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34 中国的疆域

优越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种海陆位置使中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同时,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北温带的气候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使中国具有丰富的气候资源和多样的自然景观,为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辽阔的疆域

陆地面积: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领土四至: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纬度约为53°N。

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约为4°N,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显著,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经度约为135°E。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经度约为73°E,东西跨经度大,造成了东西部地方时的差异和自然景观的不同。

濒临的海洋

中国东部和东南部濒临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渤海和琼州海峡是中国的内海。

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沿海分布着众多优良港湾,如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广州等,便于船舶停靠和对外贸易。

众多的邻国

陆上邻国:中国共有14个陆上邻国,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级行政区相对密集;西部内陆地区面积广阔,省级行政区相对稀疏。各省级行政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经济特点。

附录 1:中国的行政区划分: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单位、乡级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

数量及构成: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

具体省份:

23个省: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

县级行政单位

数量及构成:县级行政区共2844个,包括976个市辖区、395个县级市、1302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 。

各类县级行政单位介绍:

市辖区:是市的下一级行政区划,设立区人大、区政府,为城市的基层政权组织,相当于县,下设街道办事处作为区的派出机关。

县级市:和市辖区、县、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区平级的县级行政区域,一般由地级行政区代管。

县:始于春秋时代,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中国基础行政区域,下辖乡、镇。

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级行政区域。

旗:是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聚居的县级行政区域,是新中国成立后沿用的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组织。

自治旗:是另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相当于自治县,仅在内蒙古自治区内。

特区:是工矿企业特别集中的县级行政区划,现仅六枝特区。

林区:是县级行政区划,现仅神农架林区。

乡级行政区

数量及构成:乡级行政区共38522个,包括8773个街道、21157个镇、7847个乡、962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 。

各类乡级行政单位介绍:

街道:是市辖区或县级市的派出机关,管理城市的基层社区。

镇:是县、自治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区域,1984年国家制定了新的建镇标准,放宽了条件,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设镇,并实行镇管村体制。

乡:是中国农村的基层行政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乡人民政府,受县人民政府领导。

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乡级行政区域。

苏木:主要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乡。

民族苏木: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民族乡 。

县辖区:是县的派出机关,管理县内的若干个乡镇 。

地理基础

初中地理 34 中国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