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63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地理位置与范围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自然环境特征
气候干旱: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蒸发旺盛,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之一。
地形地貌: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沙漠广布,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沙漠中沙丘连绵起伏,形态各异,有的呈新月形,有的呈金字塔形,还有的呈蜂窝状等。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有许多绿洲分布,这些绿洲是由高山冰雪融水汇聚而成的河流灌溉形成的。
河流湖泊: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多为内流河,主要有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和田河等。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全长2179千米,它发源于天山山脉和喀喇昆仑山,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穿过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等县(市)的南部,最后流入台特马湖。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塔里木河的水量在流经过程中不断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现象。盆地内的湖泊多为咸水湖,如罗布泊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已干涸。
丰富的油气资源
油气资源储量: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油气资源蕴藏区之一,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据勘探,盆地内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分别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6和1/4,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地。
油气资源分布: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如塔里木油田、塔中油田等。这些油气田的开发,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洲农业
绿洲分布与水源:绿洲是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这些地方有高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水源相对稳定,为绿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主要农作物:绿洲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瓜果等。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因此这里的瓜果特别甜,如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吐鲁番葡萄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同时,塔里木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之一,其棉花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
西气东输工程
工程概况: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该工程分一线和二线,一线工程于2004年建成投产,二线工程于2011年全线贯通。西气东输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有效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优化了能源结构,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石油化工、管道运输等,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此外,工程的建设还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为东部地区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天然气的使用可以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
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和发展绿洲农业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防止土地荒漠化;加强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要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