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32 埃及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埃及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埃及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地中海边的国家”,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

自然环境

地形:埃及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700米之间。沙漠广布,约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主要有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等。尼罗河下游两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是埃及人口、城市和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埃及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只有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河流: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全长665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为埃及提供了几乎全部的地表水源,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对埃及的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埃及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下游河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是埃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能够承载大量人口。而广大的沙漠地区人口稀少,生存环境恶劣。

主要城市:

开罗:埃及的首都,也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顶端,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开罗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亚历山大:埃及第二大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埃及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埃及的经济中心之一,以纺织、食品加工、造船等工业为主,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经济发展

农业:埃及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但尼罗河为农业灌溉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埃及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其中长绒棉是埃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埃及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

工业:埃及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钢铁、机械、纺织等。石油工业是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埃及是非洲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石油主要分布在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等地。

旅游业:埃及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旅游业发达,是埃及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金字塔、卢克索神庙、阿斯旺大坝等众多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埃及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文化特色

古埃及文明: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埃及人在文字、建筑、艺术、宗教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金字塔和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信仰和独特的丧葬文化。

宗教信仰:埃及的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约90%的埃及人信仰伊斯兰教,其余主要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对埃及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斋月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活动等都具有浓厚的伊斯兰特色。

传统艺术:埃及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如埃及舞蹈、音乐等。埃及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律,常常伴随着手鼓等传统乐器的演奏,舞者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情感和讲述故事。埃及的民间手工艺品也独具特色,如陶器、木雕、金属工艺品等,体现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苏伊士运河

地理位置与重要性: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和北美洲到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各国的航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经济价值: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得欧洲到亚洲的海上运输更加便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运输成本,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每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众多,运河的通行费收入是埃及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地理基础

初中地理 32 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