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49 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气温: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例如,南方的海南岛终年如夏,而北方的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

降水: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所以东部地区气候湿润,而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这种地势差异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划分依据如下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暖温带与亚热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旱地与水田、小麦种植区与水稻种植区等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确定该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此线以东降水较多,以农耕为主;以西降水较少,以畜牧业为主。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其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自然差异 :

地形: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南方地区则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

气候: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河流:北方地区河流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有结冰期;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长,冬季无结冰期。

植被:北方地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人文差异 :

农业生产: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糖料作物是甜菜,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糖料作物是甘蔗,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传统民居:北方地区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小,以利于冬季防寒保暖;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便于通风散热和排水。

传统交通工具:北方地区以马车等陆路交通工具为主;南方地区则以船等水路交通工具为主。

传统体育项目:北方地区有滑雪、溜冰等;南方地区有赛龙舟、游泳等。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

西北地区:

自然特征: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遥远,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其主要的自然特征。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经济发展: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如内蒙古的温带草原牧场、新疆的山地牧场等,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等。此外,在有水源的地方,人们还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如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地区.

青藏地区:

自然特征: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高”“寒”是其显著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经济发展:青藏地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同时,该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发展了河谷农业,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等.

地理基础

初中地理 49 中国的地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