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06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山地:

特点: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山地顶部高耸,起伏很大,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形成山脉。

著名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南部,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洲西部。

高原:

特点: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面比较宽阔平坦,边缘往往有陡峭的崖壁。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

著名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平原:

特点: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建设的主要场所。

著名平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东欧平原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

丘陵:

特点:海拔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分布:丘陵一般多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面积的丘陵分布。

盆地:

特点:四周高,中间低,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盆地内部一般有较厚的沉积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等。

著名盆地:刚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的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之一;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海底地形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这里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陆坡是大陆架和大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形崎岖,常伴有海底峡谷。

大洋中脊:又称海岭,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大洋中脊一般位于大洋中部,贯穿世界四大洋,是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

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一般位于大陆坡和大洋盆地的交界处,多分布在太平洋周围。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其最深处斐查兹海渊深度约为11034米。

洋盆:是大洋底部的主体部分,面积广大,地形平坦,是海洋的主要储水空间。洋盆中分布着许多海底火山、海岭等地形。

地形对气候、河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而北坡降水较少。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因此,山地和高原地区的气温较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对河流的影响:

山地、高原是河流的发源地,河流从这里流向四周。例如,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

地势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的流速和水能资源。在地势落差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如我国的横断山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但森林、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林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氧气含量低,人口和城市分布相对较少,但在一些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也有一定的人口和农业分布。

地理基础

初中地理 06 世界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