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09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
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
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一般来说,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阴天的大,这是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升温快,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散热快,气温低。
气温的年变化:
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
特点:北半球陆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上,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陆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海洋上,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2月,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与纬度、海陆位置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内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地区的大。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
概念: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温线。
作用:等温线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气温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判断不同地区的气温高低、气温差异以及气温变化趋势等。
气温分布规律:
纬度因素: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
地形因素: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因此,山地的气温垂直差异明显,山顶气温低,山麓气温高。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导致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弱,从而使气温也呈现出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的规律。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的增温和降温速度不同,进而影响了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气温差异。
地形因素: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拔高度和地形类型上。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不同的地形类型对气流的阻挡和影响也不同,如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会使山脉两侧的气温产生明显差异。
洋流因素:洋流对沿海地区的气温也有一定的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水温升高,气温也相应升高;寒流经过的地区,水温降低,气温也随之降低。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使欧洲西北部沿海地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