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言?

一、语言的定义和本质特征

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它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等多种形式,通过声音、文字等载体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等。

例如,汉语、英语、法语等都是不同的语言。

本质特征:

系统性:语言是一个由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系统规定了语言的发音规则,像汉语普通话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和四个声调;词汇系统包含了各种词语,并且词语之间存在语义关联;语法系统确定了词与词如何组合成句子,如汉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 - 谓语 - 宾语。这些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社会性: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且为社会成员所共同使用。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语言变体。例如,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语言变体,它在网民群体中广泛使用,像“点赞”“吐槽”等词汇就是网络语言的代表。而且,语言的使用也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在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使用的语言风格会有所不同。

符号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音、文字等都是符号的表现形式。这些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关系。例如,在汉语中,“树”这个语音和文字符号代表了一种木本植物的概念,这种对应关系是在社会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由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生成性: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以简单的语法规则为例,通过主语、谓语、宾语的不同组合,以及词汇的替换,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比如“我吃饭”“他看书”“她跑步”等句子,都是基于“主语 + 谓语 + 宾语”的语法规则生成的。

二、语言的功能和作用

交际功能:这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人们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等。无论是日常的对话、商务谈判还是学术交流,都离不开语言的交际功能。例如,在市场上,买家和卖家通过语言讨价还价,传递商品价格、质量等信息。

思维功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借助语言来组织思路、分析问题。例如,当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会在脑海中运用数学语言(如数字、运算符号等)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构思文章时,会用语言来安排文章的结构、选择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观点。

文化传承功能: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它记录了历史、风俗习惯、价值观等诸多文化内容。例如,汉语中的许多成语(如“卧薪尝胆”)都蕴含着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观,通过语言的传承,这些文化内容得以代代相传。

社会整合功能:语言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同一语言社区的人们通过使用共同的语言,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归属感。例如,国家推广普通话,可以使不同方言区的人们更好地交流沟通,促进社会的整合和团结。

三、语言的分类(以不同标准)

按语言的谱系分类(语言家族):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之一,包括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语言。这些语言有共同的起源,在词汇、语法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英语和德语在词汇上有很多同源词,像英语的“father”和德语的“Vater”都表示“父亲”。

汉藏语系:主要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等语言。汉语在这个语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汉藏语系的语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大多有声调,语序在句子中比较重要等。

阿尔泰语系:包含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 - 通古斯语族等语言。这些语言在语法结构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多有黏着语的特点,通过在词根上添加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

闪 - 含语系:主要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等语言。这些语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独特的特点,如阿拉伯语有丰富的喉音。

按语言的形态分类:

孤立语:也叫分析语,其特点是词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例如“我吃饭”,语序改变为“饭吃我”,语义就完全不同;“我和他”中的“和”这个虚词起到了连接两个人称代词的作用。

屈折语:词的内部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如性、数、格、时态等。例如,在拉丁语中,名词有不同的性(阳性、阴性、中性)、数(单数、复数)和格(主格、宾格、属格等),词尾会根据这些语法范畴发生变化。

黏着语:通过在词根上添加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词缀有比较明显的界限。例如,在土耳其语中,一个动词词根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词缀来表示不同的时态、人称等语法信息。

复综语:这种语言的一个词往往包含了多种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相当于一个句子。例如,北美洲的一些印第安语言,一个词可以同时表示主语、谓语、宾语以及各种语法关系。

现代汉语

什么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