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求成 jí yú qiú chéng
1. 拼音:jí yú qiú chéng。
2. 意思:急:急切;急于:急于要,想要马上实现。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
3.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虽未直接出现“急于求成”,但体现这种急切的意思,后逐渐形成此成语)
4. 近义词及意思: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和急于求成都表示行动过于急切,没有足够的耐心。
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更强调只注重眼前利益而急于达成目标。
5. 反义词及意思: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与急于求成相反,强调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突出按既定的程序行动,不急于求成。
6. 例句:
学习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他在创业过程中过于急于求成,导致了一些失误。
减肥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可能会损害健康。
我们做科研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
培养兴趣爱好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体会其中的乐趣。
他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他在比赛中发挥失常。
在练习书法时,急于求成是练不好的。
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有些家长在孩子教育上过于急于求成,给孩子很大压力。
项目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质量才是关键。
成语词典:急于求成
马到成功:古时打仗,常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祝愿迅速取得胜利。现在用来形容人一到那里,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
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采取不顾一切的行动。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众志成城:也说众心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心急火燎: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说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心急如焚:心急火燎。
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寐:睡着。
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毁于一旦:在一天之内就毁掉了。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毁掉了。《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聚沙成塔:也说积沙成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弄巧成拙: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巧:聪明。拙:笨。
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集腋成裘:把许多狐腋缝在一起就可做成一件皮袄。比喻聚少成多,积小为大。《慎子·知忠》:“庙廊之材,非一木之枝;狐白之裘,非一狐之腋。” 腋:腋下,这里指狐腋下的皮毛。裘:皮袄。
茁壮成长:健康地成长。
蔚然成风:也说蔚成风气。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聊胜于无:比完全没有稍好一点。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成群结队: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也说成千累万、成千成万。
轻于鸿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积劳成疾:因长期连续的劳累而得了病。
卓有成效:有显著的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急不暇择:在紧急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急流勇进: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果断、勇猛,一往无前。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称善于防守者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则、方法。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愤激之情,~。
绿树成荫: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顺理成章:形容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屈打成招:清白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
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百炼成钢:比喻久经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一成不变:《礼记·王制》:“刑者,侀(型)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原指刑法一经制定,不可改变。后用以指固定不变。成:形成。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如渴。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喜形于色: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表露。色:脸色。
血流成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成双成对:配成一对,多指夫妻或情侣。
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渠。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景德传灯录》卷一二:“僧曰:‘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
求真务实:追求真理,讲求实际。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也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
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变。
抱成一团: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坐观成败:冷眼旁观别人的成功或失败。《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
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急风暴雨:急剧而猛烈的风雨,多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也比喻激烈的斗争或强烈的情感爆发。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功败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有惋惜的意思。《晋书·谢玄传论》:“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垂:接近。
予取予求: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汝)疵瑕也。” 后指任意索取。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一无所成:一点没有成就,指没有做出任何成绩。
大功告成:指大的工程、事业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原意是说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成为出人头地或有作为的人。
泣不成声:哭得喉咙哽住,出不来声音,形容极度悲伤。
出于无奈: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功成名遂: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久病成医:病的时间长,吃的药多,对药性和病理的了解较多,就像医生一样了。《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大器晚成:大的器物要经 过长时间的加工才能做成。后比喻能成大事的人成就显露得较晚。《老子 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急流勇退:原指船在急流中迅速退出。后多用以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及早引退,明哲保身。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舍近求远: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图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