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01 运动描述、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

质点

定义: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物体的运动无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称为质点。

理想化模型: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它突出了物体的质量和位置这两个主要因素,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形状等次要因素,使问题的研究更加简便。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直径(约\(1.28\times10^{7}m\))相比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times10^{11}m\))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将其视为质点。

位移

定义: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它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表示方法:位移通常用\(\vec{x}\)或\(\Delta\vec{x}\)表示,其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例如,一个物体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运动到\(A\)点,坐标为\(x = 5m\),则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m\),方向沿\(x\)轴正方向,可表示为\(\vec{x}=5m\vec{i}\),其中\(\vec{i}\)是\(x\)轴正方向的单位矢量。

与路程的区别: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例如,一个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半周,其路程为\(\pi R\),而位移大小为\(2R\),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速度

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vec{v}=\frac{\Delta\vec{x}}{\Delta t}\),其中\(\vec{v}\)表示速度,\(\Delta\vec{x}\)表示位移,\(\Delta t\)表示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例如,一辆汽车在\(2h\)内行驶了\(120km\),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ec{v}=\frac{120\times10^{3}m}{2\times3600s}\approx16.7m/s\),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当\(\Delta t\)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例如,汽车速度表上显示的速度就是瞬时速度。

加速度

定义: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vec{a}=\frac{\Delta\vec{v}}{\Delta t}\),其中\(\vec{a}\)表示加速度,\(\Delta\vec{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Delta t\)表示发生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

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例如,一辆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说明汽车的速度每秒增加\(2m/s\);若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说明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3m/s\)。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两者并无直接的大小关系。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例如,飞机起飞时加速度很大,但速度为零;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

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有关。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变;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得越快。

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对于理解和解决各种运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基础

高中物理 01 运动描述、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