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25 原子核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与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流,速度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贯穿本领很弱,电离作用很强。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速度接近光速,贯穿本领较强,电离作用较弱。

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速度为光速,贯穿本领很强,电离作用很弱。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核素与同位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1_1H\))、氘(\(^2_1H\)或\(D\))、氚(\(^3_1H\)或\(T\))。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衰变的概念: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变成新的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α衰变:\(_{Z}^{A}X\longrightarrow_{Z - 2}^{A - 4}Y + _{2}^{4}He\),例如:\(_{92}^{238}U\longrightarrow_{90}^{234}Th + _{2}^{4}He\)

β衰变:\(_{Z}^{A}X\longrightarrow_{Z + 1}^{A}Y + _{ - 1}^{0}e\),例如:\(_{90}^{234}Th\longrightarrow_{91}^{234}Pa + _{ - 1}^{0}e\)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半衰期是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物理或化学状态无关。

例如,氡222的半衰期是3.8天,镭226的半衰期是1620年。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

示踪原子: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可以对一些不容易察见的物质的运动、转移情况进行追踪。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来研究植物对氮肥的吸收情况;在医学上,可用\(^{131}I\)来诊断甲状腺疾病等。

放射性探伤:利用γ射线的贯穿本领,可以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等。

放射性的防护:过量的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破坏作用。因此,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放射性的防护,如穿戴防护服、使用防护屏等,防止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核力与结合能

核力:原子核内相邻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力,叫做核力。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其特点是短程力、力的作用范围在\(1.5\times10^{-15}m\)之内,且只在相邻的核子之间发生作用,核力与电荷无关。

结合能:原子核是核子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结合能越高。

比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叫做比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较大,轻核和重核的比结合能都较小。

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

重核裂变:重核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原子核的过程,称为重核裂变。

例如,\(_{92}^{235}U + _{0}^{1}n\longrightarrow_{56}^{141}Ba + _{36}^{92}Kr + 3_{0}^{1}n\)。重核裂变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电站就是利用重核裂变的原理来发电的。

轻核聚变: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的过程,称为轻核聚变。

例如,\(_{1}^{2}H + _{1}^{3}H\longrightarrow_{2}^{4}He + _{0}^{1}n\)。轻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比重核裂变更多,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就是轻核聚变的典型例子。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可控核聚变,希望能够实现核聚变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

物理基础

高中物理 25 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