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19 生活用电: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一定电压的带电体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Omega - 10^{5}\Omega\),但在皮肤潮湿等情况下,人体电阻会减小。根据欧姆定律\(I=\frac{U}{R}\),当电压越高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伤害也就越严重。例如,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远远高于人体的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就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常见的触电事故
低压触电:
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单手接触到火线,电流就会通过人体流入大地,发生单线触电事故。此时,人体相当于一个用电器接入了电路中,电流从火线经过人体流向大地,形成回路。
双线触电:人同时接触到火线和零线,人体两端存在电压,电流就会从火线通过人体流向零线,造成双线触电。这种触电方式比单线触电更为危险,因为双线触电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是\(220V\),而单线触电时,人体与大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电阻,实际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会略低于\(220V\)。
高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当人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高压电弧,电流通过高压电弧流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跨步电压触电:如果高压输电线发生断线落地,在落地点周围会形成跨步电压。当人走进这个区域,两脚之间就会存在电压,电流从一只脚流入,从另一只脚流出,从而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这是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之一。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对于高压输电线等,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在进行这些操作之前,必须先切断电源,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接触到带电部分而触电。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如果用电器受潮或绝缘层损坏,其绝缘性能会下降,容易导致漏电,从而引发触电事故。因此,要保持用电器的干燥,避免损坏其绝缘层,如不要用湿手触摸用电器,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物等。
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这些电气设备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影响其安全性能。例如,保险丝如果熔断后,不能随意更换更粗的保险丝,而应更换符合规格的保险丝;插座和导线如果出现破损、老化等现象,应及时更换,以确保用电安全。
注意防雷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当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大地之间的电压过高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雷电。雷电的电压非常高,可以达到数百万伏甚至更高,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为了防止雷电对人、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等造成危害,需要采取防雷措施。
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针通过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当雷电发生时,云层中的电荷会通过避雷针导入大地,从而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雷雨天气时,应避免在大树下避雨,不要在户外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等,应尽快进入室内,并关闭门窗,不要接触金属管道、电器设备等,以防止雷电通过这些物体导入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安全用电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解安全用电知识,遵守安全用电原则,可以有效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