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 yán yú lǜ jǐ
严于律己的意思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1. 【解释】: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2. 【出自】: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严于律己的近义词
宽以待人、克己复礼、闻过则喜、严以律己、反求诸己、自难易彼
严于律己的反义词
宽以待人
成语词典:严于律己
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舍己为人: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毁于一旦:在一天之内就毁掉了。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毁掉了。《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知己知彼:也说知彼知己。《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意思是对敌我双方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后也用“知己知彼”泛指了解自己和对方。
千篇一律:形容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完全按老一套,没有任何变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张为称白乐天…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聊胜于无:比完全没有稍好一点。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严阵以待: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严严实实:形容非常严密整齐。
轻于鸿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愤激之情,~。
严惩不贷:严厉惩罚,绝不宽恕:对顽抗到底的犯罪分子,一定要~。贷(dài):饶恕。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分(fèn):本分。
克己奉公: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喜形于色: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表露。色:脸色。
审己度人:审:审查;度: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损人害己: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戒备森严:戒:警戒;备:防备。警戒防备极严密。
先己后人:首先考虑自己,然后才顾及他人。常含贬义,指人比较自私。
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损人利己:使别人受到损失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出于无奈: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身不由己: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排除异己: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固执己见: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据为己有:占据为自己所有。
以己度人: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多指不好的想法)。度(duó)。
死于非命: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赏罚严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各持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业精于勤: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老于世故:形容富有处世经验(多含贬义)。
伊于何底:表示事情不堪设想。
谬托知己:指假托为知心朋友。
薪贵于桂:形容物价飞涨。
委过于人:形容嫁祸给别人。
难于上天: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尊己卑人:抬高自己,蔑视他人。形容自尊自大。
情深友于: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安于泰山:如泰山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然稳固。“泰”文献异文作“太”。
庄严宝相: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损人安己:损人利己。
情见于色: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臻于至善:做到极致。
于陵子仲:战国 时隐逸之士。或谓即 陈仲子。
逞己失众:逞:放任。指由着性子胡来会失去众人的支持。
事不关己: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政乱于内:国内政治混乱。
血浓于水:形容亲情难以分割。古代滴血认亲,拥有血缘关系的亲子的血液便会在水中相融,即为此成语的来历。
强加于人: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儗不于伦: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儗,古通“拟”,比拟。同“儗非其伦”。
成竹于胸:是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
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严于鈇钺: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定于一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悬壶于市: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
矜己自饰:矜:夸耀;自饰:自己颂扬。夸耀称赞自己。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安于磐石: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千年一律:犹言千古一律。指从来如此。
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
人浮于事:《礼记·坊记》:“人浮于食。” 原指任事人的职位高于所得俸禄的等级。后作人浮于事,指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浮: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