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词《咏鹅》唐·骆宾王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

译文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讲解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连用三个“鹅”字,既模拟了鹅的叫声,又表现出孩子般的天真活泼和对鹅的亲昵之情。接着“曲项向天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鹅伸长脖子、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后两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则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白”与“绿”、“红”与“青”对照映衬,鲜明耀眼,同时“浮”“拨”两个动词的使用恰到好处,动静相生,写出了鹅在水中悠然自得又充满活力的状态,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全诗将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是一首经典的咏物诗。

作者

骆宾王(约640年-约684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是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咏鹅》相传就是他七岁时所作。后来他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后,宾王不知所终,一说被斩,一说剃发出家,终身隐居。

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