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62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地理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等地区。

地形: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有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等。

气候: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有的地方甚至在50毫米以下。

河流与湖泊:由于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如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湖泊也多为内流湖,如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一个咸水湖。

西北地区的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同时,该地区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不利条件: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农业的大规模发展。此外,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对农业生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业类型:

畜牧业: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等。这些畜种具有耐高寒、耐粗饲等特点,适应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灌溉农业: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形成了灌溉农业。例如,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成为“塞上江南”,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灌溉,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新疆绿洲农业发达,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瓜果等,其瓜果特别甜,如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等,闻名全国。

特色农产品

瓜果:西北地区的瓜果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这得益于其充足的光照、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有利于糖分等营养物质的积累。除了上述提到的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外,还有库尔勒香梨、叶城石榴等,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欢迎。

棉花:新疆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棉花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北麓的绿洲上。棉花种植在西北地区的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生态环境保护

重要性: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较大。土地荒漠化是西北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还会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措施:为了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减少对草原和森林的破坏;建设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等。

地理基础

初中地理 62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