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百姓 yú ròu bǎi xìng
1. 拼音:yú ròu bǎi xìng。
2. 意思:把百姓当作鱼肉,任意宰割。指反动统治者或贪官污吏残酷地剥削、欺压人民。体现了一种以强凌弱、对普通民众进行掠夺和伤害的行为。
3.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4. 近义词及意思
残民害物:摧残百姓,损害财物。与“鱼肉百姓”意思相近,都表示对民众进行伤害和破坏的行为,用于形容统治者或恶势力的残暴行径。
横征暴敛:敛:搜刮。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和“鱼肉百姓”类似,都是对百姓进行经济等方面的掠夺和伤害。
5. 反义词及意思
为民请命: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与“鱼肉百姓”完全相反,一个是为百姓谋福利,一个是损害百姓利益。
爱民如子: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体现出对百姓的关怀和爱护,和“鱼肉百姓”所表达的欺压百姓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那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在封建社会,地主恶霸鱼肉百姓的现象十分常见。
这个军阀鱼肉百姓,抢夺他们的钱财和粮食,民不聊生。
腐败的官员们鱼肉百姓,把搜刮来的钱财用于自己的奢靡生活。
侵略者在占领区鱼肉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历史上有许多昏君鱼肉百姓,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当地的黑恶势力鱼肉百姓,使得整个小镇笼罩在恐惧之中。
他上任后,严厉打击那些鱼肉百姓的违法犯罪行为。
这个苛政就像一张大网,鱼肉百姓,让百姓苦不堪言。
古代的一些贵族仗着自己的权势鱼肉百姓,最终激起民变。
成语词典:鱼肉百姓
百发百中: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后也用来形容料事有充分把握。中(zhòng)。
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
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品。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后比喻弱者被强者吞并。
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临渊羡鱼:《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意思是说,站在水边想得到鱼,就不如回家去织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仍无济于事。渊:深潭。羡:希望得到。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孙子兵法·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百无聊赖:生活空虚,精神没有寄托。聊赖:依赖,凭借。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方:方法。计:计谋。
千奇百怪: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
鱼贯而入: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千锤百炼:比喻经过艰苦的斗争和长时期的锻炼。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皮开肉绽: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得伤势极重。绽(zhàn)。
百折不挠:也说百折不回。形容意志坚强,屡受挫折而不屈服。汉蔡邕《太尉乔玄碑》:“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挠(náo):弯曲。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
鱼肉百姓: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百步穿杨:相传春秋时楚国的将领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射中一百步外杨柳树的叶子。后来就用“百步穿杨”形容枪法或箭法非常高明。参见〔百发百中〕
百尺竿头: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流芳百世: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百炼成钢:比喻久经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百战不殆:形容在每次战斗中都取得胜利。殆(dài):危险。
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千儿八百:一千左右。
百无一失:形容有充分把握,不会出错。
行尸走肉:讽刺没有理想,无所作为的人。糊里糊涂混日子,虽然活着,同死人一样。《拾遗记·后汉》:“(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
长命百岁: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身经百战: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
百年不遇:一百年也碰不到,形容很少见到或很少出现。
一呼百应:一声召唤,群起响应。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
百无一用: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浑水摸鱼:也说混水摸鱼。比喻乘着混乱捞取利益。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有血有肉: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这篇报道写得生动具体,~。
骨肉相连: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 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尊姓大名:姓名的尊称。
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漏网之鱼:比喻侥幸脱逃的罪犯、敌人等。
破绽百出: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
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鱼死网破:比喻斗争双方同归于尽:拼个~。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指名道姓:毫不避讳地直接说出姓名(含不够恭敬意)。
沉鱼落雁:《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来用“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鱼米之乡:指盛产鱼类和大米的富庶的地方。
千疮百孔:见〖百孔千疮〗。
一了百了:主要的事情了结了,其余有关的事情也就跟着了结了。
百感交集: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
丑态百出: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百密一疏: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漏洞百出:百:极言其多。有很多漏洞。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酒肉朋友:指只在一起吃喝玩乐、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平头百姓:普通百姓:~也要关心国家大事。
细皮嫩肉:(~儿)形容人的皮肤细嫩:这姑娘长得~的。
百里挑一: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
黎民百姓:“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水深鱼聚:聚:聚集。水越深鱼越聚集。比喻越有德行,依附他的人就越多。
以鱼驱蝇:鱼腥能招来苍蝇,用鱼驱赶苍蝇,苍蝇更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临渊窥鱼:常写作“临渊羡鱼”,比喻虽有愿望而不采取行动。
釜底游鱼:在锅底游动的 鱼。比喻处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好肉剜疮: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百里之任:旧指一县的长官,如县宰、县令等。
晚食当肉: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百宝万货:指大量珍宝财物。
鱼县鸟窜: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困。县,通“悬”。
以肉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百无一堪: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形容穷奢极侈。
四百四病: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池鱼之殃:比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也说池鱼之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羊头狗肉:喻表里不一,明一套暗一套。清 钱大昕《恒言录》卷六:“《晏子春秋》:‘懸羊頭於門,而賣馬肉於内。’世祖 賜 丁邯 詔曰:‘懸牛頭,賣馬脯;盗跖 行,孔子 語。’今俗語小變,以羊狗易牛馬,意仍不異也。”郭沫若《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在我们凡百事情都是羊头狗肉的 中国,一切原则都要生出例外。”参见“挂羊頭賣狗肉”。
一人当百:一个人可以抵挡百人。
百无禁忌:什么都不忌讳。
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