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声母+韵母的组合规律
组合原则
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是有一定规律的,主要是基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协调性。一般来说,发音部位相近的声母和韵母更容易组合在一起,而且要符合汉语的语音习惯和音节结构特点。
经过细致的组合和统计,考虑到实际发音以及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普通话全部有调音节约1200多个。这些音节构成了汉语词汇丰富的读音基础。
音节示例的声调变化体现:以“ma”这个音节为例,“mā(妈)”是阴平,“má(麻)”是阳平,“mǎ(马)”是上声,“mà(骂)”是去声,展现了一个音节通过声调变化能表达不同的语义。
双唇音(b、p、m)与韵母的组合
与单韵母组合:可以和a、o、i、u组合。例如“ba(八)”“po(坡)”“mi(米)”“mu(木)”。双唇音与o组合时,发音自然流畅,如“bo(波)”“po(泼)”;与i组合时,像“bi(逼)”“pi(批)”,发音时气流比较集中在口腔前部;和u组合也很常见,如“mu(木)”“pu(扑)”。
与复韵母组合:能和ai、ei、ao、ou、iu、ui等组合。比如“bai(白)”“pai(拍)”“mei(美)”“mou(谋)”“piao(飘)”“biu(比+优的连读,用于网络用语等)”“mui(方言中有此发音,如闽南语‘水’mui)”。双唇音与这些复韵母组合时,发音过程中声母和韵母的过渡比较自然,如“mou”发音时,先发“m”,然后自然过渡到“ou”的音。
与鼻韵母组合:和an、en、in、un、ün、ang、eng、ing、ong都能组合。例如“ban(班)”“pan(潘)”“men(门)”“min(民)”“mun(方言中有此发音,如粤语‘满’mun)”“mün(方言中有此发音)”“bang(帮)”“peng(朋)”“ming(明)”“mong(方言中有此发音)”。在与鼻韵母组合时,要注意发好鼻音韵尾,如“ban”发音时,先发“b”和“a”,最后舌尖抵住上齿龈发“n”的音,让气流从鼻腔出来。
唇齿音(f)与韵母的组合
与单韵母组合:主要和a、o、u组合。例如“fa(发)”“fo(佛)”“fu(夫)”。“f”与a组合时,气流从唇齿间吹出后接着发“a”的音,如“fa(发)”;与o组合形成“fo(佛)”这个音节比较特殊;和u组合很自然,像“fu(夫)”发音比较清晰。
与复韵母组合:可以和ei、ou等组合。如“fei(飞)”“fou(否)”。在“fei”中,先发“f”,然后自然过渡到“ei”的音;“fou”发音时也是先发“f”,再发“ou”。
与鼻韵母组合:能和an、en、ang、eng组合。例如“fan(翻)”“fen(分)”“fang(方)”“feng(风)”。以“fan”为例,先发“f”,接着发“a”,最后舌尖抵住上齿龈发“n”,使气流从鼻腔出来。
舌尖前音(z、c、s)与韵母的组合
与单韵母组合:和a、e、i、u组合。例如“za(杂)”“ce(测)”“si(思)”“su(苏)”。“z、c、s”与a组合时,发音位置比较靠前,如“za(杂)”;与e组合也很自然,像“ce(测)”“se(色)”;和i组合发音时,气流比较集中,如“zi(资)”“ci(疵)”“si(思)”;和u组合时,如“su(苏)”,发音也比较顺畅。
与复韵母组合:能和ai、ei、ao、ou、ui等组合。比如“zai(在)”“cai(才)”“sao(扫)”“sou(搜)”“zui(最)”。在组合发音时,舌尖前音作为起始音,要发得清晰,然后自然过渡到复韵母的音,如“sao”,先发“s”,再发“ao”。
与鼻韵母组合:和an、en、in、un、ün组合。例如“zan(咱)”“cen(参)”“sin(信)”“sun(孙)”“zün(方言中有此发音)”。以“zan”为例,先发“z”和“a”,然后舌尖抵住上齿龈发“n”,让气流从鼻腔出来。
舌尖中音(d、t、n、l)与韵母的组合
与单韵母组合:可以和a、e、i、u、ü组合。例如“da(大)”“te(特)”“ni(你)”“lu(路)”“lü(吕)”。“d、t”与a组合时,发音比较有力,如“da(大)”“ta(塔)”;与e组合时,像“de(的)”“te(特)”也很常见;和i组合发音时,如“di(地)”“ti(提)”,气流比较集中;与u组合时,如“du(读)”“tu(图)”,发音比较饱满;“n、l”还能和“ü”组合,如“nü(女)”“lü(绿)”,发音时要注意“ü”的发音特点。
与复韵母组合:能和所有复韵母组合。例如“dai(呆)”“tai(太)”“nai(奶)”“lai(来)”“dou(都)”“tou(头)”“niu(牛)”“liu(刘)”“die(跌)”“tie(铁)”“nie(捏)”“lie(列)”“dui(对)”“tui(推)”“nüe(虐)”“lüe(略)”。在组合发音时,舌尖中音和复韵母的过渡要自然,如“dai”,先发“d”,再发“ai”。
与鼻韵母组合:和所有鼻韵母组合。例如“dan(单)”“tan(谈)”“nan(南)”“lan(兰)”“den(等)”“ten(疼)”“nin(您)”“lin(林)”“dun(顿)”“tun(吞)”“nün(女+晕的连读,方言中有此用法)”“lün(伦)”“dang(当)”“tang(糖)”“nang(囊)”“lang(朗)”“deng(灯)”“teng(疼)”“ning(宁)”“ling(灵)”“dong(东)”“tong(同)”“nong(农)”“long(龙)”。在发鼻韵母时,要注意鼻音韵尾的发音,如“dan”,先发“d”和“a”,最后舌尖抵住上齿龈发“n”,让气流从鼻腔出来。
舌尖后音(zh、ch、sh、r)与韵母的组合
与单韵母组合:和a、e、i、u、ü组合。例如“zha(扎)”“che(车)”“shi(是)”“ru(如)”“zhü(方言中有此发音)”。“zh、ch、sh、r”与a组合时,发音位置靠后,如“zha(扎)”“cha(查)”“sha(沙)”;与e组合时,像“zhe(这)”“che(车)”“she(设)”也很自然;和i组合发音时,如“zhi(知)”“chi(吃)”“shi(是)”,是整体认读音节;与u组合时,如“zhu(朱)”“chu(出)”“shu(书)”,发音比较饱满;“r”还能和“ü”组合,如“rü(方言中有此发音)”。
与复韵母组合:能和所有复韵母组合。例如“zhai(摘)”“chai(柴)”“shai(晒)”“rai(方言中有此发音)”“zhou(周)”“chou(抽)”“shou(手)”“rou(肉)”“zhie(方言中有此发音)”“chie(方言中有此发音)”“shie(方言中有此发音)”“rie(方言中有此发音)”“zhui(追)”“chui(吹)”“shui(水)”“rui(瑞)”“zhüe(方言中有此发音)”“chüe(方言中有此发音)”“shüe(方言中有此发音)”“rüe(方言中有此发音)”。在组合发音时,舌尖后音和复韵母的过渡要自然,如“zhai”,先发“zh”,再发“ai”。
与鼻韵母组合:和所有鼻韵母组合。例如“zhan(站)”“chan(产)”“shan(山)”“ran(然)”“zhen(真)”“chen(陈)”“shen(深)”“ren(人)”“zhun(准)”“chun(春)”“shun(顺)”“run(润)”“zhang(张)”“chang(长)”“shang(上)”“rang(让)”“zheng(正)”“cheng(成)”“sheng(生)”“reng(扔)”“zhong(中)”“chong(冲)”“shong(方言中有此发音)”“rong(荣)”。在发鼻韵母时,要注意鼻音韵尾的发音,如“zhan”,先发“zh”和“a”,最后舌尖抵住上齿龈发“n”,让气流从鼻腔出来。
舌面音(j、q、x)与韵母的组合
与单韵母组合:和i、ü组合。例如“ji(鸡)”“qi(七)”“xi(西)”“ju(居)”“qu(区)”“xu(虚)”。“j、q、x”与i组合时,发音比较靠前,如“ji(鸡)”“qi(七)”“xi(西)”;和“ü”组合是一个重要特点,发音时“ü”上的两点省略,如“ju(居)”“qu(区)”“xu(虚)”,这是为了书写简便,在发音上仍然是“ü”的音。
与复韵母组合:能和ie、üe、iu、ui组合。例如“jie(姐)”“qie(切)”“xie(写)”“jüe(决)”“qüe(缺)”“xüe(雪)”“jiu(九)”“qiu(秋)”“xiu(休)”“jui(方言中有此发音)”“qui(方言中有此发音)”“xui(方言中有此发音)”。在组合发音时,舌面音和复韵母的过渡要自然,如“jie”,先发“j”,再发“ie”。
与鼻韵母组合:和in、ün组合。例如“jin(今)”“qin(亲)”“xin(新)”“jün(军)”“qün(群)”“xün(熏)”。以“jin”为例,先发“j”和“i”,然后舌尖抵住上齿龈发“n”,让气流从鼻腔出来。
舌根音(g、k、h)与韵母的组合
与单韵母组合:可以和a、e、u、o组合。例如“ga(嘎)”“ke(可)”“hu(虎)”“go(哥+喔的连读,方言中有此用法)”。“g、k、h”与a组合时,发音比较靠后,如“ga(嘎)”“ka(卡)”;与e组合时,像“ge(歌)”“ke(可)”很常见;和u组合时,如“gu(古)”“ku(苦)”,发音比较饱满;和o组合时,如“ho(方言中有此发音)”,发音也比较自然。
与复韵母组合:能和ai、ei、ao、ou、ui等组合。例如“gai(该)”“kai(开)”“hei(黑)”“hao(好)”“kou(口)”“gui(贵)”“kui(亏)”。在组合发音时,舌根音和复韵母的过渡要自然,如“gai”,先发“g”,再发“ai”。
与鼻韵母组合:和an、en、ang、eng、ong组合。例如“gan(干)”“kan(看)”“hen(很)”“gang(刚)”“kang(康)”“heng(横)”“hong(红)”。在发鼻韵母时,要注意鼻音韵尾的发音,如“gan”,先发“g”和“a”,最后舌尖抵住上齿龈发“n”,让气流从鼻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