frac{\pi}{2}+k\pi,k\in\mathbb{Z}\right\}\)。
例题15:实际问题(面积函数)用长为10m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m),面积为\(S\)(m²),求\(S\)关于\(x\)的函数的定义域。
解析:先列函数关系,再结合实际意义限制:
矩形周长=10→另一边长为\(\frac{10-2x}{2}=5-x\);
面积\(S=x(5-x)\);
实际意义:边长为正数→\(x>0\)且\(5-x>0\)→\(0<x<5\)。
定义域:\((0,5)\)。
例题16:指数函数(无额外限制)求函数\(f(x)=2^{3x-1}+5^x\)的定义域。
解析:指数函数\(a^x\)(\(a>0\)且\(a≠1\))对任意实数\(x\)均有意义,无限制条件。
定义域:\(\mathbb{R}\)(或\((-\infty,+\infty)\))。
例题17:分式+反正弦(综合5)求函数\(f(x)=\frac{\arcsin(3x)}{1-x}\)的定义域。
解析:需满足“反正弦范围”和“分母≠0”,列不等式组:
\(\begin{cases}-1≤3x≤1\\1-x≠0\end{cases}\)→\(\begin{cases}-\frac{1}{3}≤x≤\frac{1}{3}\\x≠1\end{cases}\)(\(x≠1\)与前一条件无冲突,取前一范围)。
定义域:\(\left[-\frac{1}{3},\frac{1}{3}\right]\)。
例题18:对数+偶次根式(综合6)求函数\(f(x)=\sqrt{x-2}+\log_3(5-x)\)的定义域。
解析:需满足“根号下≥0”和“对数真数>0”,列不等式组:
\(\begin{cases}x-2≥0\\5-x>0\end{cases}\)→\(\begin{cases}x≥2\\x<5\end{cases}\)。
定义域:\([2,5)\)。
例题19:复杂分式(分母含根式)求函数\(f(x)=\frac{1}{\sqrt{4-x^2}-1}\)的定义域。
解析:需满足“分母≠0”和“根号下≥0”,列不等式组:
\(\begin{cases}4-x^2≥0\\\sqrt{4-x^2}-1≠0\end{cases}\)
根号下≥0:\(4-x^2≥0\)→\(x^2≤4\)→\(-2≤x≤2\);
分母≠0:\(\sqrt{4-x^2}≠1\)→\(4-x^2≠1\)→\(x^2≠3\)→\(x≠\sqrt{3}\)且\(x≠-\sqrt{3}\)。
联立得:\(-2≤x≤2\)且\(x≠\pm\sqrt{3}\)。
定义域:\([-2,-\sqrt{3})\cup(-\sqrt{3},\sqrt{3})\cup(\sqrt{3},2]\)。
例题20:实际问题(人数函数)某班有50名学生,现组织捐书活动,每人至少捐1本,最多捐5本,设捐书的人数为\(x\),捐书总数为\(y\),求\(y\)关于\(x\)的函数的定义域。
解析:先列函数关系,再结合实际意义(人数为正整数):
捐书总数\(y\)的范围:\(x×1≤y≤x×5\)(但题目仅需\(x\)的范围);
实际意义:人数\(x\)为正整数,且\(x≤50\)(总人数50)→\(1≤x≤50\)且\(x\in\mathbb{N}^*\)(正整数)。
定义域:\(\{1,2,3,\dots,50\}\)。
通过以上例题可总结:求解定义域的关键是“不遗漏任何受限结构”,并准确联立不等式组。只要熟练掌握各类结构的限制条件,无论表达式多复杂,都能逐步拆解求解。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
- 均值不等式
- 一元二次不等式:含参、恒成立、根分布
- 一元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回)
- 分式不等式
- 糖水不等式
- 根式不等式(无理不等式)
- 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 三角函数不等式
- Aczel 不等式(柯东不等式)
- 柯西不等式
- 赫尔德不等式
- 卡尔松不等式
- 权方和不等式
- 排序不等式
- 闵可夫斯基不等式
- 琴生不等式
- 切线不等式(切线放缩)
- 对数均值不等式
- 伯努利不等式:\( (1 + x)^n \geq 1 + nx \)
- 函数的恒成立、存在性问题
- 不等式的缩放
- 基于函数单调性的不等式缩放
- 基于函数凹凸性的不等式缩放
- 函数同构问题:形式统一,单调性搭桥
- 映射、函数:\( f: A \to B \)
- 函数的定义域:Df
- 函数的值域:Rf
- 函数的解析式:f(x)
- 抽象函数:定义域、值域、解析式
- 分段函数:定义域、值域、单调性
- 复合函数: y = f[g(x)]
- 反函数:严格单调函数
- 隐函数:F(x, y) = 0
- 函数的有界性:\( |f(x)| \leq M \)
- 函数的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
- 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
- 函数的周期性:\( f(x + T) = f(x) \)
- 类周期性:\(f(x+T)=f(x)+g(x)\)
- 函数的对称性:自对称、互对称
- 函数的凹凸性:凹函数、凸函数
- 图象平移、对称、翻折、缩放、旋转
- 函数的极值、函数的最值
- 二次函数:最值、根的分布、恒成立问题
- 三次函数:\( f(x) = ax^3 + bx^2 + cx + d \)
- 幂函数: \(y = x^a\)
- 对勾函数与双刀函数
- 指数方程:\(a^{x}=b\)(\(a > 0\)且\(a\neq1\))
- 指数函数:\(y = a^{x}(a>0\),且\(a\neq1)\)
- 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
- 对数函数:对数运算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