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 03 函数\( f(x) \)的对称轴为\( x = a \)
已知函数\( f(x) \)的对称轴为\( x = a \)时,求\( f(x - 3) \)和\( f(3x - 1) \)的对称轴
结合函数图像的平移与伸缩变换规律分析
一、函数对称轴的核心性质
函数\( f(x) \)的对称轴为\( x = a \),意味着对于任意\( t \),都满足:\( f(a + t) = f(a - t) \)
即对称轴两侧对称位置的函数值相等。
二、求\( f(x - 3) \)的对称轴
\( f(x - 3) \)是\( f(x) \)经过水平平移得到的函数:
函数\( f(x) \to f(x - 3) \),图像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左加右减”原则,括号内减3,向右平移)。
原函数\( f(x) \)的对称轴为\( x = 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对称轴也随之向右平移3个单位。
因此,\( f(x - 3) \)的对称轴为:\( x = a + 3 \)
三、求\( f(3x - 1) \)的对称轴
\( f(3x - 1) \)可改写为\( f\left[3\left(x - \frac{1}{3}\right)\right] \),是\( f(x) \)经过水平伸缩+平移得到的函数:
1. 先对\( f(x) \)进行水平伸缩:\( f(x) \to f(3x) \),图像沿x轴压缩为原来的\( \frac{1}{3} \)(伸缩系数为\( \frac{1}{3} \))。
原对称轴\( x = a \)压缩后变为\( x = \frac{a}{3} \)。
2. 再对\( f(3x) \)进行水平平移:\( f(3x) \to f\left[3\left(x - \frac{1}{3}\right)\right] \),图像向右平移\( \frac{1}{3} \)个单位。
伸缩后的对称轴\( x = \frac{a}{3} \)向右平移\( \frac{1}{3} \)个单位后,变为\( x = \frac{a}{3} + \frac{1}{3} = \frac{a + 1}{3} \)。
答案总结
\( f(x - 3) \)的对称轴为:\(\boxed{x = a + 3}\)
\( f(3x - 1) \)的对称轴为:\(\boxed{x = \dfrac{a + 1}{3}}\)
已知\( f(2x + 3) \)的对称轴为\( x = a \),要求\( f(x) \)、\( f(x - 3) \)、\( f(3x - 1) \)的对称轴
通过函数图像的逆变换(从复合函数推导原函数)和正变换(从原函数推导其他复合函数)分析,核心是利用“对称轴处函数值关于对称轴对称”的性质。
一、求\( f(x) \)的对称轴
函数\( f(2x + 3) \)可看作\( f(t) \)与\( t = 2x + 3 \)的复合函数,需通过逆变换推导\( f(x) \)的对称轴:
1. 已知\( f(2x + 3) \)的对称轴为\( x = a \),根据对称轴性质,对任意\( t \),有:
\( f[2(a + t) + 3] = f[2(a - t) + 3] \),即\( f(2a + 2t + 3) = f(2a - 2t + 3) \)。
2. 令\( u = 2a + 3 \),则上式可写为\( f(u + 2t) = f(u - 2t) \),这符合\( f(x) \)关于\( x = u \)对称的定义(即\( f(u + k) = f(u - k) \)对任意\( k \)成立)。
因此,\( f(x) \)的对称轴为\( x = 2a + 3 \)。
二、求\( f(x - 3) \)的对称轴
\( f(x - 3) \)是\( f(x) \)经过水平平移得到的函数:
函数\( f(x) \to f(x - 3) \),图像向右平移3个单位(“左加右减”原则)。
原函数\( f(x) \)的对称轴为\( x = 2a + 3 \),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对称轴随之平移。
因此,\( f(x - 3) \)的对称轴为:\( x = (2a + 3) + 3 = 2a + 6 \)。
三、求\( f(3x - 1) \)的对称轴
\( f(3x - 1) \)可改写为\( f\left[3\left(x - \frac{1}{3}\right)\right] \),是\( f(x) \)经过水平伸缩+平移得到的函数:
1. 先对\( f(x) \)进行水平伸缩:\( f(x) \to f(3x) \),图像沿x轴压缩为原来的\( \frac{1}{3} \)(伸缩系数为\( \frac{1}{3} \))。
原对称轴\( x = 2a + 3 \)压缩后变为\( x = \frac{2a + 3}{3} \)。
2. 再对\( f(3x) \)进行水平平移:\( f(3x) \to f\left[3\left(x - \frac{1}{3}\right)\right] \),图像向右平移\( \frac{1}{3} \)个单位。
伸缩后的对称轴\( x = \frac{2a + 3}{3} \)向右平移\( \frac{1}{3} \)个单位后,变为:\( x = \frac{2a + 3}{3} + \frac{1}{3} = \frac{2a + 4}{3} \)。
答案总结
\( f(x) \)的对称轴为:\(\boxed{x = 2a + 3}\)
\( f(x - 3) \)的对称轴为:\(\boxed{x = 2a + 6}\)
\( f(3x - 1) \)的对称轴为:\(\boxed{x = \dfrac{2a + 4}{3}}\)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
- 柯西不等式、权方和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琴生不等式
- 不等式 02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不等式 02 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 不等式 0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范围问题
- 不等式 02 一元二次不等式数学建模
- 不等式 02 三元平方公式 与 三元立方公式
- 不等式 02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 不等式 02 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 不等式 0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 不等式 02 无理不等式的解法
- 不等式 0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 函数 03 函数的概念、性质、幂函数
- 函数 03 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 函数 03 区间、无穷大
- 函数 03 求函数的定义域
- 函数 03 求函数的值域
- 函数 03 求函数的解析式
- 函数 03 抽象函数\(f(x)\)
- 函数 03 求抽象函数解析式
- 函数 03 分段函数:定义域、值域、求导方法
- 函数 03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
- 函数 03 隐函数:\(F(x,y)=0\)
- 函数 03 反函数:\(y = f^{-1}(x)\)
- 函数 03 函数图象变换:平移、对称、翻折、缩放、旋转
- 函数 03 函数的对称性:自对称、互对称
- 函数 03 函数\( f(x) \)的对称轴为\( x = a \)
- 函数 03 绝对值符号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 函数 03 函数的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
- 函数 03 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
- 函数 03 函数的最值:最大值、最小值
- 函数 03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 [a,b] 上的最值
- 函数 03 函数的极值点、驻点、拐点、鞍点、可导点
- 函数 03 函数的周期性:周期函数
- 函数 03 函数的凹凸性:凹函数、凸函数
- 函数 03 幂函数: \(y = x^a\)
- 函数 03 对勾函数与双刀函数
- 指数函数 04 指数函数 \(y = a^{x}\) 与 对数函数 \(y=\log_{a}x\)
- 指数函数 04 根式运算、化简、根式不等式、有理化
- 指数函数 04 指数方程:\(a^{x}=b\)(\(a > 0\)且\(a\neq1\))
- 指数函数 04 指数函数:\(y = a^{x}(a>0\),且\(a\neq1)\)
- 对数函数 04 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
- 函数同构
- 高中数学 05 三角函数
- 三角函数 05 角度制与弧度制、角度运算
- 三角函数 05 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 三角函数 05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 三角函数 05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 三角函数 05 三角函数恒等变换
- 三角函数 05 加权同角三角函数和相结合的辅助角公式
- 高中数学 06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