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1. 拼音:yuán mù qiú yú。
2. 意思: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3.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4. 近义词及意思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和缘木求鱼都表示方法与目的不符,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水中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海底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表示目标难以实现,与缘木求鱼类似,都是采取了不当的方式。
5. 反义词及意思
有的放矢: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与缘木求鱼相反,是一种正确有效的方法。
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体现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6. 例句
你想通过抄袭来提高成绩,这简直是缘木求鱼。
不努力工作却想获得晋升,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想在沙漠里种水稻,这无疑是缘木求鱼。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是缘木求鱼的做法。
用错误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分数,就像缘木求鱼一样。
他试图通过走后门来获取公正的审判,这是缘木求鱼。
想单纯靠运气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实在是缘木求鱼。
不了解市场需求就盲目生产产品,犹如缘木求鱼。
以武力来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是缘木求鱼的行为。
用传统的营销方式在新兴的互联网市场竞争,有点缘木求鱼。
成语词典:缘木求鱼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枯木逢春:比喻重获生机。
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寐:睡着。
临渊羡鱼:《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意思是说,站在水边想得到鱼,就不如回家去织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仍无济于事。渊:深潭。羡:希望得到。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草木皆兵: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鱼贯而入: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鱼肉百姓: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麻木不仁: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移花接木:原指把花木的芽或枝条嫁接在别的植物上。后用以比喻暗中使用巧计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更换人或事物。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如渴。
求真务实:追求真理,讲求实际。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也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
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变。
浑水摸鱼:也说混水摸鱼。比喻乘着混乱捞取利益。
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予取予求: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汝)疵瑕也。” 后指任意索取。
漏网之鱼:比喻侥幸脱逃的罪犯、敌人等。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舍近求远: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图远。
鱼死网破:比喻斗争双方同归于尽:拼个~。
金玉良缘: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沉鱼落雁:《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来用“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自求多福: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鱼米之乡:指盛产鱼类和大米的富庶的地方。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应允。
呆若木鸡:死板板的,好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 似木鸡矣。”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一无所求: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供不应求:供应的东西不能满足需求。
不求甚解: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广结良缘:多做善事,以得到众人的赞赏。
大兴土木: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多指盖房子。
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
水深鱼聚:聚:聚集。水越深鱼越聚集。比喻越有德行,依附他的人就越多。
以鱼驱蝇:鱼腥能招来苍蝇,用鱼驱赶苍蝇,苍蝇更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临渊窥鱼:常写作“临渊羡鱼”,比喻虽有愿望而不采取行动。
千头木奴:指千棵柑橘树。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晋 习凿齿《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千奴”。宋 苏轼《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故剑之求:比喻结发之妻。
釜底游鱼:在锅底游动的 鱼。比喻处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木朽蛀生:朽:腐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
枯木发荣: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求索不得:想要索取,却得不到。
鱼县鸟窜: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困。县,通“悬”。
宰木已拱:人死了很久。
同恶相求: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掘室求鼠:挖坏房子捉老鼠。比喻因小失大。
墓木已拱: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动必缘义: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
池鱼之殃:比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也说池鱼之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以求一逞:逞:如愿,称心如意。指企图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未明求衣: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雁行鱼贯:形容许多人排成行列有秩序地行进或做某种动作。
予求予取:从我这里求(财物)
木讷寡言:木讷:质朴而不善辞令。质朴而不善于说话。
铸木镂冰:指约束树木(使其按人为的形态生长),刻镂冰塊(使其成某种精致的工艺品)。比喻经办毫无成效的事情。
求志达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夤缘而上: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
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因缘为市:旧指官吏借不公正的判决,收受贿赂。
见弹求鹗: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同“见弹求鸮”。
寸木岑楼:比喻高低相差悬殊。《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宋朱熹《四书集注》:“若不取其下之平,而升寸木于岑楼之上,则寸木反高,岑楼反卑矣。” 岑楼:尖顶高楼。
居无求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花移木接: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命薄缘悭:指命运坏,缘分浅。
降格以求: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去寻求。
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