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形于色 xǐ xíng yú sè
1. 拼音:xǐ xíng yú sè
2. 意思: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3.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4. 近义词及意思
眉飞色舞: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和“喜形于色”一样,都用于表现人因喜悦而在面部呈现出的积极状态,不过“眉飞色舞”的兴奋程度可能更高。
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与“喜形于色”类似,都表示喜悦之情在脸上的展现。
5. 反义词及意思
愁眉苦脸: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苦的神色。与“喜形于色”相反,体现出忧愁、不愉快的情绪在面部的表现。
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表现出一种担忧的情绪,和“喜形于色”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他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后,喜形于色。
看到儿子平安归来,母亲喜形于色,眼中闪着泪花。
当得知项目成功的那一刻,团队成员们都喜形于色。
她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喜形于色地跑回家告诉父母。
老人看到子孙满堂,喜形于色,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他在比赛中夺冠后,喜形于色地站在领奖台上。
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喜形于色,高兴地跳了起来。
公司今年业绩大增,老板喜形于色,给员工们发了丰厚的奖金。
他解开了难题,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和同学分享。
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喜形于色,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成语词典:喜形于色
奇形怪状:奇特怪异的形状。唐吴融《太湖石歌》:“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
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的花布。~的彩旗。
声色俱厉: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俱:都。厉:严厉。
毁于一旦:在一天之内就毁掉了。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毁掉了。《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悲喜交集:悲和喜两种感情一起涌上心头。多形容由眼前的欢乐而联想起过去的悲苦的激动心情。
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自惭形秽:《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秽:形态丑陋。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说到得意的地方,他不禁~。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也说绘影绘声、绘声绘影。
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也说形只影单。
聊胜于无:比完全没有稍好一点。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大喜过望:所得超过了所 希望的,因而特别高兴。《汉书 英布传》:“布又大喜过望。”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转悲为喜:转悲哀为喜悦。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宋苏轼《与李之仪》之二:“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轻于鸿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
古色古香: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形迹可疑: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原形毕露:本来的面目完全暴露(含贬义)。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愤激之情,~。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种类很多。《列子·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色者,有色色者。”
形影相吊: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独。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慰问。
疾言厉色: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严厉,内心怯懦软弱。《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厉:凶猛。荏(rěn):软弱。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鸠形鹄面: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鸠形:腹部低陷,胸骨突起;鹄面:脸上瘦得没有肉)。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洋洋自得的样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沾沾:自得的样子。
形势逼人:指形势发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色胆包天: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喜形于色: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表露。色:脸色。
彪形大汉: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形同陌路: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
乔迁之喜: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湖光山色: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
好色之徒: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出于无奈: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谈虎色变:一谈到老虎,吓得脸色就变了。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
喜笑颜开: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双喜临门:指两年喜事一齐到来。
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死于非命: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神色自若:自若:如常,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正言厉色:正:严正;言:言辞;厉:严厉;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不露声色:不动声色。
好大喜功:宋罗泌《路史·前纪》:“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 指一意想做大事,立大功。
国色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贵,不同于一般花卉。唐李正封《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后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怒。形容人情绪变化不定。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两个人常在一起,十分亲密。
欢喜冤家:表示又爱又恨的意思。小说戏曲中多用作对情人或儿女的亲热称呼。
喜怒哀乐:高兴、愤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感情。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写作或表演等生动、精彩。
贪财好色:贪图私利,喜好女色。
皆大欢喜:大家都很满意、很高兴。
有色眼镜:比喻妨碍得出正确看法的成见或偏见。
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